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偏好安全管理論文
時間:2022-03-27 11:04:47
導語:旅游偏好安全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內容與方法
1.1血吸蟲病與旅游資料
收集鄱陽湖區血吸蟲病及旅游相關資料和文獻。血吸蟲病資料來源于江西省血吸蟲病疫情監測報告及相關研究文獻,旅游資料來源于江西省景區景點開發情況統計與調查。
1.2資料分析
1.2.1旅游活動與血吸蟲病傳播的時空耦合性分析
根據鄱陽湖濕地旅游特點,分析游客出游旺季與血吸蟲病傳播高峰期的時間耦合性;分析鄱陽湖景區景點的分布,開展與鄱陽湖血吸蟲病一類易感地帶的空間耦合性分析。
1.2.2血吸蟲病易感人群旅游偏好的調查分析
采用預先設計好的問卷,于2014年8月上旬的雙休日,在鄱陽縣的鄱陽湖濕地公園調查血吸蟲病易感人群的旅游偏好。問卷收回后分類進行統計,分析游客旅游偏好,以及旅游偏好與血吸蟲病感染的密切程度。
2結果
2.1旅游活動與血吸蟲病傳播的時空耦合性
受水位季節性變化和濕地保護、漁業修復期的影響,鄱陽湖區旅游活動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洪水期主要開展水域觀光、休閑旅游、漁俗文化體驗、農家樂等活動,枯水期以候鳥觀賞為主,每年的5-9月和11-12月為其旅游旺季。釘螺在每年的3-5月在水邊的潮濕地帶繁殖,6-10月在水中活動,而在11月至次年2月的枯水季節,又轉移到灘地和沿岸陸洲的草根下或泥沙里生活。雖然全年各季節接觸疫水的人群都有可能被血吸蟲感染,但主要還是在3-11月,并以4-10月被感染的機會最多,為血吸蟲病傳播的高峰期。而4-10月也正是鄱陽湖濕地旅游活動的旺季。時間上的高度耦合性,加大了游客被血吸蟲感染的風險。鄱陽湖景區主要分布在鄱陽、進賢、都昌、余干、南昌、瑞昌、新建、湖口、星子、永修等10個縣,所在地的濕地類型為:湖汊型、洲垸型、洲島型和洲灘型。
2.2血吸蟲病易感人群旅游偏好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分5個小組在景區的休息點、餐廳和購物點等人群聚集區同時開展,調查對象以中青年和學生為主,收回有效問卷共計194份(表3)。調查期間正值暑期鄱陽湖濕地旅游的旺季,學生群體相對較多,占21.13%(41人)。性別間以男性游客居多,占62.88%(122人)。出游方式多以家庭式或朋友的自駕游為主。最受歡迎的旅游項目為水上人家、水上游艇和漁俗文化等,均占到了被調查者的10%以上;候鳥觀賞、水上觀光、滑草滑沙、沙灘浴和捕漁體驗等項目占到了7%~9.9%。可見占游客主體的中青年游客偏好參與性和具有鄱陽湖地域特色的項目,如水上人家、漁俗文化等,而這些項目與血吸蟲病的密切程度最高。根據旅游活動和血吸蟲病傳播的特點,按照活動中游客是否涉水、涉水程度及活動時間等,將游客偏好與血吸蟲病傳播的相關程度劃分為密切、一般和不明顯等3類。與血吸蟲病傳播密切相關的為水上游艇、水上人家、沙灘浴和捕魚體驗等4項;一般相關的為水上觀光、候鳥觀賞、休閑垂釣和漁俗文化等4項;而不明顯相關的為古村觀光、滑草滑沙和沙灘排球等3項。為進一步掌握游客對血吸蟲病防治知識的知曉情況,于2014年11月27日在南昌市新建縣的南磯山景區隨機對52位游客進行了訪談,結果有82.7%(43人)的游客知曉血吸蟲病,但只有13.5%(7人)的游客對血吸蟲病防治知識有一些簡單的了解,86.5%(45人)的游客不知道如何防治。可見游客預防血吸蟲病的意識還十分淡薄,相關健康教育工作還不夠。
3討論
鄱陽湖濕地旅游無論從游客的活動時間,還是景區景點的空間分布上,都與血吸蟲病傳播的高峰期及其重點流行區有較高的耦合性。從偏好來看,游客比較喜歡具有參與性和涉水性的項目,加大了血吸蟲病傳播的風險,且游客的預防意識較淡薄,對相關知識了解甚少,為此應從旅游活動的全過程建立鄱陽湖游客血吸蟲病預防措施。首先應建立鄱陽湖區游客健康信息檔案,包括個人基本信息、濕地旅游的經歷、對血防知識的了解以及急性血吸蟲病史等;游客離開后應隨訪調查其在旅游中對血防服務的滿意度、身體健康方面是否出現問題、對濕地旅游產品開發的建議等信息。針對游客對血吸蟲病防治知識的缺乏,應在鄱陽湖區開展血防健康教育。在鄱陽湖旅游網站、景區游客服務中心的電子大屏幕向游客介紹血吸蟲病相關知識;并運用宣傳冊、警示牌等對游客進行提示,強化血防安全意識。對旅游項目進行分類,嚴格管理與血吸蟲病傳播密切程度高的旅游項目。禁止在血吸蟲病流行區、疫水附近開發水上游艇、水上人家、沙灘浴、捕魚體驗等項目;對水上觀光、候鳥觀賞、休閑垂釣、漁俗文化等項目應充分論證后謹慎開發。此外還應建立應急預案,一旦有游客出現急性血吸蟲病感染,立即將患者送醫院治療,并建議同行游客及時體檢,同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盡早控制傳染源。
作者:馮淑華單位:江西師范大學鄱陽湖濕地與流域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