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開發與利用

時間:2022-04-28 11:18:09

導語: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開發與利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開發與利用

摘要:鄉土文化德育資源是指學校所在地域中可以選擇作為德育資源的自然地理資源、歷史文化資源、社會發展資源,是學生開展德育實踐活動,進行自主發展、自主體驗的校外德育資源。開發鄉土德育資源對進行德育工作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將對中職學校鄉土德育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研究相關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鄉土文化德育資源;德育實踐;高素質人才

中等職業學校德育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高素質人才具有重要意義,而鄉土文化資源與學校德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鄉土文化資源屬于校外課程資源,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身邊的鄉土教育資源是中等職業學校德育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重要性

1.豐富文化德育資源的要求。德育內容主要包括了思想品德教育,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社會法律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健康心理教育,社會道德公約教育等,范圍很廣,但學科教材的內容有局限,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有必要開發利用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鄉土文化資源包括我們所處的校園環境、家庭環境、家庭生活、社會環境的自然地理資源、人文歷史資源和社會發展資源等。鄉土文化資源在豐富德育資源的同時,還可以提供新的德育路徑,換位教學、研究性學習活動、課外知識的拓展、典型德育事例學習展、鼓勵獎勵法等方法都可以融入德育教學中。2.有利于德育外部環境的改善。學校所處的外部環境會影響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和發展,而資源是教育環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鄉土文化資源可以挖掘成為德育的物質、精神、制度等維度的資源。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鄉土文化德育資源,優化德育環境,這樣有利于增強學生提升道德修養的自覺性。鄉土文化德育資源中所涵蓋的知識接地氣、內容廣泛直觀。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運用當地的鄉土文化資源,與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3.有助于學生素質的全方位提高。德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引入鄉土文化德育資源,能夠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參與欲,使得學生在吸收、轉化、鞏固知識的同時,積累了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教育者在德育工作中應該由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向新型的建構模式轉變,以學生為主體,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索熟知的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發表自己的看法,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提升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和豐富學生的情感,提升道德自覺性。4.是培養學生熱愛家鄉情感的需要。家鄉是學生出生、成長的地方,學生對其有著深厚的感情。教育者要教育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應當引導他們先從熱愛家鄉開始,這樣更易于讓學生接受的熱愛家鄉的教育。教育者要積極地開發利用當地資源,走訪、調查、探究鄉土文化德育資源,讓學生通過親身感受,對家鄉的人、事、物有所認識和了解,有利于培養他們對家鄉的情感和責任感。

二、在開發與利用鄉土文化德育資源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缺乏對鄉土德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意識。對鄉土文化德育資源引入學科教學態度上,很多教師持無所謂的態度,認為沒有必要。德育工作中開發利用鄉土文化德育資源意識淡薄主要體現在教師課程資源觀僵化單一、教師淡化自身在課程資源開發中的責任、沒有意識到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重要價值。大多數的教師認為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開發利用的價值是培養學生的學科學習興趣,鄉土文化德育資源在課程中只是充當豐富課程資源的角色。教師認為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開發價值不高,沒有認識到鄉土文化德育資源在提升學生思想品德素質方面的重要作用。2.教師對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利用能力有待提高。以及外部支持的不足教師對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開發利用的能力不足,主要體現在開發利用途徑單一、利用頻率低、利用方式不合理等方面,在開發利用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過程中,教師的科學理論知識、技能水平、師德建設等方面都有待提升。用鄉土文化德育資源時,只有公開課才會精挑細揀,做一些象征性的、形式化的工作應付了事。相關部門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開發利用支持力度也不夠,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開發利用需要上級部門、學校領導及家長的支持,學校鮮少有支持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開發利用的平臺和數據庫,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開發利用受到嚴重的阻礙。

三、實施教師對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開發與利用能力的對策

1.重視培訓教師,促進教師的發展。學校應該盡可能組織教師參加有關開發利用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培訓,讓教師了解這些資源的功用以及開發利用的途徑、策略等層面的內容,也可以聘請相關專家對教師進行理論和技能的指導,豐富教師的理論知識。要樹立和增強教師的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開發利用意識,要在德育中更加有效地開發利用鄉土德育資源。在意識上,教師要有更新課程資源的意識,該意識會影響教師開發利用的行為和水平,影響著教師的學科教學效果,要讓教師充分意識到其在學科教學中的重要價值。學校還應實時關注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開發利用的研究動態,努力為教師提供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開發利用類的相關資料,幫助教師提升對資源的搜集、鑒別、開發利用能力。另外,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開發利用是一項投資大、見效緩、周期長的工程,各個學校應當齊心協力、通力合作、資源共享。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在學校原有的條件下加強對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建設,開放給學校間進行交流、溝通和利用,構建區域內學校間鄉土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共享數據平臺,為教師的成長提供足夠的硬件和軟件條件。2.加大教育管理政策和財政上的支撐。教育是關系國民素質、國家長治久安的大計。國家增加對教育的財政投入,從根本上提供了辦好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條件。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開發利用對于加快教育改革發展,提高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價值和作用。為了順利推進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相關部門應當營造一個學習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環境,可以采取以下幾點措施:第一,為了解鄉土文化德育資源投入一定的專項經費,相關書籍、視頻等材料到學校書庫中;第二,將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開發利用納入學校的文化建設中,建設當地的鄉土文化德育資源展覽館,并對外開放,豐富教師和學生的知識;第三,為了讓教師更深入了解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特色,教育部門應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鄉土文化資源開發方面的培訓。通過激勵措施鼓勵中職教師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開發利用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實踐中去,也可以制定開發利用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學科教研制度,與政策和資金構成三位一體的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支持系統。3.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鄉土文化德育資源。教師對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的前提和基礎是對本地區內的鄉土文化德育資源有全面的了解把握。首先,教師對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了解把握可以從書籍報刊獲取。其次,課外活動中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開發利用。德育學科本身具有實踐性,教師發現有關當地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內容,要注意記錄保存,加以分類整理,以作為教師可用的課程資源。學校應該組織教師對當地的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進行搜集編纂成冊,豐富教師的可用素材。再次,實地考察探究獲取鄉土德育資源。教師可利用自身的空閑時間去其生活的區域內展開實地考察探究活動。第三,教師之間資源的共享。教師個體在搜集鄉土文化德育資源時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不足,需要發揮教師團體的力量。可以定期組織教研會,供教師展示和交流其鄉土文化德育資源搜集成果。教師也可以借助網絡平臺,從網上搜尋獲取所需的鄉土文化德育資源,依據教學所需將其部分或完整進行使用。最后,為了更有效地運用鄉土文化德育資源,教師團隊成立課程建設小組,認真學習“十三五規劃”,圍繞培養目標,對課程進行建設,形成有專業與時代特色的校本資源,實現資源共享。4.重視其他學科中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利用。德育教師應充分利用語、數、英、專業知識等學科,發現并分析研究這些學科課程中的鄉土文化德育資源并開展德育。第一步,篩選學科課程中有德育作用的內容,選出可用的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進行更深層次的加工和分析。不僅便利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穿插使用,還加深了鄉土觀的培養。第二步,開展鄉土文化德育講座活動。在進行講座活動時,要將德育與當地鄉土現實相結合,不能走過場。因此,課堂的穿插和講座的延伸,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樹立和增強了鄉土文化意識,陶冶和升華了情感。作為一名德育教師,應當利用本地域豐富的鄉土文化德育資源開展教育活動,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中職學校德育課程中開發鄉土文化德育資源的探索要依托鄉土文化開展,拓展德育新途徑,激發學生潛能,不斷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

參考文獻:

[1][美]威廉F•派納等著,張華等譯.理解課程[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2]崔允廓.校本課程開發:理論與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3]李順.挖掘本地區德育資源.抓實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7(28).

[4]侯暉.如何開發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課程[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8).

[5]鐘啟泉.試述教師的教材研究——兼議鄉土教材的價值及其開發[J].教育發展研究,2010(12).

作者:李潔杏 單位:廣西玉林農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