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監管數字化及應用
時間:2022-03-06 02:44:33
導語:企業安全監管數字化及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安全風險預警是石油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預警理論和石油企業的生產特點,已建立了基于模糊綜合評判技術的事故風險預警模型并根據這一模型,開發了生產安全預警系統。安全監督、安全管理者們將對陷阱和違法行為的基本數據進行分類,并同步分析和計算信息數據,從而獲得公司各級風險值。當達到警告閾值時,系統將自動報警,該系統可以通過安全監督的數字化分析結果生成風險趨勢圖,為企業生產端和組織管理端(監管機構)提供有效的預警信息。相對于其他系統,相對完整的安全生產預警系統為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態提供了重要的判斷指標,實現了企業安全生產狀態從定性到定量評價的過渡,取得了良好的現場應用效果。
關鍵詞:油氣工程;安全管理;數字化分析
石油以及天然氣的開發是關乎到民生大計的事情,所以關于石油天然氣的開發也是國家資源開發的重中之重。這些企業擁有廣闊的經營區域,復雜的勘探和施工流程以及惡劣的工作環境。所以它們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比如說開采時的地質因素開采時所面對的自然環境,還有就是工程進展中的設備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以及人為操作失誤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在開采過程中引起事故的發生,造成安全隱患。所以對于石油天然氣行業來講,風險的控制以及防范措施的建立都是相當重要的,而建立起相對完善的企業安全預警系統,對于控制風險,實現安全有效的開采有著積極的正面作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石油天然氣行業的發展。
1石油天然氣企業安全預警系統理論分析
1.1帕累托定律介紹。這一定律簡單來說就是在事情的處理過程中注意重心的把握,該定律認為在一個事件之中,有重要的因子也有不重要的因子,二者相比較,重要的因子只占著很少的一部分,但雖然如此,這些少量的因子往往能夠起到控制全局的作用,在整個事件中發揮重要作用,也就是說,只要控制這少數的重要因子就可以達到控制全局的目的。這一理論反映到石油天然氣工程中,就可認為所謂全面監督管理并不意味著真正的對所有工作進行重點關照,在安全預警系統的建立時要注意對于事件的主次之分,分清楚何為主要矛盾何為次要矛盾,在事故多發區域以及事故頻發的場所要進行更多的防范措施。1.2事故致因理論。事故致因理論主要向我們揭示了一個問題就是要找到事故發生的源頭去加以解決,在石油開采中,事故主要是由于人員的不規范操作,工作對象所處的狀況不穩定以及環境因素不夠安全等導致的安全事件。這一理論的提出是為了各大企業在建立企業預警系統時能夠有所依據,并通過模糊模型的建立基于日常生產工作中的大數據分析實現系統的建立完善,這樣的系統建立使得在信息進行共享的同時能夠實現各級管理人員對工作現場的有效監督,從而得出管理方案。1.3風險預警。風險預警指的工作現場的所有不穩定因素進行排查和評估,從而能夠對工作中可能發生的風險做到及時的預警并盡量做到能夠規避風險,這一技術的使用可以使得整個油氣開采中面對風險時從之前的被迫應對到能夠采取措施及時規避或者做出預防措施,這樣就能夠做到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有效結合,能夠使得之前相對離散的管理向系統化整體化的管理方向轉變。
2預警模型的建立
2.1模型結構。企業安全事故風險預警系統模型的主要結構如圖1所示,第一部分當然是進行信號的選擇,采集信號是之后各項程序的基礎,在選擇信號之后,對預警信號進行風險的監控和分析,得出風險的等級范圍,從而根據預估風險做出預警,之后就是風險的緩解環節,包括風險源的掌握以及預防措施的及時實施等。2.2預警體系介紹。在選取預警體系時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以及依據,首先必須考慮的是體系要保持整體性也就是完整性,就是說評價指標和安全評價的總體結果是一個有機整體,在進行評估的時候就不能簡單的對所有指標做簡單的加法,這些所選取的指標或者說功能必須建立在滿足總體工作的需求之上,也是需要滿足整個工程的目標。其次,在體系選取時需要考慮到層次結構性,如線、網格等許多評估結構需要有一定層次,評價指標體系層次化建立起總的評價指標。每一個評價指標所反映的均是不同層次結構的具體要求,對于實現系統安全也更加具有功效。各項評價指標內部在縱向或者橫向是有著一定相關性的,在體系建立時需要對其進行分析,使得各指標之間的關系更加明確化,建立起指標之間的架構體系,并促進體系的科學化。在預警體系建立時,系統中可以預警的主要因素有幾種,如員工的操作失誤如工具使用不當或操作方法不規范、設備的工作狀態不安全如工程中普遍存在的設備齊全度不足、工作環境的不穩定因素例如天氣、溫度等因素以及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如管理不嚴格,培訓不完善等,在預警體系建立時需要充分考慮這些危險因素,建立之間的層次分析,完善體系。企業安全生產預警系統存在很多相關因素,這些因素也有一些相關的子因素構成,模糊性以及不確定性是這些子因素的主要特征,所以在安全評估以及分析中選用模糊數學評估方法。首先建立模糊評估集:V=(V1,V2,V3,V4)。評論從嚴重程度設置成為“1級警告”到“4級警告”四個級別,作為分析的權重,然后,每一個評估的指標所對應的標準都是不同的,依據這些標準進行相關信號的收集之后,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得出最終的預警信號。
3生產安全預警系統的建立
3.1預警系統架構介紹。圖2為生產安全預警系統的架構圖,可以清楚地看到,該系統可以分為四個層次,主要包括計算機網絡層,這一層包括計算機網絡、工作中、微機等,而下一層為數據管理層,在這一層負責的是基本數據的采集與分析,包括人員信息、安全檢查信息、事故事件信息、應急數據等等,接下來就是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的數據應用層,包括數據的查詢和統計分析以及后續的報表生成,接下來就是最后一個層次即安全預警層,這一層是根據相應的風險模型,對安全值進行評估后發出安全預警。3.2預警系統功能介紹。預警系統分為系統、人員、預警等管理模塊,安全檢查、事故事件、應急管理等功能模塊共計七個,模塊各自發揮作用并且相互配合共同建立起整個預警系統。3.3預警系統特點介紹。這一系統是真正的實現了對于企業的層次化管理,從總公司到分公司再到工作現場都有對應管理模式總共三個層次,無論是那一層次的管理人員都可以實時的對工程數據進行檢測以及管理,并且及時對各級出現的問題進行處理。除此之外,依據檢測過程中的數據整理分析,管理者可以有效的建立起企業各級單位的風險工作報告,及時的對風險進行總結從而更有效的規避,實現上下級信息交互,消除交流障礙。其次是該系統對所有的風險進行詳細的分類具體如圖3所示,而在圖中所示的分類之下,更是有多達201種典型表現舉例,力求實現對所有風險的涵蓋,做到有效的風險預警及預防。
4系統應用效果
該系統使公司成百上千的安全監督員由點及面的使各個部分相互連接,使企業的全部員工能夠感受到這一安全預警系統的優良性,并通過這一數字化監管平臺,將風險管理理念逐步在整個企業里普及,解決風險管理不善的問題。它解決了企業數據過于分散和孤立的問題,實現了通信共享度的提高并減少了對數據的判斷誤差,做到了系統的統計數據,加以系統分析得到結果,從而得到越來越多的動態數據,為科學決策提供了一定基礎。
5結語
網絡時代的來臨使得石油天然氣工程企業的預警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而企業安全預警系統的建立實現了企業在安全監管上的數字化,通過模糊分析對風險采集、風險分析以及風險防范做出科學的評估,解決了企業一直存在的管理分散、信息共享不足的問題,實現了信息的快速傳遞以及數據的高效處理,為管理者提供較好的管理依據,對于降低事故發生率,科學解決現場事故,提高工作的效率、減少損失有著重要作用,并且能夠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菊梅,趙耀小,王宏圖.陸上油氣鉆井作業安全評價模型探索[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5,32(2):112~116.
[2]戴永壽,張大偉,于云華.鉆井井場信息共享系統的設計與研究[J].天然氣工業,2017,28(8):67~69.
[3]李京,楊旭,劉大錳.川東高含硫天然氣井采氣作業安全評價系統研究[J].鉆采工藝,2016,33(2):63~65.
[4]王楠楠.風險分析——鉆井作業實施HSE管理的核心[J].安全、健康和環境,2013,3(6):32~33.
[5]趙仁杰.國外安全評估軟件在海上油氣生產設施中的應用[J].石油工程建設,2017,30(2):53~55.
作者:李超 單位:中國石油集團長城鉆探工程有限公司西部HSE監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