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對策論文
時間:2022-03-31 02:48:00
導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對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章摘要】近年來國家各級審計機關在對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的政府會計核算工作的審計后刮起的一場場“審計風暴”中可以看出: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日常核算工作也存在大量會計行為不規范、信息失真嚴重的問題,因此也存在著引發會計風險的環境。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問題;原因;對策
一、前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是全面、系統、連續地記錄行政事業單位資金運動過程,反映和論文監督行政事業單位執行國家預算情況的會計。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監管工作的相對滯后,不僅造成企業存在會計核算工作混亂、財務報表造假現象屢禁不止而引發會計風險的情況。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日常核算工作也存在大量會計行為不規范、信息失真嚴重的問題,因此也存在著引發會計風險的環境。
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根據各級國家審計機關公開披露的審計報告以及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的日常會計工作的實際情況,可以將各類行政事業單位日常會計核算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1、原始憑證方面。在我國當前經濟社會中,存在部分會計原始憑證的的失真現象。它不僅嚴重影響了會計信息質量,也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和財政收入減少。在一些行政事業單位的日常會計核算中,同樣也存在著相同問題,主要表現如下:(1)原始憑證填寫不完整。行政事業單位核算的很多原始憑證不符合國家相關法規的要求,各項原始憑證要素的填寫存在漏填、少填、不填現象。如:開票日期時常不填寫;開票人、收款人,只填寫姓不填寫名,有的干脆不填寫;購買單位的客戶名稱要么不填、要么填寫不明確;項目內容、數量以及單位不填或少填內容的現象較為普遍;金額數字填寫模糊,常出現漏填小寫金額或大小寫金額不符。這些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不斷被納入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資料,影響了會計信息的準確性。(2)原始憑證不真實。一是會計原始憑證填寫的經濟業務項目與實際發生的項目內容不符。諸如:明明是購物券,卻填寫為材料等品名,予以報銷。二是經濟項目內容與發票使用范圍、經營范圍不符。如:使用商業零售發票,項目內容卻填寫為運輸費,飲食業發票項目內容填為復印費,既給會計監督造成了困難,又難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三是使用過期作廢發票及收費收據等。不按規定開具微機打印發票或不能同時全聯次地復寫開具發票,而是按各自需要“大頭小尾”地開具各聯次不統一的票據,造成支出方實際支出少,卻以“大金額”票據列報,收入方實際收入大,卻以“小金額”的票據列收入賬。四是違規編制虛假的自制原始憑證。如:編造人員名單領取各種勞務費等款項;編造到農貿個體市場購買材料等自制憑證從而套取現金。2、記賬憑證方面。一是有的單位填寫會計記賬憑證摘要寫得過于簡單;二是會計科目名稱不規范,處理業務不及時;三是有的事業單位在開設銀行專戶時,將相關收支業務的會計憑證單獨記賬、單獨保管,未列入單位財務會計總賬內管理,形成“賬外賬”和“小金庫”。四是在年終結賬時,有的單位制作會計憑證不是將收入和支出結轉“結余”科目,而是將收入和支出相對轉,不符合行政單位會計制度規定,使“結余”科目不能正確、完整地反映核算單位的結余狀況。五是會計憑證內容不完整。3、賬簿設置方面。一些單位沒有使用財政部門統一印制的賬簿,個別單位不設置總賬,無法對各明細賬進行核對、控制和平衡賬務,固定資產不入賬,形成賬外資產。4、財務報告及其他方面。一些單位財務報告只有報表,沒有報表附注及財務狀況說明,也存在財務報告內容不完整,賬表不符的情況。
三、影響行政事業單位正確進行會計核算的因素1、財政監督管理不力行政事業單位主要資金來源于財政撥款,這種性質對其財務行為產生了一些不良影響,主要表現為:(1)看銀行存款花錢“有錢不花,過期作廢”的錯誤觀念比較嚴重;(2)較少關注資金使用的合理性。2、會計人員素質不高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直接來源于財經專業的很少,大多數會計人員是從其他崗位轉崗而來或直接由其他崗位人員兼職。四、改進建議1、進一步深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1)實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集中核算,是解決會計核算存在問題的重要途徑:一是快速提高會計人員的整體素質。二是有效改善會計人員的工作環境,有利于讓會計人員能在沒有羈絆的環境中依法行使會計核算、會計監督的職能。三是有利于加速會計電算化步伐,優化服務質量,提高工作效率。(2)在科目體系中增加行政單位“上級補助收入”及“上繳上級支出”等科目。目前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無法核算上級單位對下級單位的經費補助收入和下級單位上繳上級單位的支出。解決的辦法有兩種方法可以考慮:一是將這類收入和支出融入目前的會計科目體系當中,收入可以列入“其他收入”中核算,支出列入“日常公用支出”中核算,但這種方法很牽強。二是在行政單位會計科目體系中,增加上級補助收入和下級補助支出兩個科目,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相對應,這種方法可以清楚地核算和反映行政單位的這類收入和支出。2、加強財政監督管理力度(1)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提高會計人員素質。以貫徹實施《會計法》為契機,切實加強會計隊伍的后續教育,不斷提高會計人員的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嚴格執行修改后的新《會計法》及一系列相關配套制度,提高財會信息質量。(2)明確經費開支標準,規范經費支出渠道。建議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經費支出標準,在全市行政事業單位統一執行,只有通過執行統一的經費開支標準,才有可能遏制各單位在費用支出上互相攀比,濫發錢物的現象。(3)規范財政專戶管理與核算。一是要規范收入管理。二是要規范支出管理。第一,在支出撥款上要注明用途,方便核算;第二,專戶內部帳戶之間不要劃轉,一切支出通過撥款途徑解決。
【參考文獻】
1、張士堂.關于加強會計核算工作的幾點建議.財務與會計,2003(9)
2、荊新.政府會計基礎模式:比較與選擇.財務與會計,2003(9)
3、張雪芬.預算會計改革思考.會計研究,2001(4)
4、王慶成.政府和事業單位會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