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03-04 09:00:03
導語: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顯現出諸多不足。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引進,成為傳統教育改革的唯一手段。新課程改革推行以來,傳統的教師在講臺上用黑板、粉筆講授,學生端坐奮筆疾書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要求。社會的各行各業都在不斷發展,教育行業作為國家人才培養的最重要領域,跟隨時展,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來優化課堂教學已經勢在必行。中小學教育將決定學生的人生走向,決定國家人才培養的儲備。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中小學課堂教學;技術
優化中小學課堂教學處于我國青少年義務教育的初始階段,對帶領學生認知世界、接受知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習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將會進入什么樣的高中學校繼續學習。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與優化,將直接提高教育教學的水平和效果,保證學校和教師緊跟時代的步伐。現代教育技術在優化課堂教學方面已經有了較大范圍的應用,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傳統和現代教育技術的狀況
(一)傳統教育技術。傳統教育技術并非不好或過時的教育技術。相反,傳統教育技術是我國教育行業產生以來就存在,并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不斷改革、不斷進步的教育技術,具有極強的優越性。傳統教育技術也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精英。但是,我國傳統教育技術的缺點一直是比較明顯的,那就是重理論而輕實踐,當然這是由社會背景造成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甚至改革開放后,我國廣大的農村地區仍存在大量的文盲,由此而來的掃盲教育便重點教授識字讀文,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里也由于物質資料的欠缺和思維的固化,輕視教育的觀念仍然占據很大部分。現在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和國際接觸的加速,教育技術改革已經迫在眉睫。在歷史的進程中,教育技術和手段在不斷地創新、發展,始終跟隨著社會發展的腳步,21世紀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取得了舉界矚目的成果,各行業不斷地汲取外國先進的理念和技術,人們的思想觀念在改變,所接觸到的社會資源在改變,傳統的教育技術如果仍然不思進取,將不能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二)現代教育技術。首先要明確的是,現代教育技術到底包含什么東西。根據我國目前高等院校開設的現代教育技術專業來看,科目課程主要包括教育技術學、教學系統設計、教育傳播學、教育心理學、教學媒體應用的理論與實踐、遠程教育學、計算機輔助教育、網絡教育應用、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等理論學科,除此之外,還有電視節目制作、C語言、網頁設計制作等技術類學科。由此可以看出,現代教育技術不僅包含現代科技支持下的硬件技術、網絡技術等,還包含教育方法、心理學、教育理念等[1]。眾所周知,我國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同歐美等國家存有巨大的差別。例如,多數歐美國家重視高等教育而我國比較重視基礎教育;我國學生學習任務繁重而一些國家的中小學生課程輕松等。不同的教育理念各有優缺點。比如,我國的基礎教育雖然嚴格,但是相同年齡段的青少年的數理化水平明顯高于一些歐美國家,學生的抗壓能力、邏輯能力等都有比較明顯的優勢,在最近幾年的國際比賽中都有優異的表現;而外國學生的創新能力、辯論能力等也得到很高的認可。隨著我國與世界各國經濟、文化的聯系越來越深,我們不斷反思、檢查自身存在的問題,吸取外來的技術、文化精髓已然成為我國各方面持續提高的有效手段。
二、現代教育技術在優化中小學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課堂教學是我國中小學教育的主要方式,運用現代技術優化傳統教學技術的起點和重點都在此處。現代教育技術多種多樣,不僅包含物質技術,也包含方法、理論;中學和小學的學習內容和教育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教育的對象上,中小學教育共九年,除去學前教育,每三年作為一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學生的思維、接受能力、學習課程、任務要求都是不一樣的,因此教育技術在不同群體中的設置也不一樣。現代教育技術這個概念也是需要細分的,如科學技術背景下的教育工具、新社會條件下的教育理念、不同時代中的心理教育等元素。下面,筆者將對現代教育技術優化中小學課堂教學提出幾點建議。(一)充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下的教育工具延伸課堂教學。傳統課堂教學最大的弊端是缺乏教具,現代教育技術能完美地彌補這一不足。傳統課堂教學下,教師在講臺上通過講述結合粉筆、黑板的書寫來展示知識,學生在下面聽講。這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有極高的要求,首先,對于抽象的問題和概念,教師要生動地講解出來,不僅要清晰明了,還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否則課堂可能變得枯燥乏味,教學效果極大降低;其次,對于學生沒有接觸過的事物和概念,甚至教師都沒有特別了解的事物,教師要向學生講解出來就更難了,特別是教育經驗較為缺乏的新教師,教學的效果就可能更差。雖然傳統的教學方法各方面都比較完善,但受制于時代背景總有不足之處。教具擴展,首先是視頻、音頻、圖像和電腦、投影儀的配合,原本只存在于課本插畫或者教師語言描述中的景象,通過上述工具的配合馬上就能為學生展現真實可靠的形象。例如,“月有陰晴圓缺”,每個月的月型變化圖片或視頻就能真實可靠地向學生展現,使學生在理解詩人情緒思想的同時,增長生活常識;地理、生物、化學等,受制于實物教具、材料不能展示時,視頻、圖像就能完美解決,動畫、電影、紀錄片、綜藝等元素都可根據課程截取合適的片段來進行教學。特別是互聯網的運用,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或即時為學生搜索必要的教學資料等都有強大的用處;其他還有標本、模型等方面的充分應用。現代教具的使用,延伸了學生的感官、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教學不再局限于方寸教室和抽象的理論,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二)運用現代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學引導學生學習。中小學時期是,學生學習習慣、學習觀念養成的重要階段。現代教育技術下要做到的是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學有所思、學有所用的思想觀念。在傳統的教育環境下,許多學生都是在被動地跟隨教師學習,靠背誦和刷題的“填鴨式”方法固然能提高成績,但是對于學生的生活并無多大幫助。讓學生收獲知識并感到快樂,是現代教育必須要達到的標準。要在保留傳統教學方式優點的基礎上增加適應現代社會的教學理念,教師就必須進行學習、交流,保持思想前衛。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性格鮮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學生的心理因素。在小學階段,大多數學生會以教師為榜樣,教師的言行舉止甚至比家長更具有鼓舞作用。教師應當言傳身教,從品格到行為、思想到行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保持良好的學習勢頭,保證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在初中階段,學生開始出現叛逆心理,此時的教學工作也應當關注學生的心理,及時答疑解惑,疏通學生心理,教給學生放松的方法。學習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教育工作應當將學生的滿意度作為重要的參考條件。
現代教育技術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它能夠創設情境、聯系實際,擴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獲取網絡資源,生動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和健康的心理、思想。時代在變化,教育技術也應當保持創新,以服務于教學、服務于社會。
[參考文獻]
[1]李克東.新編現代教育技術基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黃雅麗 單位: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德順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