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醫政實施要點

時間:2022-08-11 08:46:45

導語:全市醫政實施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1、加快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強化落實省、市、縣(區)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完善并優化城鄉基本醫療服務體系,促進兒童、急救醫療、康復、傳染、精神、護理、老年醫學等專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發展。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2013年,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占醫療機構總床位數比例達18%以上。

2、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盱眙縣要按照全省試點工作序時進度,積極推進取消“以藥補醫”機制改革,適時開展改革效果評估,把握改革動態,及時發現、妥善解決存在的問題,確保改革平穩推進。

3、推動建立分工協作機制。貫徹落實《省關于建立公立醫院與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上下聯動分工協作機制的意見》和《省醫療機構雙向轉診管理規范(試行)》,鼓勵支持一、二、三級醫療機構之間建立長期穩定的業務協作關系,建立協作關系的醫療機構要簽署分工協作協議,制定便捷的雙向轉診工作流程,明確上轉、下轉條件,確定雙向轉診牽頭管理部門,確保雙向轉診渠道暢通。通過落實對口支援、醫師多點執業等措施,促進基層醫療機構提升診療能力與水平,配合推動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分級醫療、上下聯動、分工協作的醫療格局。

二、努力改善患者就醫感受

以推進“三好一滿意”活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等重點,強化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不斷改善患者的就醫感受,提高患者滿意度。

4、持續改善醫療服務。衛生行政部門和各級醫療機構要加大力度推進落實省廳改善服務24條具體措施。繼續推行預約診療服務,試行分時段預約、基層轉診預約,加強預約診療服務監測與管理,定期通報預約診療工作指標。2013年,全市所有二、三級公立醫院均要與省集約式預約診療服務平臺實現直連上線;三級公立醫院普通門診號源原則上全部開放預約,專家門診號源80%以上開放預約;二、三級公立醫院專家門診預約就診率分別達45%、85%。組織開展志愿者醫院服務示范單位創建活動,提高志愿者醫院服務工作水平。市一院、市二院要積極開展業務流程重組試點;市一院、市二院、盱眙縣醫院要開展城鎮基本醫療保險部分日間手術按病種收付費試點,以開展日間手術為突破口,努力縮短平均住院日。2013年,力爭公立二、三級綜合醫院平均住院日分別不超過9天、10天,三級專科醫院平均住院日比上年度繼續有所下降。以信息化管理手段為支撐,進一步落實“三合理規范”、推進醫學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嚴格控制藥占比,努力控制醫療費用。2013年,二、三級公立醫院門診次均診療費用和出院人均診療費用增長幅度低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繼續開展醫療服務明查暗訪活動。

5、深入推進優質護理服務。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醫院、病房創建活動為平臺,繼續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選擇2-3所三級醫院開展護理崗位管理試點。實施“年輕護士素質提高行動”,依托護理學會開展護理管理人員培訓、專科護士培訓,提高護理隊伍整體素質;完成市護理學會換屆工作,籌備建立護理骨干專家庫。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內涵,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開展優質護理A類病區評估達標活動。2013年,全市二、三級公立醫院優質護理服務病房覆蓋率分別保持在85%、95%以上,其中A類病房數量不減,評估達標率100%;市一院、市二院A類病房數達15個以上;優質護理服務病房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達到95%以上。爭創國家級、省級優質護理服務示范醫院和示范病房。

三、著力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6、提升診療中心建設與管理水平。建立市級臨床診療中心評審制度與動態考核機制,組織開展市級臨床專科(病)診療中心評審與確認。各三級醫院要積極爭創省級臨床專科(病)診療中心。

7、提升綜合醫院薄弱專科建設與管理水平。各二三級公立綜合醫院要重視并切實加強重癥醫學科、病理科、急診科等薄弱專科建設。通過開展二、三級綜合醫院重癥醫學科、病理科達標創建活動,促進薄弱專科建設與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8、提升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水平。二、三級醫院要加快提升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水平和應用質量,開展電子病歷應用水平分級評估。2013年,全市所有三級公立醫院和二級甲等公立綜合醫院的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要力爭達到3級,其中,市一院、市二院要力爭達到4級,其他二級醫院的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要力爭達到2級。各二、三級醫院要積極配合做好與市衛生信息平臺的對接工作,實現預約診療、雙向轉診、遠程會診功能。

9、提升縣級綜合醫院服務能力與水平。加強對縣(區)二級綜合醫院建設發展的指導,將三級醫院對口支援縣(區)二級綜合醫院工作納入目標管理與日常考核,將對口支援納入醫師定期考核內容,確保完成管理支援、專科扶持、技術指導、骨干培訓等各項任務。縣(區)二級綜合醫院要重視加強臨床專科能力建設,制定并落實臨床專科能力建設發展規劃,重點提高醫院對20種重大疾病的救治水平,帶動縣域整體醫療服務水平提升。2013年,力爭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地區縣域內就診率達85%以上。

四、切實加強醫療服務監管

繼續開展“醫療質量萬里行”和平安醫院示范地區(單位)創建活動,強化基礎管理,嚴格要素準入,保障醫療質量和安全。

10、大力實施臨床路徑管理。落實《衛生部關于“十二五”期間推進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擴大臨床路徑管理覆蓋面,實施臨床路徑管理信息化,開展臨床路徑管理評估,加強臨床路徑管理工作進展監測和監管,提高臨床路徑管理質量和水平。2013年,公立醫院中,三級綜合醫院不少于10個專業40個病種開展臨床路徑管理;三級專科醫院不少于5個病種開展臨床路徑管理;二級綜合醫院不少于5個專業20個病種實施臨床路徑管理;二級專科醫院不少于4個病種開展臨床路徑管理。落實省麻醉科臨床路徑。

11、繼續重抓醫療質量基礎管理。開展醫療核心制度明查暗訪和醫政管理規范標準執行情況抽查。組織醫護人員“三基”考試、院前急救專業技能競賽、病歷書寫質量競賽、醫護人員急救知識技能競賽等活動。落實《省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管理暫行規定》,調整市級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組成,新增5-10個市級質控中心,加強對縣(區)級質控中心建設的指導,充分依托質控中心做好全市醫療質量控制與管理工作。

12、規范藥事和臨床檢驗管理。繼續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切實加強抗菌藥物、高值耗材合理應用管理,全省縣(區)級綜合醫院和三級綜合醫院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關鍵指標全部達標。加快實施臨床藥師制度。加強靜脈輸液配置中心建設管理,開展“靜脈用藥配置中心”驗收工作,積極協調物價部門,確定有關收費標準。加強特殊藥品管理。繼續推進“癌痛規范化治療示范病房”創建活動,落實衛生部原發性肺癌、乳腺癌、原發性肝癌等惡性腫瘤診療規范。規范臨床實驗室建設和管理,開展室內與室間質評,推進醫學檢驗檢查結果互認。

13、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組織實施《預防與控制醫院感染行動計劃》,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組織和隊伍建設,落實院長是本單位醫院感染管理的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開展基層醫務人員醫院感染防控知識巡講活動。推進手衛生宣傳活動。加強ICU、手術室、血液凈化室、消毒供應中心(室)、新生兒室、產房、內鏡室、導管室、口腔科等重點部門及各種插管、注射、手術、內鏡診療操作等重點環節的院感防控管理。強化目標性監測和多重耐藥菌監測。完善并落實醫院感染管理技術標準,降低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

14、嚴格醫療機構準入與監管。嚴格依法依規實施醫療機構設置審批、執業登記、變更、校驗管理,組織開展醫療機構設置審批和校驗工作的督導檢查和基層醫療機構執業行為專項檢查。切實加強醫療機構不良行為記分管理,依法查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違法違規行為。完善醫療機構注冊聯網管理系統的相關信息。

15、嚴格醫師和護士準入與管理。依法組織醫師資格考試、注冊、考核等管理工作,做好鄉村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試點工作。完善醫師定期考核制度和機制,規范開展醫師定期考核工作。推進醫師多點執業試點工作。嚴格護士執業注冊和執業行為管理。嚴肅查處醫師、護士違法違規行為。

16、嚴格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與管理。配合省廳做好第二、三類醫療技術和介入診療、關節置換等醫療技術臨床應用能力技術審核管理工作,鼓勵支持醫療機構申報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省級培訓基地。加強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與手術分級管理,督促各級醫療機構按要求規范開展醫務人員手術能力評定和權限授予工作,定期公示各級醫院開展的不同級別手術占比,組織開展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和手術分級管理專項檢查,依法查處超范圍、超權限手術行為。

17、嚴格醫療廣告審查出證與管理。認真做好醫療廣告審查出證權限調整后相關工作,規范審查工作流程。指導衛生監督機構加強醫療廣告監測,建立監測信息報告制度,及時了解和掌握違規醫療廣告的新動態,實施不良執業行為記分管理。

18、嚴格血液質量安全管理。以滿足臨床用血、保障血液安全為目標,切實加強血液管理。指導采供血機構開展第六周期評審工作。創新無償獻血招募模式,開展無償獻血宣傳進社區、進高校活動,繼續加大五支隊伍建設力度。落實血液質量安全管理相關制度和規范,加快血液管理系統升級改造,推進異地用血報銷工作。加強醫療機構臨床用血計劃管理,2013年,各二、三級醫院臨床用血總量力爭與上年持平。組織開展血液質量安全、醫療機構臨床合理用血專項督查。探索建立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網絡監測系統。

19、主動參與社會管理創新工程。深化平安醫院創建工作,開展市級平安醫院復核檢查,積極爭創國家級和省級平安醫院示范地區(單位)。完善醫療責任保險制度,建立規范的共保機制,引導承保公司參與醫患糾紛人民調解;繼續保持一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部以各種形式參加醫療責任保險。鼓勵醫療機構在參與醫療責任保險的同時,投保醫療場所公眾責任險、醫務人員意外傷害險等其它險種,完善醫療風險基金制度。切實加強醫患溝通,提高醫療服務質量,預防醫患糾紛的發生。各二、三級醫院醫患溝通部門設立人民調解接待站,積極引導患方通過人民調解等合法渠道化解糾紛。貫徹落實《2013年全省醫療機構安全工作要點》,加強醫療機構安全保衛工作,落實人防、技防、物防措施,所有二級以上醫院和有條件的城鄉基層醫療機構均需按標準安裝監控設施設備,對重點環節實行24小時監控。建立健全醫患糾紛、醫療事故技術鑒定、醫療損害鑒定信息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