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在高職音樂教育的審美價值

時間:2022-05-19 03:13:47

導語:民族音樂在高職音樂教育的審美價值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族音樂在高職音樂教育的審美價值

【摘要】本文首先就地域性民族音樂的審美價值進行了深入分析,其后提出了一系列地域性民族音樂融入高職音樂教育的基本思路及主要途徑,希望以此加強學生對地域性民族音樂的理解和認知,實現音樂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地域性民族音樂;高職;音樂教育;審美價值

一、地域性民族音樂的審美價值分析

根據相關的實踐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出,地域性民族音樂是在特定環境及范圍內所形成的一種原生態音樂藝術類型。由于地形、地緣等方面的影響,這類音樂始終保持著較為純凈的環境特征,沒有與音樂市場需求結合,也沒有與時俱進地融入流行音樂中。第一,地域性民族音樂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環境中所產生的一種社會產物,其從一定意義上來講體現出當地地域環境的人文特征、審美需求等。對于當地人而言,這樣的音樂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與流行音樂相比,地域性音樂很土,沒有現代風格。但正是這樣的土氣,其更易于被人們接受,貼近生活。這類音樂從表面上看,審美價值很低,但要從真正意義上了解整個音樂的風格特征,必須對地域文化進行深入探究。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地域性民族音樂的審美價值是非常值得挖掘的,也是非常有韻味的。第二,地域性民族音樂不同于現代音樂,其節奏、節拍、唱腔都極具特征,是現代流行音樂所無法比擬的,而就是這樣的形式多變的音樂風格使得審美價值變得神秘而豐富。第三,地域性民族音樂體現出的是在特定范圍內,具有一定規律性、可復制性的藝術文化。從本質來上來講,它能夠對地域文化進行有效的繼承和發揚,其審美價值的體現應當是對當地文化的認可理解。通過音樂的形式,引導人們產生情感共鳴,從而提煉出符合自身需求的藝術內容。由此可以看出,其應當是地域經濟、文化、生態等要素共同作用的體現。第四,在高職音樂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開展地域性民族音樂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豐富其對音樂文化的認知,從而深刻體會到藝術精髓。具體而言,地域性民族音樂本身屬于一種稀缺的教學資源,很多地區在進行作品的演奏及演唱時沒有依靠任何樂譜和文字的描述,而是通過長久以來的心口相傳。另外,不同的作品演唱者對音樂的感悟具有一定差異化,而正是這樣的差異化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的審美意境,從而通過對地域性民族音樂的學習,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及審美能力。

二、地域性民族音樂融入高職音樂教育的途徑

第一,在高職音樂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將地域性民族音樂融入教學體系中,豐富教學內容。具體而言,高職院校可以深入分析當地民族的特征,以此作為基礎,逐漸實現對其他地區、其他民族的探究認知。在開展音樂作品鑒賞課時,教師應當以民族音樂作為基礎載體,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及審美能力,逐漸實現視聽跟唱,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熱愛及認同,提高自身的藝術素養。例如,在進行《繡荷包》這一名歌的演唱時,云南地區所演唱出的風格較為婉轉細膩,充分凸顯當地的花燈音樂特征;而陜北地區在演唱時則更為高亢,情緒興奮且激動。正是這樣多元化的音樂風格和濃厚的地域特征,能夠切實培養并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同時引導其加強對我國物質文化及傳統民俗的理解和認知,為其持續發展拓寬渠道,搭建起更為廣闊的欣賞平臺,提高其音樂審美的深度。第二,加強學生對地域性民族音樂的體驗感受,充分凸顯音樂特征。眾所周知,地域民族音樂不同于現代化流行音樂,雖然歌詞淺顯但卻難以理解,風格單一,令人感到十分陌生,在節奏上風格變化較多,學生無法正確認知。這些特征使得學生無從下手,久而久之,則會對這類音樂產生抵觸心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基于學生層面,對教學重難點進行深入分析。具體而言,積極開展參與體驗式教學形式,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說出對地域性民族音樂的看法和態度,并且對作品進行解析和演唱。通過層層遞進、潛移默化的方式轉變學生的錯誤認知,使其從真正意義上意識到地域性民族音樂對我國音樂行業可持續發展起到的重要推動作用,以此加強自身對音樂文化的整體認知。第三,積極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的教學形式。在對音樂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新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立足于當地的本土文化,對音樂體系結構進行整體把握,正確處理個性與共性之間的關系,凸顯出音樂的專業特征和個性優勢。走出去、請進來是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所提出的一種全新的導師制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學生對本土音樂文化進行繼承發揚。所謂走出去,是指將高職院校中的音樂文化及教學活動帶出課堂,走出校園,教師組織學生不定期在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區采風,或是舉辦相應的地域性民族音樂交流活動;而請進來,則是由高職院校邀請當地的民間藝人來到院校進行演出,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及教學大綱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幫助學生更直接地了解并掌握地域性民族音樂,切實感受到民族音樂的地方文化及本土氣息。

參考文獻:

[1]陳貽玲.高職音樂教育的發展與民族民間音樂傳承分析[J].明日風尚,2017(20).

[2]郭聯俊,侯峰.多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民族音樂教育的價值及策略[J].戲劇之家,2019(16):182-182.

作者:尚玉婷 單位:南充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