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藝術在現代美術設計的應用

時間:2022-08-03 09:22:15

導語:剪紙藝術在現代美術設計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剪紙藝術在現代美術設計的應用

剪紙藝術是我國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是指用剪刀或其他類似的工具,將紙張剪裁成多種不同類型的圖案,如窗花、燈花、門箋等,并在節假日之時將它們張貼在窗戶上、墻壁上或門上,以起到營造節日氛圍的藝術效果。在我國的很多地區尤其是農村地區,家家戶戶都有制作剪紙的習俗,用以表達或寄托生活中的多種情感。而隨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我國的剪紙藝術也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很多地方的剪紙藝術在保留著優秀的傳統文化積淀的同時,還融入了一定的時代元素,如和現代美術設計相互結合,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剪紙藝術和現代美術設計的結合不僅有利于繼承和創新剪紙藝術,還能夠推動現代美術設計的進步。《剪紙藝術簡明教程》一書深入分析了剪紙藝術在現代美術設計中的運用,探究了二者結合的深層價值,并為其發展提供了借鑒。

《剪紙藝術簡明教程》一書共分為八章。序言部分為剪紙藝術的內容概述,其中包括剪紙藝術的具體用途、剪紙所需的工具和所用材料等;第一章中主要介紹了剪紙藝術中的動物部分;第二章中主要介紹了剪紙藝術中的人物部分;第三章中主要介紹了剪紙藝術中的花卉部分;第四章中主要介紹了剪紙藝術中的鳥類和家禽類;第五章中主要介紹了剪紙藝術中的昆蟲部分;第六章中主要介紹了校園生活中的剪紙藝術;第七章中主要介紹了剪紙藝術中常用的幾類吉祥文字;第八章中主要介紹了剪紙藝術中的牡丹團花。同時,本書中還穿插了大量的優秀剪紙作品供讀者欣賞、學習和練習,并在書中深入探索了當代剪紙藝術發展過程中是如何運用至現代美術設計之中的。首先,該書詳細介紹了我國的剪紙藝術。我國的剪紙藝術源于公元六世紀左右,并在經歷了一定時代的發展后形成了獨特的中華風格,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性:南方的剪紙藝術細膩精巧;北方的剪紙藝術簡約大氣;陜北地區的剪紙藝術率真直爽。作為一種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剪紙藝術不但是我國民族文化的華麗瑰寶,更承載著人們對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剪紙藝術自身所具備的地域差異之美,更是豐富了我國剪紙藝術的思想文化內涵,豐富了我國的傳統文化藝術形態。目前,我國的剪紙藝術正在經歷著一個從傳統民間藝術到現代藝術的轉型。在這一過程中,必然會向其他藝術形式的精髓學習,進而打破傳統的形式限制,創造出全新的外在表現方式,這也是我國剪紙藝術長期發展的必經之路。

其次,該書分析了剪紙藝術在現代美術設計中應用的意義。和剪紙藝術的發展一樣,美術設計在其現代化的過程中也會主動借鑒其他藝術形式的精髓,從而更好地增強設計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將剪紙藝術應用至現代美術設計中不但可以發揮剪紙藝術的特色,還可以有效地豐富現代美術設計。由于剪紙藝術的造型呈現出虛實相生的趨勢,因此在進行現代美術設計的過程中,將這種虛實相生的手法運用至其中,可以有效地讓設計的造型更加統一、更加整體化,展現出出其不意的藝術特征。同時,因為剪紙藝術的靈感多源于日常生活,但創作過程中又能超越生活,因此剪紙藝術具有一定的超越性。這種剪紙藝術的超越表達特征也可以作為現代美術設計中的新型視覺化效果,再借助多重視角進行美術設計和美術表達,最終就有利于表現出設計作品的藝術特色和創新性,能夠讓作品不但具有一定的視覺沖擊效果,更能展現出豐富的文化內涵。

最后,該書探索了剪紙藝術在現代美術設計中應用的多種方法。如在張貼廣告中,設計師可以深入挖掘各地的地域特色文化元素,增強廣告設計的接受度和藝術性。我國剪紙文化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群眾基礎,有利于展現出人民的精神風貌和思想寄托,將其應用至張貼廣告中有利于使廣告設計更有藝術魅力和民族特色,通過剪紙文化的寓意和內涵傳遞出廣告的營銷目的。在室內裝修設計中,可以大量運用“剪紙裝飾畫”的元素,增強其和諧感和藝術美感。即將剪紙藝術按照不同的形式應用在不同風格的室內設計中,再依據不同的特點和功能進行細化,選擇不同的主體、形式和內容,不但能夠滿足居住者的不同需求,也兼顧了剪紙藝術的趣味性,讓整個室內設計更具有文化氣息。在標志設計中,借助剪紙藝術虛實相生的手法進行設計,以陰陽結合、相輔相成的概念豐富表現形式,更是現代標志美術設計的新思路。二者的結合一方面能夠優化標志的藝術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強信息傳遞的能力,吸引更多的消費者。我國的剪紙藝術是當前現代美術設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藝術寶藏,關注本國的傳統藝術形式是當代設計師的責任和義務。通過現代的美術設計手法創新地應用我國的剪紙藝術,不但有利于豐富現代美術設計的表現形式,更有利于傳承和創新傳統的剪紙藝術。《剪紙藝術簡明教程》一書中介紹了我國的剪紙藝術、分析了剪紙藝術在現代美術設計中應用的意義、探索了剪紙藝術在現代美術設計中應用的多種方法,對我國的文化創新具有指導意義。

作者:艾純慧 單位:忻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