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物流發展策略探討

時間:2022-03-09 10:05:15

導語:綠色物流發展策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綠色物流發展策略探討

摘要:先采用SWOT分析法,從內部優勢、內部劣勢、外部機會和外部威脅對溫州市綠色物流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再由此得出相應策略

關鍵詞:綠色物流;SWOT;策略

1前言

我國2001年出版的《物流術語》一書中,首次將綠色物流(environmentallogistics)定義為指物流過程中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也對物流環境起到凈化作用,最充分利用物流資源。據統計,中國社會物流總額在2016年達到229.7萬億元。和2015年比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了6.1%,每個季度也呈緩慢增長態勢。溫州市有一定的地理優勢,處于我國沿海,是中國交通運輸網中重要樞紐城市之一,發展溫州物流業至關重要。近年來,溫州物流業也在快速成長。在快速促進物流業的發展時,物流活動也造成大量的能源和資源的消耗。環境的污染問題十分嚴重,生產和消費所產生的廢棄物對人們造成很大的困擾。溫州對物流的需求也使得對發展綠色物流有著更迫切的需求。

2溫州市綠色物流發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方法是將各種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因素互相匹配起來,再對其進行系統、全面、準確地評價,具體從自身內部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和外部引起的機會(opportunities)、威脅(Threats)等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從中得到相應具有一定決策性的結論。2.1優勢分析(S)2.1.1地理優勢溫州市位于浙江省的東南部,是浙東南部沿海經濟發展最活躍地區之一。其地處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閩南三角地帶,與贛東、皖南、浙西南、閩北等地區臨近,是浙江省南部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其東瀕東海,與臺灣一衣帶水,臺灣海峽連通南海與東海,是海運必經之地,也是國際航班的必由之路。綠色物流的發展離不開港口,這也是形成物流中心的重要條件。溫州作為港口城市,發展綠色物流更加順暢。2.1.2交通優勢一是溫州現已經擁有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等多重運輸方式。近幾年來,溫州投入超過1000億元來完成綜合交通建設,使得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加快完善速度,實現了“通道型”向“樞紐型”轉變。二是溫州有金溫鐵路、溫福鐵路相交;它也是國家公路和省級公路的交會處。2017年3月份,杭溫高鐵開工建設,一期工程從高鐵義烏站出發,經過金華市、臺州市、溫州市,實現溫州與杭州“1小時”交通圈,構建海峽西岸經濟區與長三角經濟區的發展新趨勢。溫州也能夠快速對接杭州、上海等大都市,對綠色物流的發展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2.1.3產業優勢一是溫州經濟繁榮的其中一個原因為區域塊狀經濟,這也是溫州主要經濟特征。溫州產業集群主導優勢明顯,在國內外市場都占據一定的地位。二是溫州集群所在的產業已經比較成熟。溫州已經有多項發展較好的特色產業,許多產業的產品在全國市場有著較高的占有率。制鞋業最為出名,是規模最大的傳統產業。截止2016年,皮鞋生產企業就有5100多家。三是溫州的第三產業的發展形勢良好。2016年,溫州市第三產業占GDP比重達55.4%。溫州發展綠色物流十分有利。2.1.4經濟發展良好與獨特的精神溫州經濟曾有一段低迷期,現已經處于恢復期和結構轉型期,發展速度超過全省的平均水平。溫州人擁有靈敏的嗅覺,懂得將產品與市場需求奇妙結合。曾指出,溫州是一個創新的地方,是一個可以發展經驗和發展好經驗的地方。這是獨特的溫州人精神,是溫州人擁有的特質。他們敢于嘗試新東西,敢于創業,不畏艱難,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創辦企業。這為更好地發展溫州綠色物流提供可能性。2.2劣勢分析(W)2.2.1綠色物流意識薄弱綠色物流在我國不為眾人熟知,溫州許多企業和消費者對綠色物流缺乏認知或者是有偏差。一是大多企業錯誤地覺得綠色物流會增加自身的負擔,有損經濟利益。一些小企業更是不會認識到綠色物流的重要性,它們只著重于自己當前的利益。有些更是認為綠色物流是歸政府有關部門管轄,與企業沒有任何關系。二是對于普通消費者,很多人對綠色物流十分漠視,最多也只是停留在可回收物品上,而自己的行為會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以及企業對環境的影響等等都置若罔聞。2.2.2專業人才缺乏與國外的發達國家對比,中國物流行業的發展比較遲。綠色物流又屬于新興理論,接受的人群有限。物流專業開設比較晚,物流人才教育總體規模偏小,每年本科、大專的物流專業的畢業生不足200人,其中能夠在溫州并且從事專業對口的工作的不足50人。具備物流專業知識且綠色物流理論基礎扎實的高素質人才從事物流工作的時間不久,尚未總結出一套管理經驗。溫州綠色物流還未發展起來,相對于沿海其他經濟發達的城市不具備競爭力,很難引入高素質的人才。2.2.3基礎設施不健全,信息化技術落后雖然溫州物流設施裝備提升項目中已投入200萬元以上,包括電子數據交換設備、立體倉庫設備、快速分揀設備等等。但是總體基礎設施還不夠理想。如:溫州倉儲設施功能單一,設施老化;貨運站基礎設施現代化程度不高,以人工操作為主;甚至是物流企業專業化程度低,僅是倉儲運輸流程復雜,重復等等。溫州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程度不高,許多企業沒有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信息共享目標尚且久遠,更難推進綠色物流發展。2.2.4缺少綠色物流標準化物流涉及的環節很多,對于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配送等等環節將其各自量化統一標準十分困難,各環節之間的標準也存在互相不匹配的可能性。這也使得綠色物流標準化工作異常困難,無法規范出一套標準的流程。產品自身相關的運輸方式、包裝、儲存、加工等等也制約著標準化工作的進行。2.3機會分析(O)2.3.1環保意識加強近些年來,大氣污染、土壤污染、水體污染等問題接二連三被媒體曝光。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深有體會,對城市污染也是十分地擔憂。從自帶購物袋、綠色出行、垃圾分類等等,就可以看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體會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越來越多的人環保意識正在不斷加強。而實施綠色物流能夠節省所用資源、給環境減壓,正符合人們的環保心理。多加宣傳,讓人們意識到綠色物流也是保護環境的重要舉措,綠色物流發展指日可待。2.3.2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溫州的礦物資源和生物資源充裕。海洋資源豐富,有江南的“魚米之鄉”之稱。但發展與生態環境總是無法平衡,物流活動很多環節存在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如:溫州物流運輸路線規劃不合理,造成大量燃料浪費和空氣污染;包裝材料設計不合理,不可降解,對環境造成污染等等。現溫州也在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倡導企業既要考慮目前的經濟效益,也要對未來有所規劃,實施長期可持續發展戰略。而綠色物流使得減少物流活動對生態環境的作用有著很大的幫助。溫州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離不開發展綠色物流。2.3.3綠色物流的趨勢我國發展綠色物流還處于初級階段,但不妨已有不少企業將它應用在生產經營中。2017年10月16日,蘇寧易購在O2O購物節上宣布投放20萬個共享快遞盒,每個快遞盒使用壽命可達1000次以上,這不僅環保還降低企業成本。綠色物流就是以節省所用資源和減輕環境壓力為目標。它是世界物流發展的趨勢,中國渴望在國際物流上發展并取得一定成績,發展綠色物流是無可避免的。2.3.4國家政策支持2017年11月2日,國家郵政局、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環保部、住建部、商務部、國家質監總局、國家認監委、國家標準委的十部委聯合《關于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綠色包裝工作所要實現的三大目標,2020年可降解綠色包裝材料應用比例將達50%。可見國家對綠色物流的重視程度,溫州應積極響應國家。2.4威脅分析(T)2.4.1沒有市場需求一是由于現在溫州企業的綠色物流觀念還不夠強,對綠色物流所知甚少,各企業不會自發發展綠色物流。二是即使有所了解,但沒有相匹配的人才和技術,也就沒有這方面的需求。三是小企業忙于生存,只顧當前利益,無暇顧及發展綠色物流;大企業物流管理方式自成一體,疲于更改模式。2.4.2競爭壓力一是溫州雖是港口城市,但是沿海競爭日益激烈,周邊又有寧波、上海等港口城市的威脅。這些港口城市都比溫州經濟發達,發展速度快,使溫州不具競爭力。二是溫州是民營企業的天下,全市民營經濟占比高達98%。民營企業大多實行家族式管理。企業主多數文化水平低;員工素質也低,對其培養缺乏。管理水平與接受過綠色物流理論知識的無法競爭。三是溫州企業發展綠色物流本來就艱難,這就更難與新涌入溫州具備高素質人才的外企進行抗衡。2.4.3相關法律法規不夠完善綠色物流的發展需要相應的法律法規來引導。在我國,物流領域有一定的法律法規,但綠色物流的法律法規較少,在法律法規的執行上會出現無法可依的現象。溫州綠色物流發展本來就困難,又沒有政策方面的引導,更是使實施的困難程度加大。

3溫州市發展綠色物流的策略

結合SO戰略、ST戰略、WO戰略、WT戰略,得出以下對溫州市發展綠色物流的策略。3.1政府加大對綠色物流的重視政府在綠色物流發展上起著精神上的引導作用。一是應加強對綠色物流的宣傳,讓企業和消費者在心理認可綠色物流是為了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讓企業意識到發展綠色物流是它們的使命。發展綠色物流能夠在企業間更具備競爭力。二是制定綠色物流的法律法規,可結合國情,吸取國外綠色物流政策與立法的經驗,推動綠色物流的標準化發展。3.2政府給予支持,創造綠色物流需求政府應給予實質上的支持。一是溫州的物流基礎設施雖然在慢慢完善,但對滿足發展綠色物流的需求還遠遠不夠。政府應對綠色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多加投入。有健全的設施,企業發展綠色物流的需求才可能變大。二是政府可以對發展良好的企業進行綠色物流的試點,給企業給予一定財政上的支持,調動企業發展綠色物流的積極性。用成效帶動其他企業,創造需求。3.3加強對綠色物流人才的培養一是溫州各大高校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開設物流管理專業,加強對綠色物流的理論知識學習,為企業多培養綠色物流的高素質人才。二是企業應多注重綠色物流的人才的培養與培訓,多創造向外學習的機會。三是企業要為綠色物流人才提供相應令人滿意的薪資與福利,創造與其他城市競爭綠色物流人才的優勢,留住人才。3.4利用自身優勢促進合作,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臺溫州具有的地理優勢、交通優勢和產業優勢,應靈活地運用自身的優勢。一是利用地理和交通優勢與寧波、上海等經濟發展較好城市積極合作,積極學習,提高自身競爭力。而是利用產業集群優勢,企業間可以進行通力合作,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臺,減少資源浪費。企業間整合自身資源,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智能化建設,提高自動化程度,達到降低企業成本目的,協同發展綠色物流。3.5發揮獨特精神,管理方式整改溫州應發揚獨特的溫州人精神,敢于去嘗試新事物,勇于對新興的事物進行挑戰。企業吸收綠色物流觀念,對內部員工進行綠色物流的培訓,并且時常更新知識。對家族式管理方式進行一定的整改,廣納具備綠色物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戴曉震.溫州市現代物流業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5,(04).

[2]孫曉琳.我國綠色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7,39(10).

作者:顧芬芬 羅列英 單位:溫州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