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科普期刊融媒體實踐路徑
時間:2022-06-03 08:30:24
導語:醫學科普期刊融媒體實踐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目前,以手機、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具有全球性、開放性、跨媒體性等多方面的優勢,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與溝通方式,逐步形成了全新的文化。在對醫學科普期刊產生較大沖擊的同時,也提供了多元化的媒體傳播形態,媒體傳播的格局也因此產生一定的變化。
一、融媒體內涵概述
從本質上來說,融媒體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充分結合的產物。新媒體代表以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為支撐的數字媒體,也就是數碼傳播產品、互聯網產品等,不同于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數碼照相機、電腦、錄音筆、攝像機、投影儀等專業設備,都屬于新媒體產品的范疇。另外,當今時代的知識較多,技術更新速度快,這不僅為各類新媒體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條件,還拓展了相關媒體的外延[1]。以網絡新媒體為例,雖然實際的發展時間不長,但是已經出現了抖音、微博、快手等多種形態。而媒體融合不僅是媒介形態的融合,還包括傳播手段、媒介功能、組織結構等的融合。在全新的技術環境下,實現報紙、電視、雜志等傳統媒體與手機平臺的融合,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加快各方的資源共享速度,能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推進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共同發展。
二、當前醫學科普期刊面臨的形勢
(一)公眾閱讀興趣與習慣發生變化
與娛樂性的期刊或主流紙媒相比,醫學科普期刊的特色比較明顯。一般來說,其普及對象不具備較強的學習能力,缺少對知識的深入了解,受眾主要有農村婦女、老人、青少年等。醫學科普期刊以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簡潔的方式向大眾傳播醫學知識,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往,醫學知識通過報紙、期刊、圖書、掛圖等方式傳播與普及,能激發大眾的閱讀興趣,得到了大眾的歡迎與認可。但在以新時期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互聯網發展背景下,新興媒體的涌現,使大多數人的閱讀習慣、興趣等發生了較大的變化[2]。信息時代,越來越多的人成了“低頭族”,更愿意使用手機等終端進行閱讀,數字化閱讀成為當前人們廣泛采取的閱讀模式,成為社會發展的風向標,在無形之中取代了紙質閱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持續發展與進步,人們的閱讀習慣和條件發生明顯變化,閱讀能力不斷提高,醫學信息的傳遞方式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而傳統的醫學科普期刊存在辦刊理念滯后、期刊內容陳舊、應對環境能力不強、內容缺乏實效性等不足,因此其發展面臨困境,實際的收入、訂閱量呈現下降趨勢,發展前景不理想。
(二)新媒體傳播方式帶來沖擊
受網絡思維的影響,傳播的載體、內容、方式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融媒體背景下的網絡結構更加復雜,給人們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流平臺,并真正凸顯出了新興媒介的優勢與活力,能吸引更多群眾參與進來。在網絡平臺的作用下,信息交流更加便利,從基礎上改變了傳統媒體的發展途徑。在網絡平臺上,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利,傳播方式、傳播主體也朝著個性化的方向發展。移動終端作用下的網絡媒體,如微信、微博等,更新換代速度快,增加了群眾獲取信息的途徑,可以幫助人們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而不受時間、地域的影響,人們可以隨時隨地交流,獲得參與感??苹眯杂螒蛭舜罅磕贻p人,成為當前全新的娛樂模式,而與購物元素、休閑元素、時尚元素相融合的視頻直播形式,體現了網絡時代大眾獨特的生活方式[3]。傳統醫學科普期刊的傳播方式與網絡化傳播手段相比,劣勢十分突出,大眾對紙質的期刊的閱讀興趣不強。此外,醫學科普期刊的出版流程、傳播內容都更為嚴格,信息傳遞量逐漸減少,信息傳遞效率變慢,這些因素制約了期刊的傳播,使人們的閱讀興趣大幅度下降,使傳統閱讀對象流失。因為醫學科普期刊的目標讀者主要是知識了解不全面的群體,應采取簡化的方式體現出來,而受網絡技術發展的影響,醫學科普期刊在爭取更多受眾的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劣勢。
(三)醫學科普期刊融媒體發展的必要性
對于醫學科普期刊來說,其需要注重傳播的速度、廣度、效果等,將科普的公益性價值凸顯出來。新媒體傳播在速度、廣度方面優勢顯著,能不斷變化傳播渠道、傳播載體、傳播內容,以此滿足不同群眾的基本需求。傳統媒體應該發揮互聯網技術應用優勢,科學定位,逐步完成創新發展目標,將更多資源、內容等融入網絡化價值再造,促進產業鏈的延伸,保證產品供需均衡,獲得更高的效益[4]。在此過程中,醫學科普期刊可在品牌擴大、產品開發等方面,探索全新的發展思路。通過進一步轉變服務模式,實現線上、線下交流,豐富活動內容,促進品牌發展,提升整體銷量?;谝苿咏K端的網絡新媒體,如微信、微博等,可以讓公眾獲得最生動、快捷、及時的閱讀體驗,并及時參與進來,獲得較強的現場感、參與感。利用具有趣味性的游戲,吸引更多的年輕群體,公眾文化娛樂化、輕松化、去主題化傾向更加明顯,而購物、娛樂等元素結合網紅直播形式,逐漸成為新興娛樂方式,體現出了網絡時代公眾獨特的生活方式。此外,以實際的社會需求為重點,適當延伸產業鏈,在產品加工、出版等方面,尋找發展空間,改善服務質量,推進互聯網技術與期刊發表戰略相融合,可促進醫學科普期刊的可持續發展。還要借助經營發展中形成的品牌效應,制定合理的發展戰略,增強品牌影響力,促進新產品的持續發展。
(一)打造醫學科普名刊
要想打造醫學科普名刊,就需要堅持面對社會大眾傳播科學思想、醫學知識、科學精神等,還需要重視科技創新,豐富醫學科普內容,力爭創建全新的醫學科普品牌。通過調整專題籌劃模式,為服務中心提供服務,擴大社會影響力。在采編管理的過程中,要完善競爭體系,科學策劃選題,突出特色欄目[5]。特色欄目能提升刊物的知名度與綜合競爭力,提升學術水平,擴大發行量,傳遞醫學知識,積極引導大眾了解醫學科普內容,使大眾喜愛與認可刊物,具有關鍵作用?;诖?,醫學期刊可以開設專家門診、咨詢熱線、選藥指南等板塊,并保證其占期刊篇幅的50%以上,從而得到廣大讀者的認可與喜愛,進行資源再開發。醫學期刊創新需要注重醫療設備、醫藥等相關企業,還要注重推進社會化科普,使大眾了解科學技術與醫學、社會的緊密關系。以期刊專家理論指導為基礎,邀請專家撰稿,保證醫學科普期刊的辦刊質量,不斷提升整體影響力。
(二)創新媒體產品
在做好每月一期紙質媒體發行與編輯的基礎上,要將重心放在打造全新媒體產品層面,并且進一步拓寬傳播渠道。可通過建立雜志社官網的方式,加快數據庫建設,方便讀者使用手機終端、ipad等進行閱讀。醫學科普期刊還需要利用微信公眾號相關信息,使其和雜志內容充分融合,實現精準推送。在不斷推進數字化閱讀的同時,可開發雜志APP,開發新的媒體產品,實現線上、線下同步銷售。
(三)強化合作機制
可通過采取聯合舉辦校園醫學科普活動等方式,從源頭上擴大雜志影響力。從外部邀請醫學科普專家,進入中小學,參與科技創新活動,實現科技活動與醫學雜志推廣的融合,以微信公眾號平臺推進資源的共享與共同建設。在與知名大學合作的同時,還要建設實訓基地,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實習平臺,為國家培養潛在的編輯人才。通過與地方醫學機構合作的方式,推進線上線下合作,推進醫學科普體驗項目,利用期刊豐富的資源,強化合作機制,有利于雜志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延伸品牌影響
結合醫學科普期刊積累的品牌效應,讓品牌延伸至新媒體項目,促進網絡數字期刊、紙質期刊銷售模式的融合,開拓出醫學科普品牌資源的衍生產品、文創產品等,并對醫學專題科普期刊進行編輯、出版。通過聯合辦理的方式,參與醫學科普等活動,并把醫學科普與雜志發行等活動相結合,與社會醫學培訓單位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一同籌劃醫學資源推廣活動,真正參與實際運作環節。此外,要與高新企業院士專家等形成合作關系,并參與醫學成果推廣、醫學課題研究等活動,進一步擴大醫學科普期刊的品牌影響力。
四、結語
醫學科普期刊需要緊跟時展的腳步,實現創新發展的目標。在互聯網環境下,醫學科普期刊的融媒體發展缺少固定的模式,需要結合發展需求、發展重點、發展趨勢等,將優勢全面發揮出來,實現融媒體時代的全新發展與突破,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