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語言環境對學前兒童的影響

時間:2022-03-04 05:08:54

導語:家庭語言環境對學前兒童的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家庭語言環境對學前兒童的影響

摘要:幼兒作為一個家庭的傳承,其最開始的語言教育活動便是從原始家庭首發的。實踐經驗證明,家庭語言環境的好壞將直接決定學前兒童母語結構體系的形成正確與否,同時對學生進入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本文重點探討家庭語言環境對學前兒童雙語教育的重要影響和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家庭語言環境;學前教育;雙語教學;影響

從定義上分析,語言環境就是指特定區域受不同文化因素的影響所自然形成且固定的語言生活情況。簡單來說,其就是指特定區域語言文字的使用情況和基本面貌。對于雙語學習者來說,其所處的語言習得環境除了自身父母家人的母語表達以及涉及不同的語言環境,同時還包括學習者自身所表達的語言和非言語的反饋。但是雙語學習者的語言能力需要在不斷的實踐運用過程中形成的表達習慣,而促進和強化學前兒童的語言能力,則需要學前兒童教育者和原生家庭一起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表達應答機制,為其構筑積極和諧的雙語教育學習環境。

一、雙語教學對學前兒童的重要意義

學前階段的兒童正處于語言和心智快速發展和鞏固的關鍵時期,其對新鮮事物有著非常濃厚的好奇心,同時對于不同能力的學習和接收也相對較快。因此,對學前兒童開展雙語教育,就是充分利用了這個階段兒童的學習特點和接受能力,在學前時期讓兒童提前感知和了解第二語言學習的氛圍,為其構筑和搭建一個相對良好穩定的外語基礎,有利于幫助他們在未來的學習中更加游刃有余。學前兒童具有較高效、快速的語言接受能力,在該時期適當開展一定的外語教學,有利于促進兒童大腦的更好發育。在學前階段對兒童開展雙語教育活動對于兒童智力、思維、語言等多方面能力的發展和進步有非常積極的價值意義。總結來說,可以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在當前社會經濟地位和人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時代背景下,對于學前兒童開展雙語教學是時代必然發展的趨勢,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在今后愈加開放和激烈的崗位和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多發展機會。第二,在學前兒童階段開展雙語教學,能夠為學生奠定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基礎,有利于幫助學生在未來學習其他語言時能夠更加輕松、流暢。第三,對學前兒童進行雙語教育,有利于進一步開發和提升兒童智力和思維,有利于實現大腦更好的發育,同時提升自身語言能力,獲得更多的朋友。

二、家庭語言環境對學前兒童雙語教育的影響

1.家庭客觀因素對雙語教育的影響。第一,家庭年齡結構。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家庭年齡結構組成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兒童雙語教育。具體來說,按照教育社會學角度分析,人口年齡結構直接決定了教育生態系統的結構變化。按照家庭本身角度來看,具體呈現為年輕型的家庭結構,學前兒童父母受教育的比例要非常明顯地高于年齡結構在中年和老年的家庭,而且在年輕型的家庭中,其子女幾乎全部都接受了學校教育,相較于其他家庭,所占比例也相對較高。第二,家長的學歷結構。經國外學者的實驗研究結果顯示,家長的學歷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智力,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呈現為正比例關系。同時,原生家庭的語言文化環境和家長的文化素養都在或多或少地決定家庭對幼兒雙語教育地位和作用的正確認知,同樣也會決定家庭語言環境形式的構建。一般來說,積極和諧的家庭環境及更高的家長文化素質有利于構筑更加健康開放式的語言環境。第三,家庭經濟情況。簡單來說,一個家庭的經濟水平越高,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相對較多,同時也更有利于促進家庭雙語環境的形成。相反的,經濟水平相對較低的家庭,其對孩子的教育投入也相對較少,營造家庭雙語環境的可能性也越小。第四,家長的第二語言水平。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家長第二語言能力的高低,將直接決定家庭第二語言環境的創設,同時影響對學生進行第二語言的教育輔導的情況。此外,家長地第二語言的發音情況也對幼兒雙語教育有非常關鍵的影響,正確的口語發音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第二語言的發音更加地道準確。在家庭中營造雙語言的教育環境,可實現浸入式的語言教學,幫助幼兒同時習得兩種語言。2.家庭主觀因素對雙語教育的影響。通過設計對比實驗,重點研究探討家庭主觀因素對學前幼兒雙語教育的影響程度,最終得出加拿大式的學前雙語教學方式更具有效性和成功性的結果。這主要是因為該方式下的學生家長非常重視對孩子的雙語教育,同時在各方面給予非常大的支持,而且該方式下的大多數家長都具備較高水平的雙語基礎和能力,良好的雙語家庭氛圍和學習環境為學生樹立了非常好的模范效果。由此不難看出,原生家庭父母雙方雙語能力越高,在學生雙語教育中起到的作用越大,但是如果父母不具備相對專業和完備的雙語知識和口語能力,同時也不能給孩子帶來積極的教育效果,如果想要為學生奠定良好的雙語基礎,家長則需要加強對兒童學習的關注和監督。首先,學前兒童家長可以通過增加一定家庭教育投資的方來進一步提升對兒童學前雙語教育的支持力度。這里說的家庭教育投資就是指孩子的監護人為了使子女或者其他年幼者更加全方位的發展,而選擇通過投入時間或金錢的方式實現。相關學者指出,加大家庭投資教育力度,同時積極改善和營造健康和諧的語言文化環境,可以為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提供有效助力。由此不難看出,一個家庭語言環境的質量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幼兒的語言的發展狀況。而且通過實踐調查所得出的家庭環境基礎觀測量表研究分析發現,對學前兒童雙語教育過程中取得高質高效成果的家庭中,他們的家長更多地采取書籍、游戲、智力玩具等語言刺激的方法來實現。因此,家長如果想要進一步提升兒童的雙語學習能力,可以首先從增加家庭教育投資作為著手點,然后在此基礎上積極改善家庭語言文化環境,以便為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和強化提供堅實的后盾。其次,家長對學前兒童雙語教育的支持力度同樣對于提升兒童語言能力有非常關鍵的作用。通過調研走訪以及在與學前兒童家長的談論過程中,發現當前很多學生家長都非常支持孩子接受雙語教育,并同時保證愿意付出較多的時間、精力和資金為孩子創造更加優質的生活條件和語言環境。有的家長表示可以為孩子增添多媒體設備,希望其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加專業的語言環境。有的家長則愿意抽出時間加強與孩子的交流和共同學習,而更多的家長更愿意主動幫助孩子對當天所學的知識進行第二語言的輔導。除此之外,由于當前計算機、移動智能設備、網絡電視等科技的應用和普及,孩子常常在觀看相關節目的過程中學習到較多的語言知識。并且還會主動模仿甚至引用節目中出現的俗語、禮貌用語、普通話等,而此時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及時對孩子學習的知識進行相應的指導和修正,確保其學習到準確的語言知識。最后,家長對雙語教育期望值和接受力度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前兒童雙語教育實施效果。通常情況下,對雙語教學期望值和接收力度更高的家長,更愿意對家庭教育和教育投資力度做出更大的努力。雖然一些受到經濟條件以及學歷條件等主觀因素方面制約的家庭對雙語教育的期待值相對較低,但是其對自家孩子接受雙語教育持支持態度。總的來說,家長的期望值與孩子的激勵性呈現正比例關系,家長的期望值越高,學生所接收到的激勵作用便隨之增強,相應的自信心也會大大提升,進而有利于提升雙語學習的效率和質量。但是仍然有一些家長對雙語教育持懷疑的態度,認為孩子在那么小的時候接受雙語教育,擔心孩子會喪失母語學習的黃金階段。但是總的來說,很多高學歷和知識儲備較高的家長很明確地表示了兒童進行雙語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制約孩子雙語教育的一系列問題仍然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科學的處理和解決。比如,面對學生語言學習途徑單一的問題,在經濟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家長應該抽出合理的時間積極地引導和幫助孩子,同時積極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共同討論和商議提升孩子學習效率的方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前兒童最開始接收和學習的語言能力和表達方式是從原生家庭開始的。健康和諧的家庭語言文化環境的營造和構建,不僅直接決定了兒童學習母語的程度,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兒童第二語言能力的學習。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學前兒童的雙語學習能力,家長和教師應該加強溝通和交流,積極轉變陳舊的學習教育觀念,積極配合教師的雙語教學活動,共同為提升學生學習效率而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王詩文.開展學前兒童雙語教育應注意的問題[J].數碼設計(下),2019

[2]何瑩.學前雙語教育受家庭語言環境的影響[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

[3]宋曉文.淺談雙語教學對中國學前兒童的發展與影響[J].青春歲月,2019

[4]吉暉.國外家庭教育環境與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研究[J].教育評論,2019

作者:張瓏 單位:邯鄲學院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