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水利稅費制度改革論文

時間:2022-06-27 07:22:00

導語:農村水利稅費制度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水利稅費制度改革論文

關于農村稅費改革“兩工”的取消問題,結合浙江省的實際情況,筆者就下一步如何適應這一政策,并有效開展農村水利工作,進行一些粗淺的探討。

農村稅費制度的改革,將引發水利勞動積累工實現形式的一次深刻變革,即由以前的國家規定變為農民自發組織。這就要求充分尊重農民的自主權,發揮村民委員會的職能作用,堅持一事一議,整個農村水利工作以發展農業、穩定農村、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加強引導,做好宣傳,激發農民自覺投勞投資、治山治水、治田治路、興修水利的積極性。

進入21世紀,農村水利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如何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認清形勢,制訂目標,實施跨世紀農村水利工作戰略,是一個大課題。各級政府的工作重點要從花費很大精力去層層組織發動轉移到抓規劃、抓政策、抓法制、抓引導、抓服務上來,從注重規模聲勢轉移到更加注重實效、注重質量上來,從以往只講投入、不講產出轉移到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上來。筆者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搞好規劃,明確目標

制定規劃時,要認真貫徹經濟體制和增長方式的兩個根本性轉變和科教興國與可持續發展兩大戰略,從單純為農業服務轉到為農業、農村全面服務;從過去以新建外延為主,轉到以配套改造內涵為主;從開源為主,轉到以節流為主、開源節流保護并舉的可持續發展上來;從做好以供水為主的管理轉到做好以需水為主的管理上來;從粗放落后的管理逐步轉到依靠科技、信息化、現代化的管理上來。

浙江省根據水利部和省政府的部署,已先后著手編制了《浙江省灌溉面積“十五”發展計劃及2015年發展規劃》、《浙江省節水灌溉“十五”發展計劃及2015年發展規劃》等一系列專業或單項規劃,將組織專家會審,報請省政府批準后付諸實施。

2增加投入,研究政策

農田水利事業要迅猛發展,關鍵是投入,要建立一個多元化、多層次籌資渠道,進一步深化“水利為社會,社會辦水利”的觀念。1996年,浙江省出臺的“五自”政策,是改革水利投資體制,實現多元化籌資的重要舉措。今后,還需要進一步開拓投資渠道,積極利用國內銀行貸款和國外資金,積極組織農民使用國家貼息貸款和小額貸款。鼓勵集體、個人興修和經營小型水利工程,進一步加大對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扶持力度,要把支持農業放在重要位置,對農業的補助要逐步轉到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上來。

加強農田水利、鄉鎮供水、節水灌溉等方面法律、法規和政策的研究,使農村水利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盡快走上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同時加大新形勢下開展農村水利工作的研究力度。

3深化改革,理順體制

浙江省將側重抓好四項改革:一是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產權制度改革,通過“拍賣、租賃、承包、股份制及股份合作制”等方式,明確所有權,放開建設權,搞活經營權,盤活存量資產,調動農民群眾投資興辦小型水利工程的積極性,實現小型水利工程建、管、用和責、權、利的統一,逐步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和滾動發展的投資機制。二是大型灌區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的改革,包括管理體制、投資機制、運行機制、人事及分配制度的改革,通過改革,實現減員增效、加強管理、提高效益和增加灌區發展后勁的目標,使大型灌區走上良性運行和滾動發展的軌道。三是農業灌溉水費的改革,通過用水戶參與管理和組建農民用水戶協會等方式,將專管與群管相結合,明確產權和義務,完善管理制度,逐步改變水費偏低和計收難的狀況。四是城鄉供水管理體制的改革,在發展城鄉供水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強城鄉水資源的統一管理,通過各項改革制度來理順城鄉水資源管理體制,推進城鄉一體化供水進程。

4培養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隊伍

現在農村水利工作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任務十分繁重,培養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農村水利隊伍就顯得十分必要。因此,要進一步搞好農村水利隊伍建設和組織建設,加強鄉鎮水利站和農村水利基層服務組織建設,不斷加強各級農村水利隊伍的業務培訓,完善農村水利社會化服務體系,為跨世紀農村水利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5提高農村水利科技水平,不斷推進農村水利現代化

一是大力推廣各種先進適用的農村水利科技成果,盡快改變傳統落后的農村水利技術和方法,建立現代化的農村水利科技園區,提高科技在農村水利中的貢獻率。二是針對農村水利的技術難點,組織科技攻關,加快農村水利科技成果的集成、轉化和應用。三是加強農村水利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在引進、借鑒、消化、吸收國外先進農村水利技術的基礎上,研制開發適合國情、質優價廉的農村水利技術和設備,建立農村水利技術開發、推廣和服務體系。四是加緊研究、制訂和完善適合本省實際情況的農村水利技術規范、規程和質量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