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金融合作發展建議

時間:2022-08-23 03:46:15

導語:區域金融合作發展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域金融合作發展建議

一、金融合作不斷深化,有力地支持了京津冀協同發展

(一)加強金融合作機制建設,推動區域金融合作發展

2011年10月17日,環渤海區域各省市在天津召開了“環渤海區域金融合作聯席會”,初步形成了“關于加強環渤海區域金融合作天津共識”,并以金融合作聯席會為平臺,積極組織金融機構、投資機構和企業參加區域金融合作會議,就金融合作事宜進行考察和座談。天津承辦了2012年環渤海區域銀地、銀企對接活動,組織天津股權交易所、聯合商品交易所、渤海基金、渤海銀行、渤海證券、渤海租賃以及天弘基金等不同類型的18家機構與環渤海成員市政府部門和企業交流對接。金融機構在加強區域合作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探索,如國家開發銀行成立了總行相關部門、京津冀三家分行、子公司參加的領導小組,協同推進支持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相關工作;華夏銀行研究提出了關于建設京津冀區域金融合作平臺的初步設想;中信銀行分別同天津市、石家莊市人民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支持京津冀地區建設發展。

(二)加快經營機構布局,提升服務區域發展的能力

近年來,在政府部門、人民銀行和金融監管部門的支持下,京津冀地區的商業性金融機構以跨區域經營為突破,以業務合作為抓手,聯系日益密切,既拓寬了商業銀行機構網絡,也提升了服務區域發展的能力。設在天津的法人金融機構渤海銀行和天津銀行共在京津冀地區設立了6家分行,渤海銀行京津冀地區分行對公授信業務占到其業務總量的31%,發債業務占比達到46%,天津銀行京津冀地區貸款余額占總量的比重達到80%。天津濱海農村商業銀行在北京設立投資銀行北京分部,與保定長城汽車公司合作成立長城濱銀汽車金融租賃公司,進一步擴大了京津冀三地的業務合作領域。工商銀行在天津濱海新區設立工銀租賃有限公司,農業銀行將北方客服中心、托管天津營運中心、電子商務分中心設在天津,民生銀行將系統內幾大業務總部—民生租賃、貿易金融部、投資銀行部、金融市場部北方資金交易中心落戶天津,中信銀行擬將保理業務中心、全資金融租賃公司設在天津,立足天津為京津冀、華北區域乃至全國提供金融服務。北京銀行、河北銀行、廊坊銀行等紛紛在天津設立分支機構,支持天津經濟發展。

(三)加大金融服務力度,支持區域內企業發展

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金融機構積極探索區域內異地企業金融服務方式,拓寬了企業的融資渠道,支持了區域內企業發展。如,光大銀行打破現有的異地客戶準入限制,為天津港散貨物流區內各企業量身定做模式化方案,采用貨權質押、聯保等方式,解決了大宗商品貿易企業采購、集港、銷售過程中的資金需求。華夏銀行加強京津冀三地分支機構的業務聯動和協同,對于京津冀地區跨省域企業,通過建立異地授信協調制度,提升服務效率,創新業務和產品優先在京津冀地區開展試點。民生銀行京津冀分行針對區域內重點客戶和具體項目進行了合作開發,如集團及下屬公司的整體開發、產業鏈上下游的延伸開發、產業集群的批量開發等,取得了明顯成效。北京銀行采取京津聯動的業務模式,支持了一批總部設在北京的天津企業,如中國遠大集團、中國慶華能源集團等,并出臺了跨區集團客戶拓展業務指標,突出了服務區域發展的功能。河北銀行與京津冀地區的金融機構開展票據轉貼現及回購業務,為京津冀地區的部分企業解決了承兌匯票,尤其是城市商業銀行簽發的銀行承兌匯票不便于流通的問題。天津濱海農村商業銀行將金融服務延伸至京冀的行業、企業,為三地企業提供遠期結售匯、出口信用證、出口信用保險、國內信用證等貿易融資業務,以及應收賬款可流轉業務,拓寬了企業的融資渠道。

(四)積極支持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基礎設施、交通路網互聯互通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必要保障。近年來,天津市金融機構認真貫徹國家的區域發展戰略,不斷加大對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如,國家開發銀行天津分行貸款26億元支持了京津城際軌道交通建設投資項目,貸款15億元支持津秦鐵路客運專線項目,貸款20億元支持位于京津發展主軸重要節點的武清區城鎮化建設。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天津分行分別加強了與京冀地區分行的業務合作,采用系統內部銀團貸款的方式,分別為京津城際鐵路客運專線項目、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線項目、南水北調工程中線干線項目、津秦鐵路、津保鐵路、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等項目提供了資金支持,有力地推動了京津冀之間便捷、高效的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建設銀行以龍卡為載體,開發了“京津冀旅游一卡通”,整合了京津冀三地近百家景區及近千家商戶,基本構建起了服務京津冀三地游客的大旅游商圈,促進了旅游資源共享。

二、當前金融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應重點做好的工作

京津冀協同發展對金融資源、金融信息、金融人才等要素的跨區域流動和高效率配置,以及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金融市場融合、金融產品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京津冀區域金融合作仍處在淺層次,合作程度有待加深、合作層次有待提升。因此,只有加強更深層次的金融合作才能更好地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一)進一步完善經營機構布局

以中央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契機,加大對重點企業總部、相關經濟部門的引進力度,打造總部經濟環境,吸引金融企業落戶。支持京冀地區的金融機構總部向天津轉移或在津設立結算中心、資產管理中心、客戶服務中心、電子商務中心、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等功能性總部,促進金融機構總部和功能性金融機構在津集聚發展,立足天津為京津冀區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在風險可控條件下,鼓勵本市法人金融機構跨區域發展,支持區域內金融機構在本市的分支機構做大做強,引導其根據各地經濟環境和金融服務需求,在系統內部合理調整資金配置和信貸結構,支持區域經濟發展。支持本市法人金融機構與京冀兩地的同業對接,及時互通互換信息,多視角、全方位掌握市場動態,協同開展金融服務。

(二)提升金融市場服務區域發展的功能

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利用債券市場拓寬直接融資渠道,鼓勵本地企業與京冀地區企業開展聯合融資。進一步豐富債券市場投資主體,鼓勵銀行理財產品、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資金等擴大債券投資規模,拓展投資渠道。加大對要素市場發展建設的支持力度,根據天津功能定位和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求,積極拓展要素市場新領域,推動已有要素市場完善運行機制,創新服務模式,加大對京冀地區交易主體和市場資源的引入力度,支持要素市場在京冀地區設立交易中心,實現金融市場資源共享。

(三)加強金融機構間業務合作

推動區域內金融機構的上下聯動和橫向聯合,鼓勵金融機構開展銀團貸款和聯合授信,形成覆蓋區域的項目貸款和銀團貸款服務網絡,支持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引導金融機構樹立“京津冀一體化”理念,將京津冀視為同一區域,逐步消除對異地授信放款的限制,提升金融機構除銀團貸款、聯合貸款外的自主放款功能。推動建立統一的客戶管理系統,實現對跨省市集團客戶的信息共享,以客戶為中心,實現客戶信息、營銷、服務工作的協同管理。完善區域個人金融服務體系,實現個人金融服務同城化,促進區域內人員轉移流動。

(四)加強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資金支持

引導金融機構關注京津冀協同發展相關規劃,針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發展互補互促、資源要素對接對流、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提供綜合融資服務,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進程中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移和產業結構調整。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引導金融機構根據區域發展政策,以及京津冀三地在功能、要素、環境、產業、交通等方面對接的金融需求,從區域、行業、客戶、產品服務等方面深入研究制定發展規劃,重點支持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文化創意產業等產業發展,以及醫療、教育、交通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吸引高端產業和優質的醫療、教育資源向天津轉移。二是引導金融機構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將有利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項目作為重點項目進行管理,從客戶準入、授信審批等多個方面開辟綠色通道,并將信貸規模向這些項目進行傾斜,確保這些項目能夠快速有序推進。三是加大對產業鏈上下游的延伸開發,根據區域內產業對接的需要,理順產業鏈條,為產業鏈各節點上的核心企業和上下游配套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

(五)加強在金融改革創新領域的區域合作

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支持京冀金融機構在天津進行改革創新試點,有效利用京冀地區市場、技術、人才和科研等方面資源,合力打造區域金融改革創新基地。鼓勵本市金融機構與京冀金融機構開展協同創新,促進技術、信息、人才共享,實現產、學、研跨區域合作,暢通利用區域金融資源渠道。

三、推動區域金融合作的對策建議

推動區域金融合作,應以市場為主導,同時注重發揮政府和各金融管理部門的作用,加強機制、環境建設,為區域金融合作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

(一)著力加強金融合作機制建設

探索設立高層次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合作平臺,研究制定區域統一的發展規劃,協調解決區域協同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以聯席會、研討會為基礎,加強金融合作平臺建設,研究區域金融發展、機構網點布局政策以及協調解決金融機構跨區域設置分支機構問題,支持法人金融機構相互通報經營情況、開展深度合作。探索建立穩定的金融協作機制,加強金融部門與政府及經濟部門的合作與協商,消除行政區劃對金融合作的阻礙,為實現區域金融資源優化配置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大力推動區域金融生態建設

加強京津冀區域信息交流對接,建立區域信息網絡,實現區域經濟社會科技人才的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加快推動區域信用體系建設,逐步實現信用信息在區域內共享,同時探索建立統一的、跨區域的企業資信評級標準和相互認定體系,推動跨區域金融服務。加快區域金融基礎設施的一體化建設,降低金融機構在區域內的運營成本。加強各地區在維護區域金融穩定方面的合作,針對加強區域合作背景下金融風險傳遞的新特點,制定適宜的金融監管政策,加強監管協作,防止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

(三)建立區域統一的行業標準

發揮好京津冀區域金融合作平臺的作用,推動建立區域統一的金融業務流程、服務標準、風險標準和合作層面的利益分配機制,實現區域內業務互認,金融產品互通、互認、互聯,促進區域內金融機構跨省市發展,實現金融資源優化配置。推動建立區域統一的抵質押登記制度,促進抵質押物在區域內流轉。建議金融監管部門對京津冀金融機構設立單獨的信貸規模、存貸比指標,促進信貸資源向京津冀地區傾斜。

作者:李西江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