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英語大班化教學策略
時間:2022-03-29 08:33:45
導語:農村初中英語大班化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自九年制義務教育實施之后,我國對于農村的教學愈加重視。英語教學作為初中教學體系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不可忽視。目前農村初中英語教學相比較之前有了質的飛躍,但是相比較城市而言依舊存在著一定不足之處。在農村專業英語教師稀缺,英語教材改編的背景之下,教師可就農村初中英語大班化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農村初中;初中英語;大班化教學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家長對于子女的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現象在農村較為普遍。但是,農村專業英語教師相對較為匱乏,很多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知識難以考量。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不得不實施“大班化”教學方案。學生數量的增多,為教師教學質量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一、農村大班化教學問題
(一)紀律問題。大班化教學教師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就是紀律性問題。在課堂之中,教師需要有足夠的魄力才能壓得住學生,保證課堂紀律。但是,在這樣緊張的師生關系之下,很多初中生與教師隔閡較大,不愿意和教師溝通,難以進行有效的課堂反饋和交流,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在農村,絕大部分英語教師都是女教師,在大班化課堂之中表現過于和藹,且威懾力不足,以至于難以鎮壓住學生,很多學生在課堂之中我行我素,不受管制;課后作業往往也是似是而非,甚至發展到最后連上交作業本也沒有。我在英語教學課程之中發現,部分素質較差的學生在教師講課的途中甚至會出現傳遞紙條、大聲講話、打瞌睡、互相打鬧等現象,這是對紀律赤裸裸的挑戰。初中生是正處于叛逆期的青少年,他們的自制力相對較差,渴望一定的自主權和自由空間,這也容易導致正常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難以實施。(二)兩極分化現象較為嚴重。采取大班化初中英語教學所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就是學生英語成績兩極分化現象較為嚴重。部分英語成績優異的同學更加優異,但是部分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會更差。教師難以做到一對一的輔導和講解,也無法顧及所有的學生。另外,在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英語課程的設置受到地方經濟影響較為嚴重,很多學生只有在英語課堂之中才能接觸和使用到英語,其他時間沒有訓練、實踐和應用的機會。同時,大部分農村學生家長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對于學生的英語學習課程也并不重視,學生的口語化教學,聽力教學以及實際應用教學難以真正得到拓展。(三)教師負擔較大。很多農村一個班級都有五六十名學生,甚至部分班級達到了七十人,這樣的班級體系是十分龐大的。教師所需要批改的作業,觀察到的問題相對較多。如果一個教師帶兩個班級,那最少要管理一百名學生,這就給教師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很多教師負擔是十分重的。教師作業評閱難度較大,會導致課堂定位較為困難,教學計劃的制定和實施也因此受到影響。很多教師對于學生作業所反映的問題只能做到集體講解,集體訂正,這會浪費大量寶貴的課堂時間,實際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教師對全體與個體之間的關系難以把握,更沒有過多的精力去管理個人。(四)教學目標單一。農村初中英語教學可以說只有一個目標:提升學生英語答題能力。除此之外,其他所有的應用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以及聽力能力等等都是次要的,很多教師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思想而展開的,英語課也只是單純的記憶單詞、背誦課文、講解語法等活動,教學內容的開展無非是“練”“考”“講”“背”,教學枯燥,這是不符合我國教學要求和教學理念的。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之中也難以實現全面發展,學生的英語感悟和英語興趣也會因此而被打壓,英語成績日趨下降。(五)課堂練習設置不合理,多講少練。目前,農村初中英語依舊沒有將課堂的注重點放置于精講多練上。英語是一門應用型學科,無論是學生的日常交流還是學習活動都需要進行合理的課堂練習。但是,現在很多農村初中教師在課堂之中一味地推進度、鞏固基礎的語法,語句甚至是單詞,很少注意與學生共同練習英語。再來就是大班化的課堂練習也較難開展,很多教師難以顧及那么多的學生都參與到練習之中,還存在著一部分學生渾水摸魚,這就十分考驗教師的學科課堂練習設計。如若教師能設置學生喜愛的問題,學生愿意自發性的參與到英語課堂之中,那么必然是十分高效的。
二、農村大班化教學的幾點建議
(一)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無論什么課堂,也無論何種環境,對學生學習影響最為直接的是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固然農村大班化教學活動難以開展,但是教師依舊可以使用多種“小竅門”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開展課堂競賽,將所有學生科學地劃分為六個小組或者是七個小組,盡量做到細化,成績均等化。然后利用組長帶頭,二次監督模式進行課堂教學。教師在課堂之中所講解的內容要盡量貼合中層學生,每次課后五分鐘讓每個小組展開討論,然后輪流發表課堂主體內容和課堂知識,督促學生做好筆記。對于課堂之中的細節教師可能沒有注意到,但是學生有可能會關注到,然后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這使得每個層次的學生都有自己的主心骨和補充力量,有助于將課堂內容最大化,也能活躍課堂內部氣氛,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1]。(二)管理寬嚴結合。對于大班化英語課堂的管理需要做到寬松結合,對于原則性問題給予嚴肅處理,對于課堂氣氛活躍給予寬松管理,確保課堂紀律得到保證。例如,A學生在英語課堂之中與B學生進行無關課堂內容的紙條傳遞,那么就必須對A學生進行嚴肅的批評,如果屢次不改,可以請A學生站起來聽課,并且與家長及時溝通A學生的學習狀況,徹底讓學生不敢觸碰課堂紀律底線。但是在交流討論的時候,教師必須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即使所探討的結果并不正確,但是只要勇于發言就應當給予鼓勵和支持,并且允許學生在課堂之中進行自由走動和探討,甚至可以出現爭議。這樣的課堂氛圍才是活躍和積極的。(三)分層管理,減小負擔。大班化的管理僅僅依靠教師是不現實的。教師可以在班集體之中開展分層管理結構,將不同成績等級的學生劃分出來,對每一個小組的成員規定一個小組長,盡量增多小組長與組員之間的交流,為每個學生提供一定的語言鍛煉機會,讓學生去感受英語的語境和語感。對于作業批改,也可以是交互式批改,教師先將學生的課后作業收集上來,然后將所有的作業打亂,隨機到學生手上,讓學生批改,再讓小組長進行錯誤題型統計。這樣可以較高效率的完成作業批改,給教師充足的時間去思索學生錯題發生的原因,并且對于每一節課堂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建議。(四)加強教師學科專業知識,實踐知識的學習。英語教學的生活化要求教師能夠在掌握學科專業知識的基礎之上擁有足夠的教學能力。我認為首先需要加大農村英語教師的投入“量”,實現一個教師帶一個班級這樣的管理規模,那么這樣教師能夠對于班級學生有一個充分的認知和了解。同時,農村中學的英語教師在專業能力上也需要進一步發展,加強對于農村英語教師的多媒體設備、英語口語訓練設備的培訓使用,讓每一個教師都具備專業的教學素質,加強對于資源的合理利用,這樣才能夠不斷地縮小城市與農村之間的教學不平衡。另外,在農村英語教學之中,教師也需要結合自己的眼界去幫助學生拓寬視野。例如,農村學生對于職業規劃可能沒有一定的概念,農村也沒有一些職業體驗館的游戲場所。那么教師就可以結合自身的認知經驗,組織學生模擬一場職業介紹會議。讓學生去了解社會中各色各樣的職業,每一個學生扮演一種職業,并讓學生嘗試著去用英語表達出來,如此學生是愿意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的,也能提升口語表達能力[2]。(五)設計合理的課堂練習,堅持精講多練。在英語教學之中,練習是全面完成學生英語學習任務必不可缺的重要手段。除了課后要給學生布置夠量夠質的英語任務,在課內也需要與學生進行交流和合作,設計合理的課堂練習活動,堅持精講多練。練習可以促進學生對于英語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進一步鞏固和理解,也可以促使學生將所學習的知識轉變為自己熟練的應用技能,激發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無論是聽力還是作文都可以被提高。再來就是,在整個教學活動之中,教師所設置的教學活動以及教學練習如果具備一定的趣味性,符合學生的學習興趣點,那么學生也是愿意自發參與到英語課堂之中的。教師在課堂之中需要注意的是,集中講解的知識點必然要是精簡的知識點,不能拖泥帶水。只有知識點越來越集中,范圍越來越小,才能讓學生更快速的把握和理解。教師在教學活動之中主要考慮的不是如何去將更多的知識傳播給學生,而是如何激發學生自主練習的熱情。教師在課堂之中應將更多的時間歸還給學生,通過讓學生更多地去思考和探索,更多地在課堂之中去說和做,能使教學效果最大化,也能滿足學生個體差異發展,真正實現高效率的英語課堂,真正的讓學生自發性的參與到課堂之中。(六)結合實際資源,開發有趣的課堂游戲。語言活動不僅僅可以調動學生,內化教材,更能避免課堂“一言堂”現象的發生。教師一定要將課堂的主體對象搞清楚,將自己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明確。在人數眾多的初中英語課堂之上,教師無法吸引每一個學生,也沒有辦法關注到每一個學生,這是事實。但是教師需要結合實際資源,進行課堂游戲的開發,促使大多數學生對于農村初中英語學習感興趣,并且愿意投入到英語課堂之中??偠灾處熞寣W生在各種語言情境中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和語言的真實性、趣味性[3]。
參考文獻:
[1]杜春玉.淺析農村初中英語大班化教學模式實施策略[J].校園英語,2016(29):187.
[2]馮旭紅.初中英語大班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新課程導學,2015(34):95.
[3]樊獻玲.農村中學英語寫作教學實踐方法策略淺談[J].信息教研周刊,2013(6):21.
作者:王雪慧 單位:甘肅省古浪縣黑松驛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