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市場基本物價交流材料

時間:2022-03-30 10:13:00

導語:穩定市場基本物價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穩定市場基本物價交流材料

加強市場價格監管,是物價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能,也是新時期物價部門服務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客觀要求,作為縣政府物價主管部門,要堅持做到“四個到位”,確保市場物價的基本穩定,維護好廣大消費者的合法利益。

一、思想認識要到位。價格是重要的經濟杠桿,無論是在計劃經濟時期,還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都是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生產者、經營者在價值規律自發調節的作用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就會出現不正當的競爭行為,政府必須通過價格、稅收、信貸等手段對宏觀經濟進行干預和調節,以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其中價格是市場調節機制的基礎和核心,政府只有把市場調節和價格監管有機結合起來,才能保持國民經濟健康有序發展。其次,價格調控是現代政府的重要職能。在現代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四大職能中,物價工作占有重要地位。價格杠桿是政府實施經濟調節的主要手段,市場價格監管是市場監管的重要組成部分,價格管理則是社會管理職能在物價工作中的體現。其三,價格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價格工作政策性強,一頭連接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一頭牽涉到商品生產、經營者和群眾利益。政府通過發揮價格杠桿的作用,促進生產發展,提高人民生活,通過調整價格政策,規范市場行為,通過市場監管化解價格矛盾,促進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當前,我們面臨的價格形勢嚴峻,物價上漲速度過快,今年前9個月,我縣物價漲幅與上年同期相比,漲幅達9.4%,對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都造成了較大影響。因此,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市場價格監管工作責任重大,難度更大,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二、市場監管要到位。堅持實行領導分工包保責任制和行業負責制,對11個鄉鎮和十個行業的物價監管工作實行包保,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從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工商企業、城鎮居民、鄉村干部中聘請106名市場價格監管員,充分發揮他們的監督作用;同時,不斷加大對糧油、肉禽蛋、蔬菜、蜂窩煤等涉及群眾生活的重要商品的價格監測力度,由“月報制”改為“周報制”,特殊時期實行“日報制”,為縣領導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堅持在服務中加強市場價格監管。大力開展“價格服務進萬家”服務實踐活動,將其與強化市場物價監管有機結合,堅持兩手抓兩促進,堅持從基層、從農戶抓起,從公示、公開做起,從基礎資料建起,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促進了市場價格的基本穩定。通過創新機制規范市場價格秩序。一是強化價格預警機制。大力推行說理式執法,更多地運用提醒、告誡、勸阻、警示等方式,變事后檢查為事前宣傳,事后管理為事中告誡,引導經營者自覺規范自身價格行為,共向各類經營者發放提醒告誡函300多份,提醒經營者嚴格執行價費政策,社會強烈反響。二是不斷完善涉農價費公示制度。投資近2萬元印制《真心服務三農,建設和諧保康》的價費公示表500多張,在全縣十一個鄉鎮集鎮和261個村廣為張貼,內容涉及涉農、涉企收費、政策法規、物價部門的監管措施及承諾等,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三是規范收費行為。全面實行收費許可證制度和收費年審制度,把落實這兩項制度作為合法收費的“一票否決”。四是著力建設長效機制,積極創建明碼標價示范店和創建價格誠信單位,窗口行業、專業零售市場明碼標價覆蓋率達到了100%;全縣收費單位價費公示率達100%,確保了各項收費的公開、透明。

三、公共服務要到位。積極服務縣政府“菜籃子”工程建設,努力增加城區蔬菜產量,穩定市場供應,平抑市場物價。通過減少農副產品銷售環節的收費,建立綠色通道,免收個體工商戶、集貿市場管理費,適當提高農副產品的價格,激發農民發展種養殖業的生產積極性。加強農副產品市場的管理,取消不合理收費,減輕經營者負擔,降低菜價,確保讓市民吃上便宜菜。加強對市場價格的宣傳和引導。今年六月二十至二十五日,我們就國家對成品油和電力調價是否影響居民生產生活的問題與居民代表、社區干部開展面對面座談,宣傳解釋物價政策,通過算帳、對比,幫助群眾消除了怨氣,確保了社會大局穩定。

四、政策機制要到位。通過對全縣市場價格變動情況調查分析,普通城鄉居民,特別是城鄉低保對象成為物價上漲受影響最大的“重災戶”,需要政府及時為他們提供物價補助或社會救濟,以保障他們的最低生活水平。一要建立副食品價格變動與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調整掛鉤政策。把采取臨時應急補助與平時物價上漲補助結合起來,解決低保人群的生活困難。針對市場價格變動監測情況,當季度物價上漲幅度達到3%,月環比漲幅連續兩個月超過1%時,及時測算出物價上漲對城鎮居民生活影響程度和應補助的金額,政府給予全額補助。二要建立最低生活保障線正常增長機制。根據我縣目前物價上漲水平,城市最低保障線應達到257.5元。由于最低保障線是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45%到55%確定,我縣目前最低工資標準是380元,縣政府已將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90元,中央已兩次提高低保補貼各15元,但還不能達到最低生活保障線257.5元的標準,應根據物價上漲情況及時提高最低生活保障線標準。三要依法建立價格調節基金制度。建立價格調節基金,既能緩解保障需要與財政困難的矛盾,又能保障低保人群的基本生活,對市場建設管理、扶持農副產品生產加工都將起到積極作用。建議在建立磷礦石價格調節基金的基礎上,開征全方位的價格調節基金。包括事業性和經營性收費單位、第三產業縣財政補助等。在這方面,我們已做了一些前期調查和基礎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