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采礦的風險因素及安全管理

時間:2022-09-27 04:23:58

導語:煤礦采礦的風險因素及安全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礦采礦的風險因素及安全管理

摘要:本文分析了當前煤礦采礦工程的現狀,并指出了采礦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而提出了煤礦采礦的安全管理策略,以期為提高煤礦采礦工作的安全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煤礦采礦;風險因素;安全管理

近年來,隨著我國各領域對煤炭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多,煤礦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在保障民生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但是,受采礦設備老舊或損壞、技術落后、煤礦地質條件惡化及自然災害等問題的影響,在采礦過程中極易發生安全事故,嚴重威脅煤礦工人的生命安全,給企業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因此,要結合煤礦采礦工作的特點,高度重視采礦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提高煤礦采礦的安全管理水平。

1當前煤礦采礦工程分析

煤礦開采方式有多種,常用的是壁式與柱式采煤法,二者差別較大。若采取壁式采煤法,煤壁較長,有入風與回風2條連接工作面的巷道,挖掘出的煤炭通過煤壁運到地面。柱式采煤法的煤壁較短,形狀為正方形,其特點是工作面較多。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采煤方法,如長臂采煤法、保水采煤法、走向及斜向采煤法等,這些方法并不常用。

2煤礦采礦中的風險因素

2.1管理因素。煤礦企業的最終目標是獲取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而對于采礦過程中安全管理工作還不夠重視,有關安全管理措施經常不能落實到位。隨著采礦工藝的日益復雜化,各地頻繁發生煤礦安全事故,究其原因是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較低,甚至有些煤礦企業連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都不完善,在平時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對安全防護措施的要求較低,相應的安全監管措施也不到位,也有部分安全監管人員尚未掌握采礦進度及應用技術,導致煤礦安全工作中出現了表面化、形式化的問題。煤礦生產一旦缺乏科學的安全管理制度作保障,勢必會影響煤礦企業的經濟效益。2.2技術因素。作為我國的基礎資源,煤礦在我國各地分布較為廣泛,但是各地的采礦技術參差不齊,有些煤礦企業受限于當地信息閉塞、經濟落后等因素,仍采取傳統勘探與開采技術,存在明顯的技術缺陷,造成采礦過程中的防護及整改措施不到位,安全事故發生率居高不下。更有甚者,部分煤礦企業只顧眼前的經濟利益,壓縮采礦技術與設備投入,使用嚴重破損與老化的采礦設備,致使采礦工人在煤炭開采中面臨生命危險。2.3意識因素。近年來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對于煤礦安全生產工作高度重視,煤礦事故數量有所降低,但每年仍會發生幾起煤礦事故,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事故是采礦工人操作設備失誤、態度不認真、注意力不夠集中或不按標準生產程序及采礦步驟操作造成的。一旦煤礦采礦工作中發生礦難事故,將給煤礦企業和采礦工人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2.4環境因素。煤礦采礦的工作環境比較復雜,加之自然環境的影響,在礦井生產過程中隨時可能發生各種危險。盡管我國煤礦資源豐富,但由于煤礦作業區域的自然環境與地質條件惡劣,一些地勢較低的礦井在雨季極易出現大量積水,并且隨著采礦深度的增加,極易發生井壁下陷的問題,一旦礦井內滲入大量雨水,就會發生嚴重的坍塌事故。此外,在采礦生產中也極易發生火災與瓦斯爆炸。煤礦的燃燒性良好,加之礦井內通風不好、溫度較高,如果遇到明火就會發生火災,并且礦井內瓦斯含量高,而瓦斯是一種易燃、易爆的氣體,極具危險性,如果處理不當,就會發生爆炸,造成人員傷亡。

3煤礦采礦的安全管理對策

3.1健全管理制度。為提升煤礦采礦工作的安全管理水平,煤礦安全管理部門要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通過規章制度明確采礦各環節的安全管理流程及要求。與此同時,編制科學合理的安全評價機制,并嚴格落實到煤礦采礦工作的全過程中,對采礦工作的安全管理情況進行準確評價,找出日常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有的放矢地制定改進和調整措施。因煤礦采礦工作的危險性強,操控難度大,加之采礦過程的可變性與不可預見性,必須嚴控采礦工藝,并加強對采礦工作的全程監督,要求采礦人員嚴格按照采礦標準程序與步驟進行規范操作,盡量減少操作過程中的人為失誤率。另外,煤礦企業管理層要深刻認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意義,加大對安全生產管理的資金投入,購置成熟、先進的采礦裝置或設備,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安全采礦管理。3.2引進先進技術。為確保煤礦采礦工作的安全性,煤礦企業要積極引進成熟、先進的采礦技術。當前,煤礦采礦工作的頂板環節是安全事故的高發環節,所以要積極完善該環節的技術操作,通過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應用礦井自動化通風監測系統、礦壓監測系統、考勤管理系統等先進管理系統,實現對采礦工作的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管理。礦井自動化通風監測系統能夠根據井下實時通風量實現自動化風量調節,如果通風量太少就會及時發出預警信息,使管理人員及時啟動應急措施,確保礦井內有足夠的通風量。利用礦壓監測系統可以實時監測井下礦壓是否在正常范圍內,如果礦壓不符合安全數值,就會立即報警,提示管理人員及時處理,確保采礦工作的安全。設置考勤管理系統的主要目的是實時了解井下及井上礦工數量,以便有針對性地制定應急救援措施。3.3強調安全生產。煤礦企業要處理好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之間的關系,把安全生產放在采礦工作的第一位,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煤礦生產的主要目的是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但只有在確保采礦工作安全的情況下方能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所以安全生產是煤礦企業發展的基礎。為了實現煤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要平衡好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二者之間的關系,一方面要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定期對員工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另一方面要投入足夠的資金來改進采礦技術,在提高采礦工作安全性的同時,提升采礦生產效率,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3.4加強安全防護煤礦企業發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安全保障設施不健全,設備老舊或損壞問題嚴重,對此,煤礦企業要加強對采礦工作的安全防護,購進先進的安全防護設備,不斷完善礦井內的安全保護設施,這樣既能提高采礦生產率,又能夠減少采礦事故的發生率。

4結束語

煤礦企業對于國民經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在提高煤炭產量的同時,還要加強安全管理措施,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以免給煤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當前,煤礦企業在安全管理上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因此一定要重視安全管理問題,從嚴落實安全管理措施,盡量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采礦工人的生命安全,促進煤礦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易世麒.煤礦采礦安全管理與事故防范措施探討[J].信息周刊,2019(18):482-482.

[2]王保紅.新形勢下的煤礦采礦安全管理工作[J].當代化工研究,2019(15):11-12.

[3]李長治.煤礦采礦安全管理與事故防范策略分析[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9(15):157-158.

[4]汪華然.煤礦采礦安全管理與事故防范措施探討[J].工程建設(重慶),2019(8):74-75.

[5]田偉寧.煤礦采礦運輸安全管理與事故防范措施研究[J].信息周刊,2019(9):146.

[6]朱曉東.煤礦采礦作業安全管理探討[J].能源與節能,2017(11):12-13.

作者:朱生茂 單位:山西三元福達煤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