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運網絡化試行講話

時間:2022-09-15 05:46:00

導語:客運網絡化試行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客運網絡化試行講話

一、深化農村客運市場硬件建設,為農村客運網絡化建設打好基礎

以公路為運行基礎,客運市場是以客車為工具。培育期內各種稅費視同農用車對待,培育期滿后再根據經營情況適當收取稅費。大力鼓勵車頭向下,充分利用行政和經濟手段,降低稅費標準,讓經營者在利益驅動下,主動將購車資金投向鄉村客運市場,以方便農民出行為目標,大力提高鄉村客運班車通達率,為農民朋友提供“經濟、方便、安全”客運服務,實現了路修到哪里,客運車輛就通到哪里。

二、加強農村客運市場結構調整,提高農村客運網絡化建設的質量

從年開始,全市就著手從“運輸組織結構、運力結構、車輛技術和從業人員結構”三個方面進行調整,從而實現了農村客運市場運輸組織優化、運力結構合理、車輛技術等級和從業人員素質提高、農村客運服務質量優良的總體目標。

1、優化運輸組織結構。全市在農村客運市場的早期培育和發展上,由于提倡“有路大家行車,國有、集體、個體一起上”,從而導致經營主體過多,弱小分散,服務質量低,抗風險能力差,很不利于市場健康發展。為此,全市積極穩妥地推行了農村客運線路公司化改制,引導經營者以線路為依托,以資產為紐帶,組建公司制客運企業,通過推行一線一公司、一公司多線的管理模式,即一條客運線路統一由一家公司經營,一家公司可以經營多條客運線路,從而逐步實現了農村客運市場主體公司化。經過調整,全市農村客運經營業戶由304家調整為7家,實現了農村客運集約化、規模化經營。

2、制定客運發展規劃,合理調整運力結構。針對我市農村客運市場運力大于運量以及鄉村客運農用車參營、缺乏統一規劃的現狀,本著實事求是、循序漸進的原則,采取調查、整頓、調整等多種方式來合理制定客運發展規劃,有效實施運力調整。一是在對農村客運市場整頓中,通過采取報廢更新、更換車型、延伸現有線路等辦法進行運力結構調整。近2年報廢更新客運車輛192輛,占車輛總數的50,并將原有的105輛農巴車平穩地清退出了農村客運市場,以乘坐舒適、運行安全的中巴客車代替了農巴車,促使農村客運市場運力結構上檔升級。二是結合我市鄉村客運市場實際,組織專門班子對全市22個鎮、場、處、區深入實地進行調查,拿出了各鎮鄉村道路

客運市場調查說明,形成了一鎮一策一說明,并根據市交通局編制的《市鄉村道路客運發展規劃(—)》,制定了《鄉村道路客運市場年規劃》和鄉村客運線路登記制辦理程序下發各鄉鎮交管站執行,為我市農村客運發展提供了規劃發展的方向。

3、嚴把車輛技術等級和從業人員素質關。通過加強對營運客車的技術性能檢測,禁止技術狀況不合格或達到報廢規定的車輛進入農村客運市場,通過強制維護,提高在營客車的技術性能,確保車輛安全運行。同時,對從事農村客運的司乘人員必須在開業、上崗前進行相關業務知識培訓,取得資格證書后方可參營。

三、加強農村客運市場規范管理,促進農村客運網絡化建設有序發展

圍繞農村客運市場網絡化建設的主題,我市提出了行業管理規范化、車輛運行公交化、客運管理一體化的規范管理目標,從而進一步加快了我市農村客運網絡化發展步伐。

1、強化農村客運市場監管,確保運輸秩序良好。在農村客運市場監督管理上,積極爭取市政府重視,由市政府每年與各鄉鎮簽訂監控管理目標責任狀,增強了鄉鎮黨委政府管好農村客運市場的責任。同時,針對農村客運車輛的經營場所主要集中在鄉鎮的實際情況,充分發揮交管站的“前哨”作用,由交管站直接管理本轄區農村客運車輛,市運管處實施業務領導。交管站在日常工作中,堅持常年深入到車站、業戶家中,做到了宣傳運輸法規到源頭,行業管理到源頭,辦理營運手續到源頭。在經營行為規范上,我市對農村客運車輛嚴格實行了“十統一”,即統一線路牌、統一道路運輸證、統一班次時刻表、統一收費標準、車內噴統一的票價、車頭噴統一的線路起止點、車身噴統一的監督電話、使用統一的車票、辦統一的進站證、簽統一的進站協議。

2、積極推行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提高農村客運服務水平。為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步伐,更好滿足和方便人民群眾的出行,我市積極探索推行農村客運班車公交化運作。年,首先開通了園林至竹根灘公交化客運線路,對經營園林至竹根灘的44輛道路客運班車,按照兩條線路分開,每天循環的方式運行,并嚴格規定開班、收班時間,統籌安排班次時刻,合理調度上下班高峰期運行車輛,使該線的客運秩序有了明顯好轉,沿線人民群眾出行和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了。今年,又積極向市政府匯報,取得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市政府專門研究出臺了跨區域公交由交通部門管理的會議紀要,并制定了《東西城區道路客運公交式運作實施方案》,要求按照總體規劃,總量控制,保持穩定的原則,仿照城區公交車輛的運行模式,實行公交式運作,公交式管理,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運輸要求,進一步提高農村客運服務質量。

3、改革行政審批政策,對農村客運線路實行登記制。作為全省農村客運線路報備登記制試點縣市之一,我市在大力開展農村客運市場整頓的同時,制定了《市鄉村客運線路登記制管理暫行辦法》。對于經營者申請的鎮處之間、村組之間的鄉村客運線路,只要是符合我市長期客運發展規劃的,其參營車輛達到二級車況以上、從業人員符合從業標準,均可進入農村客運市場,并辦理相關營運手續。從而進一步增強了經營者投資農村客運的積極性,極大地促進了農村客運的發展。

盡管我市在農村客運發展上作了一些的探索,但真正實現農村客運網絡化的任務還很艱巨。今后,我市將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培育和發展鄉村道路客運市場的意見》,不斷加大發展農村客運力度,為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全面繁榮農村經濟,早日把建成富裕型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