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店集團發展對策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26 11:36:00

導語:飯店集團發展對策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飯店集團發展對策研究論文

摘要:中國飯店集團發展過程中存在內在和外在的障礙,中國飯店集團應有發展對策。中國飯店集團需要有明確的發展戰略,必須通過轉變經營理念、加強管理、主動創新等克服內在障礙,同時,以進取精神、示范效應促進中國飯店集團整體觀念的轉變和經營體制的改革,以消減外在障礙,求得中國飯店集團在未來世界飯店業領域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飯店集團;發展障礙;管理

飯店集團是以飯店企業為主體,以經營飯店資產為主要內容,通過產權交易(包括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資產融合、管理合同、人員派遣以及技術和市場網絡等形式,由多個單一飯店通過各種方式而相互關聯的企業集團。它是飯店集團化經營的結果。針對當前中國飯店集團發展狀態,無論是從國外飯店業發展的成功經驗,還是從飯店業本身資產的特點來考察,我國飯店業要想走出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而導致的利潤率降低的經營困境,走飯店集團化經營是一個必然的發展方向。

一、中國飯店集團發展態勢

中國飯店集團化發展初見成效,本土飯店集團憑借自身優勢,在國內飯店中占有了一定市場份額,積累了一些經驗,培養了一批人才,白天鵝賓館、昆侖飯店、金陵飯店等已成為國人管理、令同行引以為自豪和驕傲的飯店。2005年,國內共有飯店管理公司190余家,比2004年增加了約30家。眾多的獨立經營飯店也開始或正在考慮通過實行集團化經營走上發展的快車道。

二、中國飯店集團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障礙

“飯店集團發展的快慢,主要取決于具有擴張能力的飯店或飯店集團的吸引力與獨立經營酒店加入集團化的動力這兩方面的因素,前者是飯店集團發展的內在因素,后者是飯店集團發展的外在因素,只有在二者的良性互動之中,飯店集團的規模才能日益壯大,快速擴張”。目前,國內飯店集團的發展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障礙:

(一)內在障礙

一是缺乏品牌戰略,近年來,國際飯店品牌大舉進軍中國市場,但國內飯店品牌還沒有做好準備,以致品牌影響力很弱,成熟品牌尚未出現,中國本土具有國際影響的品牌更是沒有。二是缺乏飯店集團管理專業人才,那些學企業管理、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的高級人才,缺乏實踐經驗,并不適應酒店對管理人才的期望。此外,近年來在中國整體人才資源市場上出現的供給遞減和需求遞增的趨勢,又進一步加劇了中國酒店業人才資源供不應求的矛盾。所以,造成飯店業原有人才資源的大量流失,潛在人才資源的日益枯竭,人才資源培育機制的癱瘓的現象。三是缺乏強大的銷售網絡及預訂網絡,相對于國外的網絡預定系統,我國的銷售、預訂網絡很不發達,集團采購、借貸、培訓與財務方面的能力很弱。而按國際慣例,加入一個飯店集團后,集團公司的預訂網絡往往能為成員飯店銷售15%~40%的客房,絕大多數飯店要求預訂網絡幫助他們銷售25%以上的客房,否則不愿意加入集團作為成員飯店。

(二)外在障礙

一是地方保護主義嚴重,阻礙飯店集團的形成,許多企業或事業單位、政府部門投資飯店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通過提供食宿等服務收回投資并取得收益,而是為了本單位、本集團或本系統的接待、開會、宴請、培訓、公關等活動的方便。所以即使飯店經營效率低下、缺乏競爭力乃至虧損也拒絕兼并;二是缺乏實施集團化的經驗,飯店經營管理模式只是理論上建立了,未經過實踐檢驗。在經營業績上并未受到公認,品牌聲譽尚待建立。在經營宗旨、企業文化、經營理念、經營戰略、企業精神方面尚不成熟。此外,還存在諸多其他因素。

三、克服飯店集團發展障礙的具體對策

(一)加強品牌建設

“最有效的、低成本的、快速的飯店集團擴張方式是管理與聯號經營,其關鍵是企業有過硬的品牌。當今世界上的著名飯店品牌幾乎全部是集團化的連鎖品牌(極個別的除外)”。而國內大多數的酒店集團雖意識到了示范酒店的重要作用,其經營管理也相當不錯。例如:錦江集團的上海錦江飯店、金陵飯店集團的南京金陵飯店等。但是在酒店集團的品牌營造方面則作為不大。原因就是創造品牌需要整合強大的資源,即雄厚的資本、優秀的人才、高品質的產品、高效的服務、領先的技術、CIS(企業形象識別系統)戰略等。

(二)加強員工培訓

飯店集團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明顯優勢,就必須加強全員的培訓,全面提高整體素質。要搞好培訓,飯店集團必須要有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要有為受訓人員積累管理經驗的實習基地,培訓的關鍵是思想上必須創新,要不斷地接受新理論、新觀念、新事物,只有不斷創新,給賓客提供新產品,才能實現企業的持續發展。

(三)建立自己的信息網絡

現在,國外大多數飯店集團投入了大量資金開發自己的計算機網絡預定系統。如世界上最大的飯店集團假日集團的預定系統共有2500個終端,假日集團幾家成員飯店33%的客房銷售就是通過它實現的。可以說在激烈競爭的飯店市場上,擁有強大的預定系統就可以占據市場競爭的有利地位。而相對于國際大飯店集團,我國最大規模的飯店集團也只能算是中小型企業,如2004年,全球最大的飯店集團美國圣達特酒店管理集團(CendantCorp,USA)擁有飯店6513家,客房536097間。名列100強中的第一名。而名列中國第一位,名列全球第47位的上海錦江飯店集團僅擁有飯店77家,僅為圣達特集團的1.1%。客房18278間,僅為圣達特集團的3.4%。因此,為了抗衡國外大飯店集團,我國的飯店應該緊密合作,相互提供各類服務,進行技術交流,建立自己的網絡預定系統,從而形成強大的信息網絡。這種網絡系統直接面向顧客、供應商和投資商的中小型企業,通過網絡把他們聯合起來,建立飯店集團的銷售網絡就必須致力于與旅行社、行業協會、會議策劃者、航空公司、大企業等建立密切的業務協作,通過各種新聞媒介、互聯網建立自己信息網頁發送集團成員飯店產品服務信息,從而使飯店資源得到更全面的整合并能擴大整體飯店集團的影響。

(四)建立管理與服務標準化模式

在中國飯店集團迅速發展的今天,隨著飯店集團的不斷擴張,集團規模的不斷擴大,地區分布的日益廣泛,使得飯店集團的經營活動變得越來越復雜,飯店經營的形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也就要求了我國飯店集團在國際競爭中不被淘汰,就必須要不斷創新,不斷提高飯店集團的管理質量。“建立管理與服務標準化的一個非常明顯的作用在于確立飯店集團的整體形象,增加總體吸引力。在標準建設過程中不僅要求集團飯店提供的服務是一個標準,甚至要求集團飯店的檔次及其服務對象也相同”。國際飯店管理集團能夠快速進入中國市場,主要靠的就是模式和人才?,F階段,模式依靠的是標準化和特色。標準化是普遍提高飯店業服務水平的良方。飯店業要推行服務質量標準化,必須通過標準化的管理,實現從感情化服務階段盡快轉入標準化服務階段,把飯店管理的質量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檔次。

此外,政府應積極鼓勵酒店集團化的發展,通過政府行政手段劃撥組建飯店集團,將不同企業收歸旗下管理;如首旅集團、上海錦江集團等。中國的飯店集團要走一條快速超常發展的道路,政府的作用不可低估。

結語

進入新世紀后,中國飯店集團與國際飯店集團逐步接軌,在此過程中通過與國際知名飯店集團的學習與借鑒,發現目前我國飯店集團存在著多種發育和成長途徑,這些途徑從不同的方面共同推進中國飯店集團發展。在全球化背景下,以創新精神把在國內飯店市場的優勢與國際管理集團的技術和管理優勢結合起來,借助經濟全球化的平臺,實行品牌化和規?;瘧鹇?,與此同時,結合我國在經濟上處于轉軌時期的特殊國情,充分考慮國際化因素和制度變遷因素對飯店業的影響,綜合中國旅游業發展戰略和飯店業的個性特征來尋求符合市場要求的集團化道路。

參考文獻:

[1]蔣丁新.飯店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266-268.

[2]許京生.中國飯店集團化發展特征:上[J].中國旅游報,2003:16-20.

[3]唐玉娥,汪恒.中國飯店集團化:現狀、出路及相關問題[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1):12-21.

[4]張多中.國內酒店集團發展的障礙與對策[J].西北大學學報,2001:50-55.

[5]王大悟.確定中國飯店集團的品牌優勢[J].旅游科學,2003,(2):5-9.

[6]張維亞.中國飯店集團化之路[J].金陵職業大學學報,2003:60-61,65.

[7]呂建中.現代旅游飯店管理[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2.5:126.

[8]奚晏平.世界著名酒店集團比較研究[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4.4:21.

[9]蘇格蘭學歷管理委員會.HospitalityManagement(HigherNationalDiploma)[M].中國時代出版社,2004,(9):150.

[10]康芬.中國飯店集團化發展之路芻議[J].湖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