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共事務的日常管理機構及其活動

時間:2022-05-26 05:51:00

導語:農村公共事務的日常管理機構及其活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公共事務的日常管理機構及其活動

沙灣村的日常管理機構及其活動.

在對沙灣村進行調研中我們發現該村實行的是村支部加村民委員會的管理制度。這項制度在我國農村公共事務管理中普遍存在。從狹義上來看該村的民主管理機構是村支部與村民委員會。這兩個機構負責全村的公共事務管理。從廣義上來看村民民主管理機構包括:組織領導機構,議事決策機構,民主監督機構和其他機構。而村支部和村民委員會屬于其中的組織領導機構。村支部是中國共產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進行工作,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依照憲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開展自治活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村支部的主要負責人是村支部書記。村支書的產生是有上級黨組織提名,在黨內通過民主選舉產生。沙灣村設書記副書記各一名,村書記除了全面負責村務工作之外還要負責黨務管理工作。在安靖鎮,各個村每季度一次黨員大會,原則上由全體黨員同志參加。通過開會的方式討論決定全村的重大事項,聽取支書的工作報告提出整改方針及意見,制定該村發展的路線方針政策。半月一次支部委員會。半年一次民主生活會。半年一次黨員培訓。半年一次推薦積極分子。一年發展一個黨員。每月依次黨務公開。每個村的支部書記每周一上午都要到鎮里開一次集體會議,主要內容是向鎮黨委匯報工作,反映問題以及聽取本周的工作安排。會后各個村根據自身的情況,確定一個時間組織村支部召開會議傳達本周的工作安排。村民委員會是農村公共事務的管理機構,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村民委員會的職能是:(1)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2)支持和組織村民依法發展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和其他經濟,承擔本村生產的服務和協調工作,促進農村生產建設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依法獨立進行經濟活動的自主權,維護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保障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承包經營戶、聯戶或者合伙的合法的財產權和其他合法的權利和利益。(3)村民委員會應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動村民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產,維護村民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發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識,促進村和村之間的團結、互助,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沙灣村是由新生村和原沙灣村在2005年合并而成,總戶1020戶,總人口2930人。其中外來人口就有1000多人情況較為復雜,村公共事務管理工作較為困難。因此,該村村民委員會由7名村干部和一名聯防主任組成。鑒于現在的沙灣村由兩個村合并而成,為了平衡兩個村村干部的利益,使之能夠順利開展工作。沙灣村在村干部的選用上才取了靈活的方法。如,現目前的沙灣村主任和副主任從前沙灣村和新生村的主任和副主任中選舉產生。這樣就很好地解決了由合并村而產生的干部去留問題。在現在的村干部由前兩個村的村干部組成,這就避免了由于合并村而村干部由某一個村的代表組成的現象,平衡了兩個村的利益,有利于與村干部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新村的和諧發展,村民合法利益的保障。在村委會會的委員中除了有正副主任之外還包括婦女主任和文書他們都是又選舉產生。婦女主任主要是開展農村的婦女工作,如,計劃生育工作,組織婦女進行一定的技能培訓,維護婦女的合法權益,至富引導,扶貧助學以及組織勞務輸出等等。村委會中文書主要負責村里面的收支,結算,分配等業務,并定期向村民公布。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沙灣村有自己的村委會辦公室。原則上要求村委會的每名干部都要到辦公室值班處理日常的村務以及農民的上訪問題。但是根據《村民自治法》規定村民委員會成員不脫離生產,即村民委員會成員也要從事自己家庭的農業生產,在走訪中我們了解到村民委員會成員也有自己的土地,因此在現實中沙灣村并不是每一位村民委員都按規定去值班。沙灣村村民委員按照村民居住狀況將全村分為若干村民小組,設小組長一名,小組長由村民小組會議推選。小組長負責全組的管理工作,以及協調解決小組成員之間的糾紛,在村公共事務管理中就形成村委會加村民小組長的分層管理制度。這有利于更直接地反映基層農民的意見,更有效地對農村公共事務的管理,因地制宜,更好地解決自身的問題。

由于安靖鎮地處城郊結合地帶,這里的人口組成不僅有本地常住人口更多的還有外來人口。因此該地不僅是一個經濟較為發達的城鎮更是一個城鄉矛盾突出,治安問題突發地。為解決治安問題,創建平安鎮。安靖鎮政府在下屬各個村設立了治安聯防隊,這一機構完全是根據當地的特殊情況以及現實需求而設立的。該機構屬于鎮綜合辦派出機構。由于沙灣村面積較大,因此設立了兩個警務室共十五個巡邏隊員。其中本村人至少占總人數的6人,并要求至少有8人為專職。巡邏隊員的人員來源主要是退伍軍人以及各個組上的骨干。要求是24小時值班,無節假日,實行輪班制,要第一時間化解各種矛盾糾紛維持當地的穩定。在硬件上各個巡邏隊員都配備有警棒,手電,頭盔,整個隊還擁有幾輛供巡邏用的摩托車。警務室設在村委會的辦公樓里。所有隊員的費用包括設備,住宿,工資都由村里自行承擔。在軟件上,該村通過一系列的制度保證該機構的正常運行。如,《治保巡邏中隊隊員行為準則》,《治保巡邏中隊日常管理規定》,《治保巡邏中隊工作制度》,《治保巡邏中隊八項紀律》,《治保巡邏中隊長、副隊長職責》。該隊從2005年成立到現在解決了各類經濟糾紛,民事糾紛,征田糾紛,贍老糾紛等。

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

總的來說,在沙灣村的公共事務管理機構中真正起到現實作用是該村的村黨支部,村委會(村主任,文書,婦女主任,治安巡邏隊),其中治安巡邏隊的設立是其一亮點。在成都市一些偏遠的農村就沒有設立這樣的機構。這充分體現了安靖鎮實事求是,因事設職的組織原則。但是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村支部的職責和村委會的職責并沒有明顯的區別,利用一位被調查者的話來說就是“村支部和村委會的工作實質上是差不多的”。這就出現了村兩委關系出現錯位的問題。

造成村兩委關系出現錯位的原因主要是:(1)職責不明確,村級組織間管理容易發生沖突。根據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村黨支部的主要職責是討論決定本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問題,而村中大事應由村民通過村委會,村民代表會議和村民大會等自治組織來決定。由于“村中重要問題”和“村中大事”難以有一個準確的界定標準,一旦村黨支部與村委會在村級事務決策時的意見不一致,村級組織間的沖突就不可避免。(2)村干部的素質問題,村黨支部和村委會是鄉村基層管理的兩個“火車頭”,但如果由于村干部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偏低,一些村黨支部和村委會之間工作難以合拍,村級組織戰斗力下降。(3)沒有認真學習和落實《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解決的辦法:(1)加強和改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正確處理村黨支部與村民自治組織的關系。要進一步明確村黨支部與村委會的工作職責和權限,保障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工作有序開展。村黨支部要將主要精力用于對村的發展方向的把握和其他村級組織間關系的協調等方面,盡力避免行政化傾向,擺脫具體事務,使村黨支部真正成為村級組織的核心。要支持和幫助村民自治組織獨立負責地開展活動,支持村民群眾根據法律制度自主處理內部事務。要著力提高村干部的綜合素質,加快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增強村級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2)加強農村民主法制建設,推進農村法治進程。要深入持久地開展全民普法教育活動,廣泛宣傳《村民委員會組織法》、《選舉法》等法律法規,切實提高鄉村干部、群眾的法制觀念和民主意識。要進一步完善村委民主選舉、村民民主議事、村民民主監督等制度,保障村民參與民主管理和履行當家做主的權力,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促進村民自治的健康有序發展。(3)提高廣大村干部的素質,對村干部進行必要的培訓。要組織農村干部認真學習與當前農村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使廣大農村基層干部進一步明確自身肩負的重要職責。要通過經常性的培訓培育,引導廣大農村基層干部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自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戰略思想,增強民主法制觀念,提高政治責任意識,依法維護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不斷提高他們自覺盡責、依法履職的能力和水平。(4)加強監督。要建立農村社會管理工作責任制和問責制,進一步明確農村基層組織和農村基層干部在農村社會管理中的職責。對因失職、瀆職、行政不作為或行政亂作為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紀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