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審計健全治理體系論文

時間:2022-05-27 10:43:00

導語:內部審計健全治理體系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部審計健全治理體系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的涵義;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的關系;亟需解決的影響我國內部審計作用有效發揮的突出問題;加強內部審計,完善公司治理的幾點建議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內部審計的涵義、審計就是以經濟監督的身份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公司治理的涵義、公司治理的起因是產權分離、公司治理結構是實施內部審計的制度環境,是促使內部審計有效開展,保證內部審計功能發揮的前提和基礎、內部審計是公司治理結構趨于健全完善的保證、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公司治理的要求差距很大、對內部審計的認識不足,嚴重造成內部審計機構地位低下和獨立性差、內部審計還處在傳統的“查錯防弊”的階段,無法跟上時代的需要、應在公司內部真正建立并有效運行權利制衡機制與激勵約束機制、在公司內部真正建立并有效運行信息溝通機制、企業內部市場化是管理制度創新的產物等,具體請詳見。

一、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的涵義

1、內部審計的涵義。審計就是以經濟監督的身份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離開了監督,審計也就變異了,國家審計是這樣,內部審計是這樣,民間審計也是這樣。評價也好,鑒證也好,它們都是為監督而工作,其本質是監督。正如內部審計師協會所定義的那樣,內部審計是“一個組織內部所建立的獨立的評價功能,它檢查并評價組織的活動,且以之作為對組織提供的一項勞務”。

2、公司治理的涵義還沒有我國自己的研究成果,許多學者將公司治理視為一個知識體系,是一個內涵廣泛的概念,它包含四個方面:①公司治理的本質是一種關系合同;②公司治理的功能是配置責、權、利,特別是對剩余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的配置;③公司治理的起因是產權分離,是一種協調投資者和經營者關系的機制;④公司治理的形式多種多樣。有了完善了公司治理結構,就相當于企業有了較強的免疫系統,能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保證。

二、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的關系

1、公司治理結構是實施內部審計的制度環境,是促使內部審計有效開展,保證內部審計功能發揮的前提和基礎;公司治理結構是聯系企業內部以及外部各利害關系人的正式的和非正式關系的制度安排,以便使各利害關系人在權利、責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實現企業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統一。有效的公司治理能夠提高公司的運作效率,從而有助于公司實現其目標,這一點與內部審計職能類似。

2、內部審計是公司治理結構趨于健全完善的保證,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及其作用的發揮離不開內部審計。內部審計作為一項監督與評價機制,自然也成為公司治理結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有效的內部審計是公司治理結構中形成權利制衡機制并促使其有效運行的重要手段。實踐證明,在成功的公司治理過程中審計功不可沒,內部審計的發展與公司治理的完善處于良好的互動循環中。

三、亟需解決的影響我國內部審計作用有效發揮的突出問題

1、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公司治理的要求差距很大

目前我國內部審計師專業技能職業素養參差不齊,僅僅對財務資料進行審核,缺乏與職業相適應的敏銳洞察力和判斷力,缺乏現代經濟管理知識。內審人員大多為大中專學歷,本科學歷較少,大多數內審人員受專業和審計經驗限制,僅能從事財務收支審計,缺乏對企業經營活動全局的審計能力。

2、對內部審計的認識不足,嚴重造成內部審計機構地位低下和獨立性差

在我國目前上市公司中,仍有許多公司未設立審計委員會。這說明設立審計委員會未成為強制規定時,上市公司決策層對內部審計認識不足,缺乏建立審計委員會的環境基礎。對內部審計認識不足,必然使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穩定性得不到保障,審計機構的設置基本上平行或低于其他部門,不能有效地對財務部門、財務總監、總經理、董事進行監督,也必然導致審計機構地位不高、獨立性較差和內部審計人員渙散。

3、內部審計還處在傳統的“查錯防弊”的階段,無法跟上時代的需要

在全面實現內部審計職能的要求下,內部審計的工作重點必須從傳統的“查錯防弊”轉向為公司內部的管理、決策及效益服務,其作業范圍也應突破財務領域的局限。我國現實情況是,大多數公司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工作范圍仍僅限于傳統的經濟監督審計,無法涉及公司經濟管理活動,內部審計的管理職能未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內部審計部門無權對本公司財務進行審計,無法對本公司的財務收支活動進行有效地監督。

四、加強內部審計,完善公司治理的幾點建議

1、應在公司內部真正建立并有效運行權利制衡機制與激勵約束機制,促使者的行為符合委托人的目標與利益。公司治理中的核心問題,是委托人如何激勵約束人,使其努力經營以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

2、應在公司內部真正建立并有效運行信息溝通機制,確保信息真實完整,反饋及時順暢,防止、發現及糾正錯弊,提高經營管理效率。有效的內部審計還有利于規范企業行為,防止、及時發現并糾正錯誤及舞弊行為。

3、應將內部審計與財務核查結合起來,以形成完整的內部審計監督與評價機制。二者的有機結合,有助于整體建立并有效運行公司治理的監控與評價機制,完善各項監控及評價措施并實現系統的有效整合,從而在內部各種機制之間形成既相互獨立又有機聯系的監控與評價體系。

4、企業內部市場化是管理制度創新的產物,它圍繞提高管理效益和效率,將企業行為由總體轉向個體、內部交易由計劃轉向市場、經營管理制度由靜態轉向動態,適應了不斷變化的客觀環境需要。內部審計由原先的事后審計轉向事前審計和事中審計,以維護企業和股東的合法權益,最大限度地發揮資產經營效益。關口前移,改變事后控制的被動局面。

5、提高內審人員的職業勝任力。內部審計要能在公司治理中發揮作用,具備獨立性可以說僅具備了必要條件,還必須具備充分條件——職業勝任能力。我們應努力將高素質、跨專業的人才引入內部審計隊伍。

參考文獻:

⑴王永海,《試論公司治理結構和內部財務控制》[J],審計研究,2000年第3期

⑵王光遠、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內部審計—受托責任視角的內部治理機制觀》,審計研究,2006年第2期

⑶李維安,《現代公司治理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