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碩士教育質量保障研究

時間:2022-11-13 08:48:19

導語:農業碩士教育質量保障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碩士教育質量保障研究

摘要:教育高質量保障了社會需求性人才的有效供應。保障農業碩士教育質量,能夠有效地提升服務人才對社會的適應性。基于過程管理視角,構建農業碩士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厘清在農業碩士培養過程中如何做到有效管理,提高農業碩士教育質量。

關鍵詞:農業碩士;過程管理;教育質量

農業碩士專業學位是與農業推廣和農村發展領域任職資格相關的專業性學位,是一種職業學位,主要為農業推廣單位和管理部門培養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寬廣的專業知識及相關人文、管理和社會知識,能夠從事農業推廣、技術服務、農村發展、行政管理及農業教育的高層次應用型和復合型人才。農業碩士的教育存在培養目標、培養對象和指導教師三個方面的特殊性[1-3]。當前,我國高校培養農業碩士均存在多方面的問題。桑冬平(2013)指出教育理念滯后,對教育定位和培養目標認識模糊,勝任專業學位教育的師資力量匱乏,教育培養“理論化”色彩明顯,實踐教學難以落實,監督考核機制不健全,制度執行隨意性較大等是導致農業碩士教育質量低下的根本;李茜(2012)也指出當前我國農業碩士教育的課程設置體系不能突出“實踐性”和“應用性”,教學內容與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管理現實存在差距,課程教學環節的管理流于形式和考核不夠嚴格。同時,農業碩士研究生較多屬于在職培養,因此,學生群體共性少,水平參差不齊,英語水平偏低,專業理論知識相對陳舊、薄弱,學習能力不足,學習時間與工作的矛盾突出,用于學習的精力較少,以及學生分散等。這是農業碩士生源方面的主要問題。總體來說,我國現有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僅得到社會“基本認可”,與培養目標有一定的距離(李茜,2012)。高校研究生教育質量的研究成為當前教育課題研究的主要方向。為了實現教育質量的終極目標———提升教育質量,適應社會需求的綜合性人才培養,教育質量監控、質量過程管理、質量保障體系以及質量保障評價機制等方面成為當前提升教育質量研究的主要內容。針對農業碩士這一特殊的研究生教育類型,較多學者(如朱啟臻等,2010;陳秉譜,2012;程廣斌,2013;陳秉譜,2012)從不同角度對進行了深入研究,相應的提出了優化師資隊伍、構建培養環境、強化考核管理、創新教育觀念與模式以及建立基地教育等多種保障農業碩士教育質量的觀點。教育是一個過程,教育過程的質量管理能夠保障教育總目標的實現,本研究主要立足于當前農業碩士教育的現狀,從過程管理角度,深入探究如何實現農業碩士培養的教育目標。

1過程管理在農業碩士教育中的重要性

管理的目的是要實現預期制定的總目標,總目標是由多個不同的分目標組合而成,是一個目標實現的過程統一。保障每個過程的質量才能有利于綜合質量的提升,也即是最終質量目標的實現是通過“過程鏈”來完成的。過程質量,決定最終的綜合質量,要控制質量,就一定要控制過程。過程管理覆蓋所有活動,涉及所有部門與人員,聚焦關鍵與主要過程,包括計劃、實施、檢測和改進(反饋)等。過程管理是針對目標管理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種管理概念,是目標管理的基礎,它能有效地彌補目標管理的不足(韓國防,2010)。農業碩士培養過程管理的量變決定了質變,根據專業特點,對每個環節提出一系列具體的目標和實施措施以指導培養工作。強化過程管理,抓好培養過程每一個環節的工作是提高質量的關鍵。陳艷慧(2016)進一步指出:農業碩士的培養過程中,加強“過程控制”是指在每個環節都要設置預定的目標和標準,而并非只關注最終的結果,管理部門也要更加關注完成目標所采用的方式、方法是否有效、合理,不斷地改進和修正政策制度。同時,韓國防(2010)也指出要強化農業碩士培養的過程管理,是對整個培養過程各環節的狀態進行管理,由此,才能夠由過程管理的量變轉化為最終目標實現的質變[4-5]。

2農業碩士教育的質量保障過程

對于農業碩士教育的過程,學者從多種角度進行了歸納。唐仁華(2010)認為,農業碩士教育的質量過程主要有輸入環節(包括教育質量標準的確定、生源質量控制、導師隊伍建設、培養條件和培養經費)、過程環節(包括培養方案、培養方式、思想道德建設)、輸出環節(包括知識和能力的儲備、學術論文的水平、用人單位的評價)三個環節。陳艷慧(2016)認為對課程理論學習、科研訓練培養、查閱文獻資料、論文構思撰寫、申請學位答辯等環節的質量保障能夠有效提升農業碩士教育質量,質量的保障主要在于把好入口關、過程關和出口關;韓國防(2010)認為農業碩士教育的過程包括制定專業培養方案、制定研究生個人培養計劃、課程學習、實踐環節、文獻綜述、選題和開題、中期考核、課題研究、畢業論文、答辯等多個環節,教育質量的主要環節體現在教師工作、教學課程、教材選定、學習效果、科研能力、畢業論文和答辯等方面。農業碩士培養的質量保障歷經“入學選拔→課程考核→實踐考核→綜合考核→畢業審核”六個過程,每一個過程的質量保障影響著輸出人才的綜合質量。地方高校對于農業碩士的培養過程包含了幾個層次,從宏觀的綜合管理過程來看,包含了培養方案設置、師資力量投入、教學硬件投入、實踐平臺搭建、考核標準制定等方面;從中觀的教學質量過程來看,包含了教師教案設計、教師教學安排、教材選定、課程考試內容、畢業論文考核等方面;從微觀的個人素養培養過程來看,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素養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等方面。

3農業碩士教育質量的過程管理

強化過程管理就必須對其管理的有效性和質量進行監控。在農業碩士培養過程中,從人才的輸入到輸出的整個過程,質量過程管理涉及到生源狀況、師資隊伍、課程教學、學位論文、培養條件、管理工作、社會評價幾個方面,經過佟福鎖(2004)的調查發現,影響農業碩士教育質量的指標重要程度如下:學位論文、師資隊伍、課程教學、培養條件、社會評價、管理工作和生源狀況。李冬梅(2006)研究發現,影響農業碩士教育質量的因素存在與教育過程的各個環節中,如招收錄取農業推廣碩士的形式與標準、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教師授課質量、導師水平、論文選題的針對性、效益性等。就培養質量而言,學生認為論文選題最重要,其次是導師的實踐經驗與治學態度;而管理人員則認為生源質量最重要,其次是教學質量。不同角度的探究,學者對農業碩士教育質量的保障的觀點存在差異。教育質量的過程管理與監控指標主要包含了高校和受教育者兩個層面,從高校的層面來看,包含了培養經費支出、學科平臺水平、導師隊伍建設、軟件設施投入、硬件設施投入,其中,導師隊伍建設包含師生比例、導師指導情況、導師實踐經驗與科研水平等;軟件設施投入包含培養方案合理性、課程設置與教學方式、教材選定、科研平臺搭建等;硬件設施投入包含科研設備水平、調研與實習基地情況、圖書館情況、網絡設施以及生活條件等。從受教育者(農業碩士)層面來看,包含了招錄情況(生源社會評價)、參與科研情況(參與科研課題的情況)、參加全國性競賽(挑戰杯、創新課題比賽等)、專業實踐(用人單位對實踐評價)、學位論文(合格率、創新情況等)以及就業狀況(就業率、就業單位等)。教育質量的評價主要來自人才輸出是否符合社會需求,輸出人才的自我評定與感悟以及就業單位對輸出人才的中肯評價。從過程管理視角分析農業碩士教育質量問題,關鍵在于人才輸入的選拔過程、人才受教的培養過程和人才輸出的考核過程三個方面。農業碩士的生源狀況與學校擬定招收的名額和學生報考狀況相關,較多地方高校為了達到學校的招收指標,在入學綜合考核方面相對不嚴格,由于招考形式與培養模式的不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生源均存在,導致學生的質量差異較大。受教的培養過程是提升學生理論知識,強化實踐能力的主要過程,是保障學生教育質量的核心。對于學生的綜合考核檢驗其是否習得在培養過程中灌輸的理論知識與強化的實踐能力,其標準是檢驗學生教育質量是否達標的尺度[6]。農業碩士教育質量的保障關鍵首先是加強培養過程的管理,其次是嚴格管理農業碩士的考核過程。也即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一是要注重教師授課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嚴格管理教師的教學,提高授課質量;二是要注重對農業碩士教育中的軟件與硬件投入,提升學生在教育中個人能力;三是要注重農業碩士的論文選題,要求與當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或者屬于農業發展領域內的理論與應用性研究;四是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養,要求科研水平達到碩士研究生的一般水平,保障教育質量。考核過程是檢驗標準,該過程嵌入到培養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對于考核過程的管理主要在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每一項考核的內容制定較高的標準,保障質量等級;另一方面是在每一項考核中對于各達標情況進行嚴格監控,以此,實現每一個過程進行質量管理,最終實現農業碩士輸出的高質量。

4結束語

農業碩士的教育是一項專業學位教育,注重學生的理論基礎與實踐能力。培養對象的特殊性對高校教育管理提出高要求。過程管理是實現目標管理的手段與步驟,農業碩士教育的過程管理關鍵是人才培養過程與考核監控過程。通過對培養環節和考核過程進行質量監控,能夠有效保障農業碩士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金寶蓮,周劍鋒,楊宇.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思考[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71-73.

[2]溫洋,劉榮樂,王鳳忠.加強專業學位論文質量的過程管理———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推廣碩士為例[J].高等農業教育,2011(7):60-63.

[3]桑冬平.基于TQM理論的全日制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構建[J].高等農業教育,2013(11):105-107.

[4]李茜,張暉,張大勇,等.“應用型”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再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12(6):45-49.

[5]朱啟臻,曾富生.提高全日制農業碩士教育質量的實踐與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0(8):9-13.

[6]陳秉譜,楊清.提高全日制農業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思考[J].教育革新,2012(8):75-76.

作者:劉豪 單位:山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