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主要業態模式分析

時間:2022-02-28 08:47:28

導語:互聯網金融主要業態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互聯網金融主要業態模式分析

摘要:互聯網行業的發展為拓展金融行業業務提供了發展契機,行業的交叉共贏促進了互聯網金融產業的發展。在各行業相互交叉合作中,互聯網金融模式逐漸消除了行業之間的界限,促使多種新型產業和新型金融產品開始出現。為更好地探究互聯網時代下的金融模式,文章闡述了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業態模式,旨在更新傳統金融行業的商業模式,推動金融產業優化升級,更好地把握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業態模式;發展趨勢

隨著時代的進一步發展,互聯網技術覆蓋范圍越來越廣、技術水平越來越高,逐漸向金融行業靠攏。金融行業是我國的支柱性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滿足信息時代下的經濟發展需求,將互聯網技術與金融行業相結合,是金融行業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為更好地利用互聯網技術,提高金融管理效率,需要金融行業人員積極探索當前的互聯網金融業態模式,并根據金融產業的實際發展現狀,制定優化措施,推動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

1互聯網金融模式概述

當前,社會對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定義有兩層:第一,互聯網金融模式是指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化;第二,是互聯網時代下一種新的金融模式。具體來說,金融是為了利益主體交易需求而進行的一種資金流動行為,這種資金流動會產生一定的成本。金融交易行為主要包括貨幣發行、結算、兌換等。根據資金的雙方主體,主要有以股票和債券為市場的直接金融投資和以銀行借款為市場的間接金融投資。當資金雙方主體需要通過第三方機構來商討資金流動相關事項時,第三方機構就可以根據雙方信息不對等情況處理金融業務,獲取相關收益。

2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特點

2.1互聯網金融客戶的高強度黏性

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客戶表現出很大的黏性。客戶可以不受任何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最大程度地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各種金融業務活動。通過合理利用金融資源妥善解決各種金融業務問題,提高金融服務效率。這種互聯網金融處理優勢可以奠定群眾基礎,改變傳統信息技術、物流信息、資金流通相互分離的狀態,調動客戶參與金融活動的主動性。工作人員可以第一時間通過互聯網平臺為客戶提供服務需求,大大提高客戶的依賴性和黏性。

2.2提升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的提升是互聯網金融行業最突出的一大優勢。金融行業在互聯網技術下,可以高效率地處理各種銀行業務、證券業務、金融業務,金融行業工作者和客戶都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操作,彌補傳統人工處理模式的不足。這種互聯網平臺和移動終端處理方式有效提高了處理效率,節省了業務成本。

2.3依靠互聯網技術,實現金融信息的透明化

在互聯網金融模式的影響下,資金流動和資金需求雙方主體需要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信息分析、篩選、匹配等工作,以保證整個資金交易行為順利完成。在互聯網技術下,可以及時解決各種信息不對等問題,并且獲取交易行為之外的信息,交易雙方可以及時獲取自己需要的其他信息,以此實現金融信息的透明化。

3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業態模式

3.1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一種貨幣資金流通之間的轉移服務方式。在該方式中,第三方支付機構替代支付貨款者成為中間機構完成資金交易行為。第三方支付在資金流通過程中沒有資金所有權,只是一種中間服務行為。其主要為了解決各種因為距離、時間、場地問題無法直接完成金融交易行為而造成的信用缺失情況,通過中間機構促使客戶、消費者、銀行等順利完成資金交易、資金結算、貨幣支付等。當前,第三方支付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已經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業務服務,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應用范圍廣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方式。中國第三方支付牌照主要由中國人民銀行發放。

3.2P2P網絡借貸

P2P網絡借貸指個人和個人之間的一種貸款方式,其可以反映資金提供者、資金需求者在一定的網絡平臺下直觀的借貸關系。每一位互聯網用戶都可以成為P2P網絡借貸的參與者,通過互聯網平臺促使交易雙方之間的交易信息傳播更加順暢,以此保證信息對等。該方式也可以促使投資者和需求者在規則限制下進行交易,借貸雙方可以獲取過程中的風險、金額、期限時間、利率等信息,以此在平等規則下進行對接,最終確保對接后的合同簽訂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條例,以保證雙方利益不受影響。P2P網絡借貸金融業態模式被引入我國已經有十余年,其被引入后,中國就建設了P2P網絡借貸網站。隨著后期該行業的發展,中國的P2P網絡借貸交易范圍不斷擴大,交易數目不斷增多。當前,我國P2P網絡借貸業務模式主要分為4種:線上無責任模式、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模式、線上有責任模式、線下債權轉移模式。

3.3眾籌

眾籌是互聯網平臺項目發起者向社會籌集項目資金的一種金融模式,也是互聯網時代下的一種新融資模式。眾籌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確定融資規則和形式,保證項目投資、籌資活動在社會群體之間交接完成。眾籌主要由項目發起人、投資人、網絡平臺三方負責。眾籌的出現可以為初創型企業或項目提供資金籌資方式,根據項目性質的不同,可以分為以下4種模式:債權眾籌、股權眾籌、捐贈和支持眾籌。其中,支持眾籌占據比例較大,債權占據比例最小。股權眾籌方式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流行。當前,中國社會主要以支持眾籌方式為主。

3.4大數據金融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迅速發展,大數據研究機構重新定義了金融模式,其指出金融模式是一種新的信息資產處理方法。大數據具有海量化數據、多樣化數據類型、分散化數據價值、高效率處理方式等特點,由此誕生了大數據金融。當前,中國大數據金融模式主要集中于電商平臺,例如,阿里小額信貸信息平臺交易模式。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我國電子商務平臺在大數據金融模式帶動下獲得了龐大的用戶群體,其可以直接在平臺上獲取各種交易信息,并根據交易模型選擇貸款額度。在當前的電子商務小額貸款金融模式影響下,貸款信息更加透明化,更好地實現交易雙方的需求。

3.5信息化金融機構

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促使傳統的金融機構開始了新的改革。證券、基金和保險等金融機構紛紛利用互聯網技術優勢更新業務模式,升級運營流程,改進資金交易方式,加強產品創新,實現了管理和運營的網絡化。隨著電子商務平臺的進一步發展,網銀支付的需求越來越大,傳統銀行的金融業務模式逐漸暴露出一系列問題。為更好地應對互聯網金融挑戰,商業銀行加強了網絡化建設力度,紛紛建立了網絡銀行,通過線上快捷支付滿足用戶需求。網絡營銷和網絡信息提供逐漸成為互聯網基金運用的主要渠道,通過線上業務處理,客戶可以自行通過互聯網平臺完成基金交易行為,并輸入自己需要咨詢和解決的問題,獲取最終答案。保險行業也加入了互聯網建設大軍,其以電子技術和互聯網平臺作為保險營銷的主要方式,實現了互聯網金融業務模式。保險行業在后期也紛紛應用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進行數據分析和處理,實現了產品的個性化和服務化,彌補了傳統保險產品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客戶的信任度。且保險行業利用網絡技術掌握客戶數據的變化情況,更好地控制了風險的發生。

4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建議

當前,互聯網金融業態發展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問題,例如,外部監管不到位、信用制度不健全、風險管控能力低下、金融產品創新力度不足等,需要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改進。

4.1加強外部監管

互聯網金融行業需要加強監管力度,完善行業法律法規,建立管理系統,明確各管理部門的監管責任和監管范圍,根據實際金融業務性質進行分層監管,以此提高監管效率。且行業還需要建立互聯網金融業態模式運作規范和相關制度,使互聯網金融業態有一定的法律依據,以此約束行業組織業態行為,促使外部監督方式更加多樣和靈活。

4.2建立信用制度

互聯網金融行業需要建立科學的信用系統,促使行業各部門可以進行信息交流,降低客戶信用違約成本,控制資源浪費現狀,以此建立健全行業信用體系。

4.3加強風險管控

金融行業想要在互聯網時代下脫穎而出,就需要做好風險識別和管控工作。對此,行業需要引進經驗豐富的專業風險管控人員,并建立科學的風險防范體系,以保證大數據信息的安全和可靠,更好地提高數據質量。

4.4加強金融產品的創新力度

金融行業需要根據交易需求和金融市場現狀,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力度,以此提高企業競爭力,滿足客戶需求,提高客戶滿意度,不斷提高自身的市場影響力。

4.5增強互聯網意識,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金融行業需要善于利用互聯網金融業態模式,不斷改進、創新金融產品,提高金融服務能力。同時,建立一站式的網絡金融業務處理平臺,通過網絡終端全方位分析客戶信息,獲取客戶需求,加強和客戶的交流,以此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此外,金融行業還需要積極面向金融長尾市場,獲取客戶差異化需求,加強客戶的需求反饋,根據客戶特點研發和設計產品,以此鞏固客戶群體基礎。

4.6完善金融行業支付問題解決方案

互聯網金融業態模式主要以小微客戶市場為主,傳統的銀行主要以大客戶市場為主,各有優勢。大客戶群體對公業務支付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時效性,其可以規模化拓展。第三方支付的出現也為其帶來了一定的便利,因此金融行業需要加強與互聯網平臺的合作,積極借鑒其發展經驗,既要根據小微客戶群體制定支付問題解決個性化方案,又要積極應對大客戶群體對公業務支付問題。

5結束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金融行業也面臨著一系列競爭壓力,為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時代的發展趨勢,金融行業要加強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力度,以此提升行業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優化改進傳統的金融模式,創新業態模式,確保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梅.對我國當前互聯網金融業態模式及風險研究[J].新商務周刊,2020(6):14-15.

[2]陳偉.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業態模式[J].建材與裝飾,2019(30):186-187.

[3]徐一平.互聯網金融的模式探究——以P2P網貸為例[J].現代商業,2019(1):87-88.

[4]岳森.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監管及治理體系建設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9(8):91-95.

作者:王婉蓉 單位:烏魯木齊市財政會計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