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城水系溝通設計理念研究

時間:2022-12-12 10:23:40

導語:環城水系溝通設計理念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城水系溝通設計理念研究

摘要:利用現有河道渠道,合理連通河渠,打造環城水系,在改善水環境水生態、提升城市形象和競爭力、促進城市開發及當地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環城水系;河渠連通

廊坊市位于華北平原北部,地處京、津兩大城市之間,素有“京畿明珠”的美譽。廊坊地理位置優勢明顯,所轄10個縣(市、區)分布于環渤海經濟圈、京津都市圈的中心地帶。近年來,依托環繞京津,服務京津的良好投資環境,以節能、節水、低污染的輕型加工工業為主要發展方向,取得了超常規、跨越式的發展。廊坊市區西有大皮營引渠,東有八干渠,北有六干渠,向南有龍河,已有河渠幾乎貫穿整個市區,為實現環城水系提供了基礎條件。但是,現狀河渠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沿河環境較差。隨著城市排水區域擴大,河渠未治理段的排水能力已不能滿足的排水要求,因此,對廊坊市的環城水系進行統一規劃與治理是非常必要的。

1.總體布局

對現有干渠進行擴挖改造,新建廣陽水庫濕地與大皮營引渠之間的引水管道,通過新建引水管道將廣陽水庫濕地的瀝水、中水及部分龍河水引入位于市區西部的大皮營引渠,大皮營引渠向南入龍河,向東分水至市區北部的六干渠,六干渠溝通大皮營引渠和市區東部的八干渠并引水入八干渠。修建龍河與八干渠之間的南環渠,將龍河與八干渠溝通起來,使市區周邊河渠相連、渠渠相通,形成一個完整的環城水系連通工程。

2.水源分析

城市環城水系的首要條件是水源,水源包括水量和水質兩方面要求。只有保障穩定可靠的水源,才能使環城水系的水流動起來。廊坊市環城水系供水水源主要有區域內自然徑流、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中水、龍河過境水量、南水北調應急備用水源等4種途徑進行補充。一是區域內自然徑流。區域內自產徑流量計算依據2004年11月的《河北省水資源評價》的方法進行,區域內多年平均自產徑流量536.6萬m3。二是污水處理廠處理后中水。廊坊市環城水系城區水系水源補充一般主要通過引用中水廠處理后的達標水體對水生態系統進行水源補充,現狀城區中水廠污水處理能力為5萬t/d。三是龍河過境水量。龍河過境水量主要是上游北京市排泄的污水。根據現場調查,目前龍河所有的污水口都已達標排放,可直接匯入下游景觀水系,龍河年過境水量為500萬m3。四是南水北調應急供備用水源。當遭遇突發情況,上述3種水源不能保證整個城區水系的正常運行時,擬從南水北調廊涿干渠引水,以備特殊情況下水系的臨時應急水源補充。五是總供水量。廊坊水系各水源可供水總量為2720萬m3,其中區域內自產水量395萬m3,中水可利用量1825萬m3,龍河過境水量為500萬m3,應急備用供水量不在統計之列。

3.線路設計

環城水系連通工程包括:新建引水管道,大皮營引渠、六干渠、八干渠和五干渠的整治,修建南環渠。為了將廣陽水庫濕地的瀝水、中水及部分龍河水引入大皮營引渠,在廣陽水庫濕地與大皮營引渠之間,沿開發區供水管道布設一條引水管道,將水引入大皮營引渠。規劃引水管道起點為廊涿干渠末端,終點為大皮營引渠上萬桐路北70m處,管道長7.62km。大皮營引渠萬桐路拱橋至入龍河口渠段長8.3km,做為環城水系的西環渠。八干渠與六干渠交口至小棗林閘渠段長12.22km,做為環城水系的東環渠。六干渠連通大皮營引渠和八干渠,規劃六干渠大皮營引渠至八干渠段長4.63km,做為環城水系的北環渠。對西、東、北環渠進行擴挖疏浚,并對干渠上現有沿渠建筑物重建或維修加固處理,以滿足環城水系需求。為了將廊坊市區打造成一個環城水系連通工程,在將東、西、北方向的3條干渠治理的前提下,修建南環渠工程,即在龍河與八干渠之間,利用原有五干渠及現有渠道擴挖修建南環渠。南環渠起于龍河西永豐橡膠壩上約570m處,向東沿現有渠道、匯智道至五干渠,再沿五干渠向北至夏榮道附近,再向東沿現有渠道至八干渠小棗林閘上約450m處,南環渠總長9.08km。環城水系總長49.36km,其中大皮營引渠段長8.3km做為環城水系的西環渠,八干渠段長12.22km做為環城水系的東環渠,六干渠段長4.63km做為環城水系的北環渠,南環渠段長9.08km,龍河由大皮營引渠入口至西永豐橡膠壩段河長7.51km,以及廊涿干渠至大皮營引渠輸水管道7.62km。

4.結語

廊坊市環城水系充分利用了周邊現有河道、渠道,合理地連通,實現以水養城、以水利民的目標。工程實施后,有利于水流循環、改善水質;有利于提高廊坊城市文化品位、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競爭力;有利于提升土地價值,促進城市開發及當地經濟發展。通過綜合規劃市區環城水系,把廊坊市建設成為宜居生態型城市。

作者:王娣 單位:河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