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保護中環境監測研究
時間:2022-09-23 09:41:13
導語:生態環境保護中環境監測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如今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群眾生活質量日益增長,然而由于群眾生活水平的提升,導致我國生態環境發生明顯改變。在發展階段,人們太過看重經濟水平,忽略了生態環境的維護,使得生態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對此,在經濟騰飛的情況下也要加大生態環境監測力度,確保生態環境時時刻刻處在平穩狀態。
關鍵詞:生態環境;環境監測;影響發展
環境保護的前提條件是環境監測,因此參考環境監測數據,針對某區域環境問題展開討論,從而擬定一套完整的解決計劃,降低污染指數,保護生態環境。目前,我國已推出了環境監測體系并且與國內情況相吻合,在環境保護中貢獻一份力量。另一方面,落實好環境保護計劃,有助于生態環境工作的順利實施。
1環境監測概述
1.1概念。通過搜索影響環境質量的相關因素標準,輔佐環保機構更準確的了解環境質量狀態,站在不同角度全方位了解污染程度和受損程度,這是環境監測的主要工作內容。在生態環境保護中運用環境監測其意義是預先勘察和討論環境質量變化特征,將所有服務內容匯報給環保機構,把最精準的數據理論發送至環境保護、環境計劃及環境預防工作中去,從而體現理論依據的可行性。1.2特征。環境監測是一項新型科目,其具備強烈的綜合色彩。環境監測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兩點:(1)在統計學視域下環境監測運行狀況,環境監測的核心知識框架為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2)環境監測的最終目的是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詳細研究監測數據從而更好的掌握環境污染物空間分布規律和濃度信息,以此確認環境質量情況。1.3分類。對于環境監測而言,依照監測對象和部門因素可分成四種類型:(1)依照不同的監測對象展開區分,重點監測和保護土壤環境、生物環境、大氣環境、水質環境和光照環境等,另外還涉及到人體健康和噪聲監測。(2)依照不同的監測部門展開區分,通常監測部門可涉及的部門類型有環境監測、氣象監測和衛生監督等,而這三種部門的監測重點是針對本區域內的各種環境因素,從而得到精準的檢查信息,確保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3)依照不同的監測地區展開區分,此次監測內容是檢查工廠和企業的環境污染情況。在監測環節,為了可以獲取更精準、更細致的監測信息,通常可分成兩大類:廠區監測和區域監測。(4)依照不同的監測目的展開區分,此次監測任務針對的是監視性環境監測。監視性環境監測對象是污染源和環境質量,并結合不同類型的監測環境數據來重點研究此區域的環境質量變化情況,最后準確判斷政府部門下的環境保護工作效率和質量。1.4現狀。政府是環境保護的重要支撐,隨著環境監測團隊的日益增多,各個區域又增加了很多監測站,人員數量上面逐年上漲。由于監測團隊的不斷拓展,使得監測技術逐漸加強,所供應的環境保護數據越發嚴謹、詳細。另外,我國環境監測技術存在明顯問題,如監測區域發展缺乏平衡性,監測厚度不合理等。盡管監測團隊在規模上日益壯大,然因分布較散,環境監測對象又是地表污染物,所以我們要加大環境監測力度。
2.1提供依據。為了能夠順利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落實到位,不僅要確保人類生產活動不受到環境的污染,并且要盡快修復好已經被污染的環境生態系統。在對環境污染進行整頓時,應詳細了解環境污染程度,全范圍探究環境污染源的發展走向,深入分析污染物在標準條件下所引起的變化,進而協助環保部門擬定嚴謹的規范章程,合理掌控環境污染源,漸漸恢復本地區生態環境。2.2環境影響評價信息。相較于環境影響評價而言,環境監測核心內容。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落實,國家推出了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其作用不言而喻。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要求相關部門負責該項目的審核與研發工作,使環境影響在制定范圍內實施建設。在環境影響評價中環境情況是其核心數據資源。2.3處理污染事件。目前,由于國內工業化生產水平急速上升,導致很多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大量出現。若有關部門在事件處理過程中用錯方法,那么會讓污染物不斷延伸,增加污染面積和治理難度,對人類生命安全造成威脅。環保部門利用環境監測手段詳細掌握污染程度、污染范圍和蔓延情況,提升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方案的嚴謹性和可靠性,保證環境工作的順利實施。2.4指明方向。在生態環境保護中運用環境監測可在一定程度上指明工作方向。環境監測可以協助環保部門明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點,可把本區域水源、大氣和土壤的污染情況上報給環境保護單位,讓他們知曉環保工作中的問題,及時作出整改,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實施奠定基礎。在環境管理和城市規劃過程中融入環境監測,城市發展主要涉及經濟發展與環境發展,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3環境監測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發展走向
3.1加強制度改革。現如今,省級以下環境監測機構垂直管理改革已投入實施。相關責任人由省級環保部門擔任,設立生態環境質量省級監測和考核制度。將市級環境監測機構上升至省級環境監測機構,確保環境質量監測的順利實施。市級環保局增設縣級環境監測機構,其工作內容是執法監測。經過進一步改革,具體處理環保監測機構問題與人員規范建設問題。環境監測人員需改變思想理念,盡快適應發展趨勢,提高監測工作質量。另一方面,省級環保部門要始終貫徹體制改革原則,為基層環保監測人員提供優質的工作空間。3.2提高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在環境監測工作中質量管理是其核心要素。需進一步完善監測質量管理規范,組建國家級環境質量監測網,站點的所有監測數據都要及時上報給環境監測總站點,遵守“誰考核、誰監測”原則。另外,運用國家級和省級環保部門建設的相關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模式,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加以優化,提升內部質量控制力度,改良質控技術方法,落實好質量管理第三方監督、區域質控實驗室、專家庫監督檢查機制工作,若出現不規范監測行為必須嚴懲不貸。3.3熟悉環境監測技術。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在環境監測中,新型技術和儀器被廣泛使用。環境監測機構工作人員要提前了解相關技術、方法、設施、互聯網絡,定期組織人員參加培訓,從而提升環境監測技能。為土壤保護、水質保護和大氣保護工作提供精準數據。3.4優化環境監測預警系統。環境監測的核心內容是對環境危害范圍加以監測,監測過程要結合危害程度進行審核。在工作過程中不斷探索問題,提前做好防范工作,運用正確治理方法,優化環境監測預警系統。3.5構建監測網絡,創新環境監測技術。環境各要素監測業務網絡、監測信息網絡、環境管理監測網絡是國家級環境監測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增設國家級環境監測網絡,使環境監測工作朝著標準化、綜合化、規范化方向邁進。建設監測網絡可以對環境質量狀況作出了解,在環境問題、環境污染治理和環境質量保護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環境監測工作量大,內容繁瑣,若僅僅依靠現有設施和方法恐怕很難符合要求,只有借助監測分析方法與技術要求來完成,讓他們變得方便、簡單,使我國環境監測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
隨著工業化產業和科學技術的擴大與進步,規范環境監測內容,不只針對工業污染源,還要組建相對完整的環境監測體系。如今環境保護是世界衛生組織關注的重點問題,其中環境監測是關鍵環節,應充分展現其優勢,合理分配資源,呼吁更多人加入環保行業中。
參考文獻
[1]樊俊.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加強研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7(8):32-33.
[2]劉健,宋威威.我國環境監測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J].環境與發展,2017,29(6):175-176.
[3]王新勝.環境監測在環境保護中的重要性與具體措施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8(23):121-122.
作者:馬春艷 單位:明光市環境監測站
精品范文
10生態旅游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