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化科技創新與農業現代化研究

時間:2022-03-24 08:37:49

導語:農機化科技創新與農業現代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機化科技創新與農業現代化研究

摘要:農機化科技創新農業現代化之間相輔相成,是農業發展進程中的頂梁立柱。綜觀當前我國的農機體系來看,存在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探索實現農機化科技創新與農業現代化的可行路徑。

關鍵詞:農機;科技創新;農業現代化

現代化農業生產當中,農機及其技術的應用率較高,想要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效果,對土地及資源進行充分利用,應進一步加強本區域的創新力量,使之能夠滿足發展需求。下面就結合制約當前農機體系創新能力發展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通過對農機化科技創新的優化,助力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實現農業現代化。

1我國目前農機體系在創新方面的現狀與不足

1.1創新條件不健全、創新面窄。農機科技領域的涵蓋面相對較窄,且農機研究行業效益較低,屬于公益性、事業性院所,屬于弱勢行業,因而在工作人員的收入薪酬與工作條件上自然不如其它相關的高收入行業,所以國內的專項研究人員數量較少,長期從事基礎性技術開發及研究的創新型人才更是鳳毛麟角。因而不具備完備的創新條件,研發創新的視角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基礎性研究與實際應用需求之間不符的問題,導致農機工程領域所研發的產品缺乏創新性和實用性,無法很好地將科技轉化為實際生產力。1.2投入的經費與設備難以達到科研要求。當前農業領域的發展更新速度較快,人們對于農產品的要求也在發生變化,農業現代化正處在飛速發展的進程當中。然而,農機工程相較于農業其他方面來說受到的重視程度較低,所以農機工程在科技研發方面的專項經費及其他投入,相比于其他農業生產領域的研究相對不足,其中使用的設備及技術方法無法實現科技力量的轉化,影響科技創新水平的提升。與此同時,科技的“短板效應”的影響正在日益擴大,農機裝備的有效供給量不足以支撐人們對農業生產日益提高的要求,農業裝備技術含量低、不同地域、不同科技領域的發展水平不平衡等問題也在嚴重制約著農機工程的發展。1.3基層工作人員專業素質能力較低。農機領域的基層實踐者包括對設備技術從事基礎性研發的創新人員,也包括第一時間學習了解相關產品及技術,并進行有效推廣的推廣人員,推廣人員的工作是影響農機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這些工作都存在工作量大、獲取經濟回報有限的問題。繁重的工作量加上不高的薪酬,這些都極大地削弱了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同時也大大降低了農機推廣工作對尋職人員的吸引力。因而部分工作當中,存在專業人才缺失、工作人員素質能力相對較低的問題,影響農機科技創新與推廣的效果及進度。1.4農機科技創新推廣與農藝存在矛盾。我國農作物品種繁多,借助農機科技創新能夠實現高效作業,但是當前的農業市場情況較為復雜,且部分農產品對于農藝水平具有較高的要求,對于農機,特別是大型農機科技創新及推廣具有一定消極影響。

2如何實現農機化科技創新與農業現代化

2.1建立農機化社會服務體系。作為農機領域的監督及管理部門,應當對農機化社會服務體系進行構建及優化,以農民的利益為主導,構建農機領域企業與農戶之間的溝通平臺,進行資源及力量的整合,組建農機協會及其他種類的服務型組織,針對性培養部分農戶作為先鋒及帶頭人,搭配專業指導人員,加強農機化社會服務的有效性。2.2建立農機化科技保障體系。建立以農機技術推廣培訓為主要內容的農機化科技保障體系。應當加大在資金方面的投入,提升用于農機科技創新方面的重視度,設置農機化科技創新領域的專項經費,提升研究人員的薪資待遇及社會地位,提升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吸引力。此外,應拓展人才引進渠道,吸納更多高精尖人才及創新型人才,擴充研發隊伍,提升整體實力。在推廣及培訓方面,應結合農業生產方的實際需要,聯合當前市場對于農產品的多元化需求,拓展創新思路,找準農機科技創新發展方向。2.3建立農機安全生產保障體系。安全生產是農機使用的基礎性保障,只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條件下,才有實現其他領域發展的可能。應建立健全農機安全生產保障體系,以安全知識的普及、安全操作的教學、安全意識的培養為基礎,通過入戶教學、宣傳等手段,確保農機能夠被安全操作。此外,還應提升農機安全監理水平,加強對無證、醉駕、疲勞駕駛等問題進行查處,提升執法力度,杜絕農機操作當中的僥幸心理,消除農機安全隱患。除了對農機使用人員進行安全教育之外,對農機設備的安全檢查工作也不能懈怠,對一些質量不合格的“三無產品”必須進行嚴厲打擊,同時定期對農機設備的性能以及部件進行全面的檢查,確保農機的安全生產。

綜上所述,加強農機化科技創新水平,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應加強新型技術之間的融合,拓展創新力量,結合當前農業領域的實際需求以及消費者對于農產品及農藝方面的要求,實現農機化科技創新與農業現代化的協同共進。

參考文獻:

[1]齊美麗.以新型農機化推動農業現代化[J].中國農業信息(上半月),2015(1):164.

[2]陳琦.農業創新與現代化發展研究[J].鄉村科技,2019(12):67-68.

[3]張慶政,巴桑拉姆.淺談農機科技創新中的農機與農藝相結合問題[J].農民致富之友,2017(8).

[4]蔣琰,鞠喜茹.科技引領為現代化大農業發展添動力[J].農場經濟管理,2017(7).

作者:徐福年 單位:五大連池市農業綜合執法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