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音樂審美教育論文2篇

時間:2022-05-26 08:41:27

導語:普通高校音樂審美教育論文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普通高校音樂審美教育論文2篇

第一篇

一、普通高校中的音樂審美教育

普通高校中的音樂審美教育,是以“以人為本”教育方針進行育人工作的。曹理曾說:“音樂審美教育最基本的性質就是審美性,它是通過音樂進行的一種審美教育?!币魳穼徝澜逃桥囵B學生審美情操的藝術實踐活動,它是對人如何感受美、欣賞美的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將音樂欣賞能力轉化為美的欣賞和創造的能力學習。我們知道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它是通過學生的聽覺器官將聽到的旋律變化在頭腦中進行聯想和想象,從而獲得美的享受,這一過程可以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并提升學生的綜合審美能力。

(一)音樂審美教育模式改革緊迫性。在現今的普通高校音樂鑒賞中,還存在著很多以老師講授為主,學生學習為輔的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嚴重制約著學生的審美能力的建立和提高。我們現在所講的音樂審美教育正是基于這種模式的改革,把學生作為審美教育的主體,讓學生主動學習,勤于思考,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用審美的手段來感受音樂和創造音樂。

(二)音樂審美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精神情感。當學生在認真欣賞音樂作品時,“音樂作品”這一物質就消失不見了,隨之而來的是音樂的旋律作用于學生的頭腦,讓他們通過想象和聯系讓這些事物與自己相融合,形成了一種能夠滿足于學生審美需要的新事物,這種新的事物讓學生的精神世界變得更為豐富多彩,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三)音樂審美教育可以豐富人的感情。音樂藝術是依靠旋律在時間中的流逝表達情感的藝術,它不像繪畫那樣具象,音樂的“非語義性”讓人們對它總是有著若即若離的感覺,也正是因為這種“非語義性”讓音樂藝術成為人產情感宣泄的最好藝術表達方式。正如托爾斯泰所說過的:“音樂是精神、是靈魂。它從自身發出聲音,引起自身的注意,并從中得到滿足……可以說音樂是靈魂的語言,而靈魂借聲音表達自身的喜悅和悲哀,并在抒發中得到慰藉,超越了自然感情,音樂能把內心深處的感情所特有的激動轉化為自由自在的情感,進行自我傾聽,以使心靈免受壓抑和痛苦。”

(四)音樂審美教育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審美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它在欣賞的過程中要運用學生的想象和聯想,這就給學生留下了一個空間,這個空間的鏈接不是外力所能把握和改變的,這需要學生自己進行想象的藝術處理,這種藝術處理可以是藝術的二度創作、三度創作或是多重創作,這一過程讓學生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造能力,從而完成了音樂審美教育的創造能力培養目標的最終完成。在普通高校的藝術鑒賞教學中,音樂審美教育是不可代替的重要部分,它對學生的情感和審美趣味的培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音樂審美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作用

(一)音樂審美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能力是人是否具有藝術作品體驗和感受的標準,審美能力的高低是通過不斷積累經驗所得出的結果。只有具備了較高的審美能力,才能在欣賞藝術作品時真正的了解作品的結構,才能真正的將作品與自己的精神結合起來,把握住音樂作品美的存在的意義。音樂審美教育的宗旨就是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也是最直接獲得和提高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音樂的美與世界發展規律有著內在的聯系,學生通過聆聽音樂運用想象和知覺等感官系統,來對音樂進行理解和評價。正如古希臘的哲學家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曾提到:“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聽到的藝術作品,隨處都是;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之間受到藝術熏陶,從童年開始,就與優美、理智融合在一起?!币魳返膶徝滥芰κ窃诮涷灧e累中潛移默化的進程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音樂審美教育能夠提升學生人際交往能力。人際交往是大學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力能為日后的生活和事業產生很大的影響力。人際關系包括了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一部好的音樂不僅僅能夠影響當時的社會和人群,使人們在音樂的感召下激發起共同的情感,并且也會影響著后來發展的社會和人群。正如榮格所說:“只有在藝術中,人們才能理解到一種能允許所有的人都去交流他們情感的韻律,從而使人結合成一個整體?!比藗冊谝魳返那楦畜w驗中共同建立起共鳴,這種共鳴就會增長人際交往之間的凝聚力。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變得多元化、多層次發展的空間,這種交往的變化也同時影響著學生的人際交往方式,音樂審美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身心協調發展,開拓學生的個人發展空間,對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起到了積極而有效的作用。

(三)音樂審美教育能夠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音樂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它不僅僅是人類的精神產物,同時音樂還作用于人的心理和生理,音樂的快慢可以對人的呼吸、血壓等生理產生不同的變化,同時音樂的聲波共振還能引起人體細胞之間的協調性,這就會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的速度,提高人體機能,活躍大腦皮層的神經性細胞。適當的音樂可以緩解人的心理壓力,改善人的心理情緒,減弱身體疲勞,讓人們在音樂中達到生理和心理的穩定和平衡。在我們遇到挫敗時,劉歡演唱的《從頭再來》會讓你激起生活的信心;在我們孤單落寞時許巍的《藍蓮花》又讓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無處不在的擁抱,太多的音樂在不經意間給了我們太多的情感,甚至我們還沒有反應過來,音樂已經把我們悄悄地改變了,音樂的美豐富了我們的內心、凈化了我們的心靈。

(四)音樂審美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音樂教育可以促進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這一點在以上都進行了論述,而這種特性也同樣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況,如:曾經獲得過諾貝爾醫學獎的美國心理生物學家斯佩里博士就對于割裂腦實驗的系統性研究成果表明:“藝術教育能夠提高人的大腦思維能力。”舉例說明,同樣學習八個小時,如果一直學習八個小時與學習八個小時期間抽出一個小時時間進行音樂活動進行對比,后者的學習效率遠遠超過了前者的學習效率,音樂可以啟發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很多科學家們就是從這種抽象的想象中完成了科學發明,而且這種想象力和創造力是無限的。普通高校的音樂審美教育與專業的音樂院校的教育目的不同,它不是培養專業的音樂人才,而是將音樂審美教育作為載體,運用音樂藝術來傳播審美的意義,培養普通高校學生的藝術修養,提升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和藝術素質,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的能力,將音樂的美育功能逐漸滲透到學生的教育和生活之中,完善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從而塑造為有素養的綜合性人才。

作者:劉曄張雅琳單位: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第二篇

一、審美教育的本質與特征

(一)我們在說到高校審美教育時,就要說到什么是審美教育,在《美學與美育詞典》中就對其進行了解釋:“審美教育也稱美育,是一種按照美的標準培養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時代、特定階級的審美觀念為標準,以形象為手段,以情感為核心,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通過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具有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等等?!痹诋斀襁@個時代,如何在客觀的世界中去發現自然美,尋找到社會生活美,欣賞藝術作品美以及感受學習美,這都是在高校中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內容,這種審美教育不僅能使學生了解到美、認識到美,還要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通過高校的審美教育讓學生提高道德標準,凈化心靈,尋找美的純真,它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影響,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建立起學生正確的審美觀。

(二)審美教育是美學與教育學的交叉學科,它是運用哲學的認知方式來認識世界,審美教育它是按照美的自身發展規律來改造自身的一種手段,它是一種基礎教育,說它特殊在于它的教學內容包含的信息龐大,而且是以非具象的美感教育為主要教育內容,但它又與其它的教育相同,就在于它與其它教育一樣都是建立在社會發展實踐基礎之上形成的,這種教育對社會有著促進的作用。美育主要以美術、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作為它進行普通高校審美教育的一種手段,而在這些藝術形式中,尤其以音樂審美教育最符合審美教育普及性要求,并且音樂藝術伴隨著人一生,高校學生也最容易接受這種藝術形式。

(三)關于審美教育的特征,席勒在《審美教育書簡》中就總結了兩大特征:其一,美感教育是審美教育的一大特征。美育是對人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的一種培養,它是按照美的一般規律進行創造性的活動。其二,藝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也是美育的又一特征。因為藝術教育是美育進行實施的主要途徑。審美教育以藝術作品為媒介,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欣賞進行審美的教育活動,它的功用不是培養少數的藝術家,是要運用這種方式針對整個社會進行大眾化的藝術教育,它具有普遍性和廣泛性的特征。

二、普通高校音樂審美教育的作用

(一)音樂教育正是基于審美教育的各種特征,結合自身的優勢,成為了審美教育戰線上非常重要的一員,也是最能讓人接受的藝術形式。音樂藝術是通過有規律的音響組織進行的一種情感傳達藝術,音樂藝術來源于生活勞動之中,它也是最直接、最客觀的反映現實生活的一門藝術,是人類文明結晶。音樂藝術在社會中的影響是普遍的,它是人類社會意識形態形成的一種反映。同時,由于音樂具有抽象性,它能通過音響材料作用于人的思想,讓人在欣賞音樂的同時,通過聯想和想象對音樂形象進行一種創造性的活動。音樂藝術可以通過自己旋律的起伏、節奏的變化來表達其思想感情,通過聆聽這些奇妙的音響結構影響人的情緒,或溫柔或悲痛,讓人們在欣賞中身不由己地接受音樂最直接的影響,在音樂的審美教育進程中,高水平的藝術性與思想性也同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高尚情操的建立,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二)音樂審美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大學生步入大學之時,學生的自我意識開始漸漸發展、成熟。由于他們缺乏社會的生活經驗,對挫折和打擊的承受能力還不足,心身發展還不夠健全,如一旦遇到困難,可能就會出現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要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原因,也是我們在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必須建立起樂觀的情緒,培養學生們廣泛的愛好,培養學生們堅強的毅力,同時也不能忽視培養學生自信心的建立,種種這些都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作為前提。音樂審美教育是普通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的部分,它是對學生情感教育的一種有效手段,促進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在普通高校中可以通過社團活動來實現音樂審美教育活動,讓他們在每次的排練和演出中認識美;也可以建立具有音樂審美教育功能的課程,讓學生在課堂中欣賞美,享受美,給學生們帶來的美感,通過不同形式的音樂審美教育,其目的都是共同的,都是讓學生在音樂中尋找到美帶給自己的啟迪,讓學生們在音樂藝術活動中鍛煉心理素質,提高大學生的精神境界。在這里,我們還要值得關注的一點,音樂還可以起到緩解心理壓力的作用,為消除學生在壓力面前產生的急躁情緒有一定的平復功能。

(三)音樂審美教育還可以提高學生們的自主創新意識。在鼓勵學生們進行音樂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們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在藝術實踐中更為主動的學習,在參與校內外的藝術展演活動中,培養他們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種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們充分展現自我,同時提升音樂素養的自我展現水平,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和交往能力,讓他們在活動中感受到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和愉悅。

(四)音樂審美教育還可以開發學生們的智力。通過欣賞音樂的旋律和節奏,讓他們產生想象,增強他們的記憶能力,豐富他們的想象力,正如法國作家雨果說過的:“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文學,一把是音符?!蓖ㄟ^音樂審美教育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和創新成為了學生們在音樂審美教育中得到的成果,為學生們走向社會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藝術活動中想象力是不可缺少的,它是藝術創造的靈魂,也是智力開發的能動力。音樂來自于生活本身,來自于生產勞動中,它是人類精神活動的產物,也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的真實反映。我們聽到不同的音樂時,會將真實的世界與想象的世界融入到音樂旋律之中,讓它帶著去翱翔深邃的太空,潛入湖水中與魚兒游玩,或是靜靜地坐在長椅中回憶著自己的初戀……,音樂帶給人無限的遐想,這種豐富的想象力,是啟發學生智力最重要的基礎,通過這種想象和聯想,提升學生們的創造能力,讓他們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技能與審美活動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傊魳穼徝澜逃粌H是普通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實施高校素質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它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鍛煉學生的思想品質,增進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特別是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與團結合作精神起到了積極作用,在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上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它促進了美育教育在普通高校素質教育中的發展,陶冶大學生的情操,完美了學生的人格發展,凈化了學生的心靈,提高了學生們的審美能力。

作者:王慧欣張雅琳單位: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