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概預算課程改革研究
時間:2022-02-26 09:52:47
導語:建筑工程概預算課程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作為高等院校土建專業重要的專業課程之一,建筑工程概預算課程的教學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轉變也需要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基于此,本文將圍繞建筑工程概預算課程改革這一主題,基于創新視角,對相關內容進行剖析和探討,以期對職業院校土建專業教學改革起到積極的借鑒性作用。
關鍵詞:建筑工程;概預算;課程改革
建筑工程概預算是一門專業性、技術性、實踐性和區域性很強的綜合性課程,在建筑類的專業教學中,往往被設定為專業必修課程。就目前的大學教育現狀而言,核心點仍然在于知識的累積和傳播,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仍然是一個薄弱點。由此一來,就致使當前的教學方法與現有的工程實際脫節。因此,對建筑工程概預算課程進行改革非常必要。
1建筑工程概預算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教材滯后。作為高等院校三大基本建設之一的教材建設,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教材是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也是教學活動開展的基本條件。想要提高教學活動的效率和教學質量,選擇一本好的教材是基本的前提。在建筑工程概預算課程當中,關鍵的工具就在于預算定額,而預算定額具有顯著的區域性。同時,來看目前建筑工程概預算課程所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全國統一定額,或者是一個地區統一。幾乎沒有哪個學校是將所在地區的定額與當前實際的計價程序相結合。由此一來,就會導致教學活動中所用的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中相應的內容不相符,出現教學與實際脫節的現象。我國現代化建設水平的提升,建筑工程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尤其是工程概預算技術的發展變化在已編輯完成的教材中體現不出來,而學校對于課程的講授主要依賴教材的安排進行,教材落后于現實需要,對于行業新規范、新標準、新工藝吸納不足,或稱之為吸納滯后。1.2傳統的教學方法需要改進。根據實際調查情況顯示,目前很多學校仍然采用的是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的“灌輸式”教育為主。這種教學方式導致的結果是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積極性與主動性,且學生缺乏機會去培養和鍛煉動手能力,教學效果很難達到教學要求。
2創新模式下的建筑工程概預算課程改革研究
2.1重視課程重構的動態性與科學性。傳統教學中過于看重教材的指導與規范作用,教師單純照本宣科,課堂生硬無趣。教材中所涉及的內容是學科研究領域內已經較為成熟的知識體系,是已經研究較多、基本固定的內容,這些內容可以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基本架構,也可以作為教師進行教學的參考資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材僅僅是起到參考的作用,而非唯一的知識來源,不能完全依靠教材進行教學,避免產生對教材的依賴性。另外,為了保持教學的新鮮活力,教學內容應當結合當前學科領域內的研究前沿,把握學科發展的動態,并以此為依據進行現有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由此一來,才能真正保證教學內容的質量,促進學生的發展。另外,課程重構也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所謂課程重構,就是根據現有條件和基本情況,對原有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進行修正、調整和完善。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課程重構活動當中,不僅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同時還應當認識到,教師在課程重構當中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借助于課程重構,教師可以將其中已經過時、不再適用的觀點剔除掉,加入符合當今時展和課程改革要求的思想內容,將先進的理念、觀念和方法填充到課程體系當中,然后通過教學活動的開展將這些先進的理論、思想和方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真正做到學有所獲,并且能夠做到學以致用,避免出現知識脫節的問題。除了參考已有的教學內容,教師還需要根據本課程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2.2深化教學方式的改革,積極采用啟發思維式的對話教學。為了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改進教學方法,實現教學方式的深化改革,教師應當積極采用“啟發式”教學,而非“灌輸式”教學。即,在教學活動當中,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引導,而非直接將所有知識和理論“托盤而出”,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對于此,教師應當積極鼓勵、適當質疑,既要對學生學習上所做出的努力給予大力支持和鼓勵,同時也要對其進行適當的質疑,讓學生能夠不斷進步和創新。實際上,鼓勵質疑的方式,不僅是推動學生不斷向前、不斷探索的一種較好的方式,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種方法,既要鼓勵,也要質疑,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素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在講解工程量計算規則相關內容時,我們可以試著讓學生對同一個問題思考多種解決方案,然后再進行方案的選擇。2.3改變學生學習現狀,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課改的研究成果表明,想要在教學過程中改變學生學習現狀,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是十分有效的措施之一,這已經成為學界的共識。同樣,在我國職業院校所開設的建筑工程課程的課堂教學中也必須予以這樣的改變。想要實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的轉變,學校教學管理需要轉變觀念和轉變方法,教師的教學指導思想、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也需要做出相應的改變。從學校的教學管理的角度分析,要積極探索對于課程功能、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等多個方面的調適方法;從教師的角度來分析,教師是課程講授的實施人,直接面向學生,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媒介,因而,不能單純地照本宣科,而要積極嘗試、探索有效的方法以達到將學生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的目的。
3總結
建筑工程概預算課程改革是學校為適應社會的發展而必需的工作,而對學生學習現狀和課程設置現狀的改革是首當其沖的。改革的最終目的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了培養適合行業需要的實務型和創新型專業人才,需要讓學生意識到概預算課程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和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黃山,鮑學英.建筑工程概預算教學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1):72-76.
[2]許家雄.《建筑工程概預算》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資訊,2012,(16):181-181.
[3]陸紅梅,王蕾,唐艷娟等.基于實踐能力培養的“土木工程概預算”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大學教育,2015,(5):122-124.
作者:黃春霞 單位: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精品范文
10建筑法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