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造林綠化落實方案
時間:2022-06-03 10:55:00
導語:深化造林綠化落實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關鍵之年。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市人民政府關于轉發市綠化委員會市2011年全民義務植樹及造林綠化工作方案的通知》(鄭政〔2011〕10號)精神,惠濟區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抓住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開展周年的大好時機,將植樹造林工作與重點生態工程相結合,與城市綠化建設相結合,與部門綠化相結合,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推進身邊增綠,著力打造林業生態強區,努力為惠濟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生態環境支撐。
一、主要工作
(一)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
2011年我區全民義務植樹工作,以提高義務植樹成活率和義務植樹盡責率為突破口,推行義務植樹基地化,完善義務植樹管理制度,以確保義務植樹成活率達85%以上,盡責率達90%以上,城區建卡率達92%以上。全年計劃完成義務植樹24萬株,綠化面積2200畝。
(二)加強林業生態環境,完成省、市下達的建設任務
根據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的“要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戰略決策,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強區,打造生態環境首善之區的奮斗目標,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林業工作會議精神和河南省建設林業生態省和市建設生態市的重大決策,為“十二五”林業發展開好頭、起好步。2011年,根據市林業生態建設計劃,我區的林業生態建設總任務為6460畝,其中生態廊道網絡建設工程1000畝,主要分布在我區的北四環、天河北路和文化北路等重點路段;中幼林撫育間伐工程1828畝,主要為開洛綠化通道和鄭邙路綠色通道;綠化苗木花卉任務3432畝;建成2個林業生態村,綠化面積200畝,分別為花園口鎮的申莊和古滎鎮的孫莊村。
(三)抓好園林綠化工作,配合市政府做好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工作
2011年,我區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將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新修訂的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建設標準,配合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目標,努力擴增城市綠量,提升景觀品位,優化住宅環境,不斷提高園林綠化規劃建設和管理養護水平,為市和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的生態環境支撐。工作目標是:栽植喬木8.3萬株,新增綠地60.3萬平方米,新建4000平方米以上游園7個,新建社區和村級1000平方米以上游園8個,創建園林社區3個。各鎮(街道)完成本轄區道路、公園游園廣場綠地缺株的補植補栽和黃土裸露整治工作。
2011年,按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道路綠化達標分級長效管理考核辦法和市道路綠化達標分級管理的通知》(鄭政辦〔〕81號)要求,結合我區建成區道路綠化實際,我區將把全區建成區范圍內所有區管、各鎮辦管理的道路分成“綠化示范道路、綠化精品道路、綠化達標道路、綠化不達標道路、綠化較差道路”五個檔次,按照《按照市道路綠化達標分級管理考核辦法》,全面加強道路綠化管護,切實做到轄區道路綠化管理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
(四)提高各單位綠化水平,持續深入地開展校園綠化工作
各部門、各單位要按照造林綠化分工,充分發揮行業優勢,根據自身特點和實際情況,認真研究提高部門綠化的有效方法,健全組織機構,加強領導,建立目標責任制,加大資金投入,千方百計增加綠化量,努力提高本系統、本部門屬地綠化美化的質量和水平。各部門、各單位要通過積極參與創建“市綠化模范單位(居住區)”、“市綠化模范鄉鎮(辦事處)”和“河南省綠化模范單位”,促進各單位(居住區)、使本單位綠化水平向高層次、高品位邁進。區林業部門要聯合區教育部門繼續在全區范圍內廣泛開展“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校園”活動,以校園綠化為載體,共同推動全區有條件的學校開展校園植樹和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及主題實踐活動,培養廣大青少年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情趣和改善環境的責任意識、破壞環境的憂患意識、保護環境的法律意識,促進青少年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影響和帶動整個社會生態文明意識的提高。
(五)開展古樹名木普查工作
古樹名木不僅是生態文明的歷史見證,也是“活文物”。我區人文自然景觀十分豐富,古樹名木遍布。為有效保護我區的古樹名木,根據市統一安排,2011年我區將組織開展古樹名木全面普查工作,根據普查情況編制古樹名木名錄,建立檔案,并對新發現的古樹名木進行掛牌,對古樹名木所處的單位、企業、學校進行古樹保護宣傳教育,同時加強對古樹進行保護,防止人為破壞,積極防治病蟲害,擇機進行古樹名木修補復壯工作。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各單位要把造林綠化工作納入重要議程,加強領導,科學分工,明確責任。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分塊、逐級簽訂造林綠化工作責任狀,明確任務,嚴格考核,建立領導干部任期綠化目標責任制和分工負責制,將綠化工作納入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各單位負責人要深入實際,認真調查研究,及時協調解決造林綠化工作中的問題,在資金、用地、管理等方面搞好協調,抓好落實。各造林綠化部門要適應新形勢下綠化發展的新要求,轉變職能,強化執法監督和公共服務,加強督促檢查和技術指導,切實履行組織全區人民植樹造林、共建綠色家園的職責。
(二)抓好宣傳發動,強化綠化意識
宣傳發動是搞好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和各項綠化工作的首要環節,也是提高廣大市民生態建設意識和責任的主要舉措。要緊緊圍繞林業生態建設,突出公民生態道德宣傳教育,尤其要強化青少年的生態意識,在全社會樹立起良好的生態道德風尚;積極宣傳生態省市建設的重要性,教育和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綠化建設;深入宣傳我區關于生態建設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和鼓勵各種投資主體參與造林綠化,最廣泛地把社會各方面力量動員起來。要采用發放倡議書、告知書、發行明信片、組織群眾活動等形式,宣傳義務植樹的法定性、公益性、義務性,使適齡公民正確認識到義務植樹是自己應盡的法定義務,是一種光榮責任。相關部門要對破壞造林綠化的大要案查處情況進行跟蹤報道,使群眾了解國家在綠化管護方面的政策、法規,認識到無故不履行義務是一種違法行為,以提高廣大適齡公民參加義務植樹的自覺性。
(三)落實政策,加大投入
資金投入是造林綠化的重要保障。各鎮(街道)要加大造林綠化投入,把林業生態省市重點工程建設配套資金、管理投資納入財政預算,國家、省、市林業重點工程規定的配套資金,要保證及時足額落實到位。要落實林業政策,廣泛吸納社會資金投入造林綠化。對不便到義務植樹基地盡義務植樹責任的單位或個人,按照《市全民義務植樹實施辦法》和市綠化委員會的有關規定,繳納義務植樹綠化費。
(四)科學栽植,提高質量
要重視和依靠科學技術,搞好規劃設計、工程施工、選種育苗、栽培管護等工作,提高造林綠化的科技含量;要重視提高城鄉綠化設計水平,積極探索和使用綠化工程設計的先進技術和適用方法,力求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造型豐富、四季常青,集生態效益、景觀效益、經濟效益于一體;要尊重客觀規律,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地搞好造林綠化,形成各具特色的綠化風格;要全面分析當地的氣候、地形、地貌、植被、水源和物種等條件和特點,科學確定造林綠化方案,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結構合理、分布均勻的城鄉綠化系統;納入退耕還林、土地整理、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扶貧開發等項目工程實施的造林綠化,苗木選擇要符合項目要求;要特別重視城鄉綠地系統生物多樣性的研究,注重區域性物種保護與開發,強化植物育種及引進培育實驗,加強植物病蟲害防治研究,積極推廣植樹造林實用新技術,確保造林綠化質量,提高城鄉綠地的存活率。
(五)強化管理,確保成效
在植樹造林活動中,各林業部門要把質量放在第一位,實行植樹質量負責制,嚴把苗木、整地、栽植、澆水、管護五大環節,實行全過程質量監管。全面落實限時完成措施,按省市工程建設要求,在春季植樹造林季節全面完成各項造林工作。技術人員要分包單位進行全程技術指導,全面落實質量責任制。各鎮(街道)要提前做好春季抗旱保活的準備,加強后期管護,確保新植樹苗能夠成活。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城市綠化和森林管護的法律法規,加大綠化林地管護力度,嚴格執行征占用綠化林地審批、植被恢復制度。加強森林防火,開展林木病蟲害測報和防治檢疫工作,保護現有綠化成果。建立舉報破壞綠化、毀林開荒有獎制度,嚴厲打擊各種亂砍亂伐、亂占林地等各種破壞森林資源的活動,保障造林綠化事業的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