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培育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措施論文

時間:2022-01-18 05:51:00

導語:探求培育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措施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求培育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措施論文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口語交際教學的總目標:通過口語交際教學與訓練,讓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和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整合了"過程和方法"、"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要求。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高,就為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健康人際交往心理的形成。

然而,在小學口語交際課堂教學中,學生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狀況,如:有的學生不知從何說起,有的學生因怕說錯而閉口不言,甚至有部分學生,根本就因為靦腆,無法啟齒,對自己毫無自信。這些狀況直接阻礙了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阻礙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影響了學生健康人際交往心理的形成。因此,在口語交際的課堂上,教師首先要調整好師生關系,其次是多給學生鼓勵,再就是選擇適應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課堂上一切困惑和失敗的根子,絕大多數場合下都在于教師忘卻了:“上課,這是教師和兒童的共同勞動。”這種勞動的成功,首先是由師生關系來確定的。"事實上,師生關系這一問題得不到解決,什么教學過程的優化,什么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如何促進學生三維發展,統統都是一紙空文。我們常說教學是一種雙邊活動,就是師生教學相長的過程,這種社會性的相互作用的本質即交往。口語交際交往是指人們通過實物、語言或意義的傳遞和共享,達到理解與協調,進而影響和調節主體間相互關系的活動。

在課堂上,師生、生生交往互動中的溝通與對話,要求教師的不僅有教學策略和方法的改變,更為重要的是教師角色的轉變-從傳授者,管理者變為引導著和促進者;從高高在上的指揮者轉換為朋友,知心者和可敬可愛的父母;同時還要求教師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個性不斷地自我完善,需要有民主精神,平等寬容的態度,不離不棄,真摯的愛心和悅納的情懷。只有建立了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教學才可能順利進行。

二、理解學生,適當的贊揚和鼓勵學生是培養學生有膽識,有自信,有進取心的有效良藥。

當學生在承受失敗的時候,他們渴望得到成功,最希望得到理解和鼓勵。得到鼓勵,他們便會奮進,反之則是自暴自棄,放任自己。我在口語交際教育教學過程中常遇到這樣的學生:怕發言,尤其是要求獨立表達自己意愿時,他們總是把自己的頭埋得低低的,深怕被老師指名發言。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兩種原因:一是不會;再是膽怯。遇到這兩種情況,教師絕不能操之過急,要讓學生實踐,給學生鼓勵。記得在一新接班級的口語交際課上,為了摸清全體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情況,我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每一個學生都要上講臺發一次言。結果,能發言的大多數學生就一兩句話。不能發言的學生中,大部分低著頭,一臉憋得通紅,喘著粗氣,更有甚者連眼淚都急出來了。至此,為了改變現狀,我從兩方面入手:

1、在教學上,把分組交流后,再推薦說得好的同學上講臺匯報的教學過程,調整為分組交流,注意傾聽他人發言,評出說得好的,并能復述他(她)的內容。這樣降低難度,給大多數學生創造上講臺發言的機會。逐步培養學生的膽量;

2、具體操作時,如若學生一人在講臺上發言有困難的,可邀請自己信任的同學上講臺給自己壯膽。

此時,教師要相機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即便是說錯了也沒關系,只要有了第一次嘗試以后就會逐漸進步。

經過一年的努力,連那個哭鼻子的孩子,輪到他發言時也能說出自己想說的話了,只是底氣還不夠足,說話的聲音還不夠洪亮罷了。但我相信,在老師的呵護下這些孩子將會茁壯成長。

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師生關系融洽,學生對自己有了信心和膽量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愿說,有話能說。引導學生明確說什么,怎樣說,逐漸達到言之有物。

如;"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曾經給你以啟發?"就這一話題,老師可引導學生打開思路:這些事可能是高興的,可能是傷心的,也可能是讓我們受益于一生的……這些事可能就發生在自己身上,也可能發生在朋友身上,也或發生在左鄰右舍……這類事,我們遇到過許多。無論是悲是喜,總有讓你從中受到啟發的事。然后重點啟發學生說一件事-先說這事是怎樣發生的,接著說事情的具體經過是怎樣的,再說說這件事讓你想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啟示。

又如:在說人物的口語交際話題中,為了讓學生交際的內容不空洞,不千篇一律,可引導學生先想好要說誰,他可以是:同桌、朋友、父母、爺爺、奶奶、陌生人等。再引導學生說說所說的人的外貌,重點引導學生抓其與眾不同的形體特征;有什么優點-至少說兩個;接著說說你是怎樣發現的。最后談談自己有啥感受。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要循序漸進,切忌急進。教師尤其還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勢利導。

四、精心創設交際情境。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這種活動離開了特定的環境就無法進行。由此可見,交際環境與交際活動是密切聯系的。因此,我們在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就得精心創設符合學生生活實際,趣味性高的口語交際環境,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參與的興趣就會高漲起來。這樣,他們易走進交際情境中,去作進一步的體驗。

1、創設情境生活化

口語交際的開設是為生活服務的,因此,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時,精心創設符合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情緒也會隨之高漲。另外,學生在類似真實的情景下進行學習,宛如置身于生活當中,易自然而然地進行交際,從而不知不覺地體驗到與他人交際的方法。

2、學生實踐范圍擴大化

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是在口語交際的實踐中形成的。教師要多給學生創造口語交際的實踐機會。

在小學階段,關于聽人講話、聽故事、復述、講述、轉述等要求,都是重在交際過程中的實踐能力培養。因此,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語文課程的事,要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將口語交際教學融入各學科的教學之中。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不僅要重視課堂實踐,還應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地實踐。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自己感興趣的各種班隊活動.如:文藝匯演,手工藝制作,詩朗誦,故事會,課本劇表演等。讓學生走出學校,向父母、同學、朋友……學一樣拿手絕活。讓學生在活動中自覺地進行聽、說、做、寫的能力訓練,從而獲得自身人際交往的經驗。公務員之家

總之,任何教學方法,都將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才能實現教學的三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