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教學生活化研究

時間:2022-04-11 03:08:59

導語:小學科學教學生活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科學教學生活化研究

1.創建生活化教學情境

小學生學習的內容都是各學科的基礎知識,因此,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其創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將本課內容講完,還需要將下節課的教學內容為學生做簡介,根據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情況設計生活化教學情境,使小學生愿意接受生活化教學方式。

2.引入生活資源,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的思維還不成熟,對待問題的看法受到限制,需要教師給予幫助和指導。生活化教學在良好的學習氛圍內進行,能夠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將生活中的現象引入到小學科學教學中,使抽象的科學知識形象化,增加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與認知度,生活現象的引入可使學生親自參與到其中,充分體會到學習科學知識的樂趣,進而主動探索和學習科學知識。例如:學習關于空氣的知識,主要成分是氧氣與二氧化碳,教師為學生布置作業,舉例說明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應用,學生在課后查閱資料,觀察生活。通過這種方式的學習,增加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小學科學知識。小學科學與生活的結合,體現了將生活引入科學教學,培養學生學習科學興趣的重要性,因此,教師要重視教學過程中生活資源的引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小學科學教學結合實際生活

科學是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小學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掌握科學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要增加學生對生活常識的學習,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小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得到鍛煉,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工具性和生活化統一是科學課程的特點,二者之間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科學理論知識與科學的生活化教學是“靈魂”與“軀體”的關系。因此,教師在講解科學理論知識過程中要將生活現象滲透到其中。例如:細胞的教學,學生可以觀察蟲子的生長過程,蟲子會長大,是因為細胞分裂,一個分裂成兩個,兩個變成四個,漸漸地蟲子就會長大。小學生對蟲子是充滿興趣的,讓小學生觀察蟲子的生長過程,學生會積極地參與其中。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加深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習效率。

4.小學科學教學評價生活化

小學科學教學的生活化,要求其教學評價也要生活化。在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學評價僅僅是反映學生的考試成績,依靠考試成績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教學效果是非常不合理的。這樣的評價體系,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探究和學習、忽略了學生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能力。在生活化教學法的推動下,要將這些被忽略的內容作為評價體系的重點,使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能力得到重視,同時,新的評價體系體現出學生科學知識素養的提高。生活化的評價體系是小學科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化的評價體系將學生作為評價的主體,使小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時,感受到快樂,樂于學習科學知識,從而促進小學科學教學順利進行。生活化的評價體系要求教師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及時表達自己的看法,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

綜上所述,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能夠大幅度地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科學素養。生活化教學法的應用為學生日后深入研究科學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因此,小學科學教師要重視生活化教學法的應用,在實踐中提高教學效率,實現學生科學學習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促進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

作者:張瑞珊 單位:山東桓臺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