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農產品物流發展探討
時間:2022-12-13 02:59:46
導語:“互聯網+”農產品物流發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我國河北省主要以農業為主,同時農業也是河北省經濟發展、農民生活條件提高的重要支撐產業之一。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怎樣運用先進的網絡技術構建現代化的農產品物流體系,推動農業的高效發展,降低其運輸成本,為其謀取更多利益,是當下農業物流發展應重點思考及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基于“互聯網+”背景,分析了河北省農產品物流現狀,針對網絡建設不足、信息化水平低等問題,通過構建物流信息整合系統、建設農產品質量追蹤系統兩個維度,提出了推動河北省農產品物流發展的有效路徑,旨在全面實現農產品物流的現代化建設,提高其農業經濟效益,改善農民生活質量,促進小康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河北農產品;問題;發展策略
1“互聯網+”背景下河北省農產品物流現狀
1.1網絡建設不足。河北省農產品物流系統中,客戶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而農產品物流的主要來源于農村,但目前縱觀整體農村,其現代化建設普遍不足,整體水平較低,雖然其中少部分鄉鎮及相關農村中的重點企業與生產銷售大戶有自己的網站,有效推動了農產品的物流發展,但由于資金有限、硬件設施陳舊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其網絡覆蓋面積較為狹窄,無法真正滿足不同客戶的實際需求,進而嚴重制約了物流系統的全面發展。1.2信息化水平低。河北省目前整體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偏低,影響物流系統的網絡化建設,特別是農產品物流方面,市場的信息化水平低,已成為阻礙河北省農產品物流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素。目前河北省物流系統缺乏信息化觀念,各部門之間依舊是單獨工作,沒有進行有效溝通與交流,更無法實現資源的實時共享,因而尚不具備先進性、拓展性、導向性的市場訊息,造成農產品整體物流存在較大的漏洞,依舊存在自主物流信息產品、追蹤體系、基本信息及公共服務系統等方面不完善的現象,因而浪費了大量的資源。
2“互聯網+”背景下推動河北省農產品物流發展的有效路徑
2.1構建物流信息整合系統。農產品物流信息整合系統應借助較為專業的農村合作經濟機構。首先,要在村戶與農村合作社中間構建其網絡信息處理系統。農民能夠根據合作社進一步強化與市場的聯絡,得到更多市場有效訊息,而合作社是擴散給村戶市場精確信息的有效節點。農村的先鋒企業可以利用不同的信息渠道掌握市場對農產品所提出的最新要求,還能夠全面了解各農戶的實際生產狀況,從而建立更加準確的生產及營銷方案。物流系統不僅可以運用信息為自身提供相關的業務服務,同時還能知曉各企業與組織的信息,為他們提供更多切實有效的營銷指導。各經銷商與大規模的連鎖超市是直接與顧客進行接觸的,因而更容易獲得市場具體動態信息,且能將這些信息及時反饋到物流系統與各企業中,從而由系統和企業在傳送給合作社與村戶們。這既可以提高農民的經濟收益,同時還能為國家政府體恤民情、關注民生、構建和諧社會主義提供了一條全新的有效路徑。2.2建設產品質量追蹤系統。農產品的追蹤系統主要包含條碼系統、智能識別的數據介質以及數字化信息交換標準合同。條碼系統是全球開放物流信息標識和條碼表示系統的重心。按照農產品不同的地理位置特點,可以運用位置條碼、入庫條碼、地界條碼、生產日期、驗證條碼的編碼模式設計產品的追蹤碼。這樣的條形追蹤碼就是各個農產品的身份信息,當顧客掃碼后便能夠知曉具體的物流信息,同時還能顯示出產品各種詳細信息。例如顧客拿起某一具體農產品時,只要輕掃條形碼,便會直接出現產品的生產地點、具體坐標、產品詳細的生產過程、甚至精細到其種植、生長、結果、加工、運輸、販售等方面的具體時間。同時還包括生產地的實拍圖片,經銷商以及生產廠家的聯系方式與企業簡介等。最后要設計出全面的信息質量追蹤條形碼,例如地理位置條碼、入庫條碼、地界條碼、日期條碼、規格條碼等,優化質量追蹤系統,尤其是服務處理器、路由器、數據轉換器、數據搜集計算機、系統管理及其具體軟件等,確保每個農產品擁有完整的信息,并可供顧客隨時查詢、質量能夠實時追蹤。
作為農業主要生產大省的河北省,其農產品的物流發展關系到整體經濟水平,但與工業的物流相比,農產品的物流尤其是其物流系統的運行模式在理論及實踐中均屬于初級階段,在“互聯網+”背景下,應全面加強河北省農產品物流的現代化發展。因此,通過對河北省當前物流發展現狀的分析,本文提出了構建物流信息整合系統以及產品質量追蹤系統,以此實現農產品物流的網絡化運行,從而提高農民的經濟效益,為河北省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穩固基礎。
作者:劉松穎 賈會棉 劉巧茹 單位: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