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營銷法律風險與防范探討
時間:2022-01-17 04:03:08
導語:電力營銷法律風險與防范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電力營銷主要是指:根據電力市場發展情況,將客戶電力需求作為核心內容,借助供求關系的運用,向用戶提供可靠與安全電力商品,使其呈現高質量服務水平。但是,在電力市場發展和體制改革背景下,電力營銷法律風險隨之日益增加,并對電力企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文章重點進行電力營銷工作法律風險與防范措施的分析,以促進電力營銷工作的更好發展。
關鍵詞:電力營銷;法律風險;防范措施
在電力企業發展過程中,電費回收屬于企業經濟重要衡量指標,同時也是反映企業經營效果的關鍵。然而,根據電力企業電力營銷工作情況發現,電費回收過程中,欠費問題時有產生,尤其是在企業改革和金融危機背景下,電力營銷法律風險呈現持續上升形勢。因此,為了更好解決此類問題,下文從幾方面進行電力營銷工作中法律風險防范措施的分析。
1合同風險和防范
(1)合同的簽訂過程。第一,“契約自由限制”。按照《合同法》相關規定,合同簽訂過程,根據契約自由的簽訂原則,對于合同內容和合同選擇方面均具有相應權利,但在實際合同關系中,其自由往往會相互受到限制,主要原因為:電網具有自然壟斷特點,用電方僅能對當地企業進行用電申請,而供電方則需要結合國家規定、合同約定給予安全供電服務;結合《電力法》、《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要求,用戶進行新裝用電或臨時用電的申請時,企業在無正當理由時均應予以供電。第二,合同使用格式受限。當進行合同的簽訂時,企業主要和自然人或法人等公眾進行簽訂,因其數量較大以及人員素質較差,使其合同簽訂主要以格式合同文本為主,所以,為了避免對合同雙方造成不利影響,企業所承擔法定義務會相對較大,例如:合同內容的說明義務等。另外,在進行合同的擬定時,還需要堅持按照公平原則進行,以便于對雙方權利與義務的明確,例如:《答復說明書》等,以書面文字的方式對法定義務予以詮釋,待一式兩份簽訂后,分別交由用戶、企業檔案部歸檔。第三,在合同的簽約前期,對合同主體予以明確,并全面了解用電方實際情況,能夠保證用電方具備相應履約能力。另外,為了確保企業內部具有合同簽約資格,除了需要在合同有效前提下進行,還應該向電費回收提供有力保障。(2)合同內容。根據《合同法》、《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對合同條款均做出相應規定,按照規定內容顯示:示范文本可以將藍本作為重點,根據企業當地特征,結合用電方電壓等級、供電方式進行合同的簽訂,使其整個過程更具科學性特點。另外,企業還需要保證合同條款具有全面性與具體性特征,以實現各項條款內容的有效銜接,確保法律風險得到控制。(3)合同管理。在進行供用電時,根據用電容量和用電類別的不同,供電情況也會隨之發生變化,但是,此項過程仍然具備穩定性、長期性特點,對此,企業需要構建完整合同管理體系,并對其管理制度進行不斷優化和完善,確保合同管理工作可以正常開展,并為電費回收等相關用電糾紛的解決提供有力依據。
2用電檢查風險和防范
在開展電力營銷工作時,用電檢查會貫穿整個營銷過程,并發揮其在違約用電和追補電量中重要作用,防止企業發生較大經濟損失。而在實際用電檢查時,相關人員發現此項工作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從而引發一系列法律糾紛問題,電力企業應在以下方面進行重點加強。(1)中間檢查和竣工檢查。某項工程進行竣工檢查時,在檢查結果滿足合格標準后,可以將其投入使用,如果設備自身存在缺陷,同樣會引發觸電事故。對此,企業和用戶進行合同的簽定時,應在前期進行工程竣工檢查,并對其運行狀態進行全面掌握后,將其納入合同內容中,用戶還應完成簽字確認,避免此類問題的出現,最后和《客戶電氣裝置及運行管理缺陷通知單》以及《客戶受電工程竣工報驗單》進行歸檔保存。(2)用電和竊電檢查。電力企業進行用電檢查時,需要重點注意證據保存情況,若是檢查過程發現用電戶存在違約用電或竊電用戶,則應先對現場情況進行錄像或拍攝,然后開具《竊電處理工作單》等材料,且一式兩份。另外,用戶進行違約用電、竊電的確認后,根據情況與公安、公證部門取得聯系,針對現場竊電事實進行明確,以保證證據收集過程更具合法性與全面性。
3電費回收風險和防范
例如:12月5日-12日,甲公司總用電量達到455000千瓦,次日下午才去上門發送繳費單的方式,以保證電費可以得到及時回收。在12日上午期間,某供電公司的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員采取用電數據采集系統,對本縣最大用戶予以審查,即甲公司,在營銷負責人員的具體安排下,UI電費整個催收工作予以明確,確保某電力公司可以更好完成電費回收工作,使其風險得到有效規避,屬于風險重要管控措施。在進行電費回收風險的明確和防范時,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其一,按照《民法通則》規定,由于用戶欠費所提起訴訟,其中電費債權訴訟時效兩年。如果訴訟期滿,企業無法利用訴訟渠道獲取法律保護。其二,不安抗辯權。相關規定顯示,在供用電合同整個履行過程,如果用戶經營狀況出現持續惡化情況,企業則可以采取不安抗辯權,即有權對用戶供電予以終止,避免出現損失進一步嚴重的情況。其三,停電催費流程的運用。停電催費屬于傳統欠費回收手段,一直在電費的回收過程占據重要作用,具有一定威懾力與有效性。然而,企業在對該權利進行實施時,應遵循有關法定義務進行。
4結束語
經濟持續發展的背景下,社會在電力方面的需求隨之不斷提高,促使電力體制急需進行改革和優化,同時將電力營銷作為企業管理重點內容。一般情況下,電力營銷具體包括:電價管理和電費回收等內容,同時也是改善電力企業和用戶的關鍵,因此,工作人員需要全面了解電力營銷中法律風險,并對其防范措施予以實施,以實現營銷風險有效控制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莫水娟.有效防范電力營銷的法律風險[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05):00225.
[2]陳齊佑.電力營銷工作中法律風險的防范措施分析[J].時代金融旬刊,2014(12):36.
作者:劉振發 單位:國網福建長樂市供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