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開放課堂研究
時間:2022-05-22 09:06:50
導語:法制教育開放課堂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法制教育怎么抓才能不走過場,讓學生真正學到東西?開開講座、搞搞活動都是小插曲,只有讓法制教育走進課堂,納入課表,變成實實在在的一節課,充分發揮網絡環境下的法制大課堂開放教育,才能把法制教育落到實處。
一、法制進校園,營造快樂課堂
我們把常用的一些法律常識分門別類,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特點編寫了一套教材《法律知識護我成長》共六冊。這套教材每課都包括“引言、情境案例、現在開庭、小法官、法博士、知識鏈接、實踐活動”7個部分。這種編寫形式學生非常喜歡,同學們紛紛反映這種形式學習法律就像讀故事一樣。有了教材做基礎,有了固定每周一節的法制課作保障,又有了專職教師做輔導,這項工作就在我校真正開展起來了。常言道“環境能影響一個人”。為了讓學生人人知法、人人懂法、人人會用法,除了正常的法制教育課,我們在布置校園環境打造普法陣地上也下了功夫。操場是學生活動的地方。為了讓學生抬頭就能見到法律知識,我們在操場西側布置了“法律知識護我成長”的法制文化墻,分“知識篇、故事篇、漫畫篇、童謠篇、活動篇”五大版塊,讓學生在玩兒中就學到了法律知識。教學樓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我們在樓道內設置了許多有關法律常識的小版塊,把法律知識和學生生活聯系起來,既規范了學生行為,又普及了法律知識。比如說一層讓學生了解國旗法,我們就安排了許多相關的活動內容,這些內容讓學生更愛國旗,愛祖國了。
二、構建新格局,拓寬法制課堂
學校和家長、社會共同聯合構建新的教育格局,三位一體的聯動模式,提升了教育的力度和范圍。(一)依托主題教育活動,豐富學校法制教育。組織專題報告會。為了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我校每月開展一次這方面的法律講座,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遠離網吧,遠離。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我校開展了“童心看世界”研究性學習活動。學生把在學法過程中遇到的感興趣的問題提煉出來,作為研究的小課題,圍繞課題進行為期兩個月的研究、學習,最后將研究成果集結成冊。建立維權信箱,搭建交流平臺。我校開設了維權信箱,家長和學生遇到了什么問題,對學校工作有哪些建議、不滿都可以通過維權信箱向學校反映,維護自己的權益。學校認真對待每一份來信,逐一解決、回復。學生從中真正學到了如何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力,維護自己的利益。學校和家長、學生之間也形成了良性的溝通。開設少年模擬小法庭。為了讓學生將課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我校開設了少年法庭,每月活動一次。學生推選出法官,原告、被告方認真挑選律師,然后準備材料,按照程序開庭,進行法庭辯論,最后得出判決結果。一次官司下來,學生收獲的遠非幾節課所比。很多學生也因此對法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立志長大當法官,維護法律的公正和尊嚴。(二)成立家長學校,帶動家庭法制教育。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要教育好學生,首先得教育好家長。我們通過家長學校的形式,組織各位家長傾聽學生發自內心的訴說,探討家庭教育的方法。我們的校報《友誼風》開設了法制專欄,每月一期向學生及家長介紹法律相關知識;在家長學校中開設法制教育專題會,堅持每學期開展1-2次家庭教育知識講座,幫助家長提高法制教育水平,共同構建和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法制教育新機制。(三)建設社區法制委員會,爭取社會力量支持。我們除了讓學生在課堂、在校園學習法律知識,還讓學生走進社會這個大課堂學習。我們帶學生到法庭、司法局、消法支隊、公安局,讓他們零距離和從事法律工作的專業人士接觸,了解法律知識;讓學生走進工廠、食品廠、商店,運用法律知識去實踐。還積極去社區和其他公眾場所進行法制宣傳。
三、創網絡環境,樂學開放課堂
由于網絡信息傳播涵蓋了語言文字、視覺形象,從而具加直觀、感性,往往比其他環境因素更容易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為提高網絡法制教育水平,增強網絡法制教育的時效性,我們充分利用網站、微信和短信開放法制教育課堂,讓更多的人學法用法,樂學學會。通過短信、微信和網站平臺三種網絡途徑,構建學校家庭和社會“三結合”的育人網絡,利用短信、微信和網站開放性、及時性的優勢,用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相結合的立體展現形式實現生動的法制教育,用短信實現突發事件的及時通知,用網站宣傳和擴大法制教育的影響面,用微信平臺實時幫助學生,影響家長,在家校互通中發揮學校、社會、家庭合力的作用。為了使得法制教育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也能夠讓家長得到學習和提升,同時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我們組織協調構建了三方合作關系,共同合作,齊抓共管,使得法治教育深入每一個學生家庭。學校通過校園網開展法制教育,通過網上師生互動方式,改變了傳統模式的單向教學模式,通過學生留言,教師解惑,網上和現實的有機結合,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提高了教育效率,加強了教學的效果。網絡平臺是一個平等的平臺,師生在平臺上都是主體,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主動參與網上課程的學習和交流,學習變得主動起來,讓法制教育課變得快樂而且有效。
作者:韓志鴻 單位:唐山市路南區友誼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