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開創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

時間:2022-12-01 11:55:00

導語:不斷開創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不斷開創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

近年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工委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拓寬領域、強化功能的要求,積極努力大膽實踐,堅持不懈地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基層黨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黨建工作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其中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針對特點明確重點

截止到2006年底,開發區有不同性質的經濟組織和單位2000多家,其中,非公有制企業約占總數的80%。因此,非公有制企業黨建成為開發區基層黨建工作的重點。如何堅持黨對非公有制企業的領導,不斷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切實增強黨的影響力,鞏固和擴大黨的階級基礎,這已經成為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從一定意義上說也是重大的現實考驗。

針對非公有制企業中黨員高度分散的特點,確立“在分散中求集中,在集中中重管理”的黨員管理理念。對那些只有一兩名黨員的企業,按照“行業相近、地域相鄰”的原則、采取建立聯合支部的方式。使黨員有系統地組織起來,從而重點解決由于黨員流動性大而帶來的黨員管理難、組織活動難等問題,采取“地域相連、行業相近”的原則,確立聯合黨支部。目前,企業黨委已組建了四個聯合黨支部,由四名黨建聯絡員分別擔任支部書記,他們將近400名分散在100多家企業的黨員納入統一管理,從而更好地起到聯絡黨員、傳達上級精神、指導工作的作用。開發區工委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管理。企業黨委建立流動黨員信息庫,及時掌握本地區外出和外來流動黨員的基本情況。下發《流動黨員活動證》,通過活動證,記錄黨員履行義務、參加組織活動、交納黨費、黨員組織關系轉移等情況。活動證為考察和評議黨員提供了重要依據,實現了對流動黨員的動態管理。建立“黨員之家”活動網頁。企業黨委利用網頁開展黨員組織活動,使黨員及時了解黨的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的要求,也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參加組織活動,交流工作提供了平臺。

針對非公有制企業和黨員的特點,確立“成熟一個,建立一個,鞏固一個,提高一個”的黨組織建設理念。凡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都要按照黨章規定建立黨的基層組織。開發區工委提出,已經建立黨組織的需積極探索發揮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的新方法新途徑,探索黨員教育管理和黨組織活動的新方式,完善黨組織的工作機制。開發區工委積極做好黨員發展工作,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壯大黨員隊伍,健全基層黨組織,擴大黨在非公有制企業的影響力。

針對非公有制企業的特點,確立“黨群工作一體化”的工作理念。以各級黨組織為核心,以工會、共青團組織為載體,相關部門協調配合,把黨務工作、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與經濟建設工作相結合,開發區工委確立“黨群工作一體化”的工作理念,以黨建工作促進工會、共青團工作,以工會、共青團為載體開展黨建工作,做到黨組織和工會組織機構上對應設置,人員上相互兼職,工作上互為表里、相互支撐、同步進行、形成合力,依托工會、共青團組織開展黨的工作,有力地增強黨的工作對非公經濟組織的影響力,解決非公有制企業黨建組織難、協調難,推動黨群工作全面發展。

創新機制夯實基礎

專門設立黨建工作部門

1999年開發區成立了企業黨委,明確了工作任務,形成了初步的領導體制,為企業黨建工作的開展奠定了組織基礎。

此外,工委正在籌建開發區電教中心。工委決定成立開發區電教中心、黨校,以電教中心為開發區黨建工作的平臺和載體,吸納一些研究黨建專業、具有一定實際工作經驗的同志,專事研究開發區的黨建工作,重點研究目前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及解決辦法,并對開發區的黨建工作進行中長期規劃,指導基層黨組織開展活動。同時,通過電教中心整合培訓資源,綜合開展開發區黨員、黨務工作者和入黨積極分子的培訓工作。

建立聯席會議協調機制

為了充分整合各種優勢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開發區工委明確由組織部牽頭,各黨委、工會、共青團、企業協會、宣傳部、統計局、投資促進局等有關部門參加的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負責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督促檢查。

建立與非公有制企業負責人溝通和聯系的機制

由于非公有制企業老板,尤其是外企老板對企業黨建存有疑慮,因此,工委、管委會及相關部門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懇談會、征求意見座談會、促進企業發展研討會等多種形式和渠道,加強和促進與外方老板面對面的溝通與聯系,向他們介紹黨建工作的有關制度規定,讓他們了解黨建工作的作用和情況,進而理解和支持黨建工作。

建立健全黨建聯絡員工作機制

針對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力量薄弱,確立“黨建聯絡員”工作機制。2005年底,通過公開招聘,首批4名黨建工作聯絡員已上崗工作,并發揮了重要作用。2007年初,工委會研究決定,成立黨建聯絡員辦公室,組建開發區非公有制企業專職黨建工作者隊伍,列入正式編制,明確財政資金撥付渠道和人員工資、福利待遇標準,從制度上保證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的開展。目前,新一輪的招聘工作正在進行中,下一步還要進一步完善管理辦法,出臺相應的黨建工作聯絡員制度實施細則,并明確每個黨建聯絡員的聯系范圍,對企業實行劃塊聯系,暢通聯絡渠道,加強對企業的分類指導和督促檢查。

建立黨員活動經費保障機制

2005年市委下發了《關于推進基層黨組織工作創新的意見》后,開發區工委立即撥發了人均不低于100元的活動經費,確保基層黨組織開展活動,由各黨委直接負責管理和跨年度使用。在經費使用上向基層黨支部傾斜,重點保障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的工作和活動經費。目前,工委正在研究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黨費返還辦法和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負責人的補貼辦法,此外,開發區每年財政都有幾十萬的黨建活動專項經費。用于企業黨組織購買學習資料、開展活動等。

立足重點全面推進

以規模以上企業為重點,加大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力度,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是開發區工委今年黨建工作的重點,也是中央和市委的要求。為此,開發區工委決定在非公有制企業中建立黨員領導干部黨建工作聯系點,形成領導干部親自抓、各級黨委分工負責、各黨支部積極配合的三級聯運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進而全面推進開發區企業黨建工作的發展。

領導分工明確,責任制落實到位

開發區工委制定了《關于建立健全工委、各黨委抓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的意見》,明確工委書記是抓基層黨建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根據分工抓好職責范圍內的基層黨建工作,實現“一崗雙責”。形成工委統一領導,各黨委、各支部三級聯動、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開發區工委7名主要領導,分別確定了1—2家非公有制企業作為黨建工作聯系點。通過定期深入企業,了解企業發展情況,幫助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困難,指導企業開展黨建工作,促進非公有制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定期研究黨建。工委每年年初召開黨建工作會議,研究決定基層黨建工作重要問題,部署本年度黨建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納入部門和領導干部考核的內容;工委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專題會議,聽取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匯報,研究解決問題,推動工作開展。

工作思路明確,制度不斷健全

注重調查研究。為做好黨建工作,開發區工委相繼開展了多次較大規模的調研工作。2004年6月對全區流動黨員的整體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徹底的調查,共查找流動黨員345名;2006年9月對全區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進行了摸底,對開發區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做到了情況清、底數明。2006年下半年,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走訪,發調查問卷等形式,對開發區黨建的現狀和非公有制企業黨建負責人情況進行了調查,形成了《關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黨的建設工作的調研報告》和《開發區關于基層黨組織負責人隊伍建設問題的調研報告》,目前,調研報告提出的建議已分別列入了開發區黨建工作創新意見和2007年黨建重點工作中,加大黨建聯絡員組織機構、隊伍建設的意見等已經轉化為工作成果,并獲得市委組織部評選的組織工作創新獎。

出臺創新意見。根據市委《關于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的意見》和對黨建工作的總體要求,結合開發區黨建工作的實際,工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出臺《開發區工委關于推進基層黨建工作創新的實施意見》,明確了開發區黨建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方法措施等,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為推進黨建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進程奠定了基礎。

不斷健全制度。在新時期黨建工作的探索、創新過程中,開發區工委注意建立健全加強黨建工作的相關制度,把2007作為黨建工作基礎年。各黨委制定了《黨支部工作制度》、《培養積極分子和發展黨員制度》、《黨員民主生活制度》等,同時結合貫徹落實中央、市委長效機制文件,工委及各黨委修定完善了9項工作制度,如《黨委民主生活會制度》、《黨委例會制度》、《黨委工作規則》、《重大事項通報制度》、《發展黨員公示制度》、《基層黨組織工作和活動經費管理辦法》等,規范了黨委自身的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質量,提高黨建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

措施得力初見成效

組織得到發展。開發區黨員從2000年的1190名發展到2006年底的3214名。通過先進性教育活動和幾年來加大對黨務工作者和黨員的培訓力度,逐步形成了一支逐漸成熟的黨務工作者隊伍和黨員隊伍,使開發區黨組織呈現出了生機與活力,也吸引了500多名同志寫了入黨申請書,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僅2006年就吸收了44名同志加入了黨組織。目前開發區基本做到了有群眾的地方就有黨的工作,有黨員的地方就有黨的組織,有黨的組織就能開展黨的活動。

作用得到發揮。通過各級黨組織堅持不懈的努力,尤其是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后,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得到了新的提高,黨員的理想信念、黨性觀念和宗旨意識有了新的增強,先進性教育活動得到了廣大群眾的高度認可,滿意率為98%,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得到進一步加強。在開發區工委的指導下,企業黨支部的活動以“服務”企業發展為中心,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資生堂麗源化妝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中日合資企業,該公司黨組織經常號召黨員為企業的發展獻計獻策。在黨員的帶領下,員工們踴躍地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議,并有不少被公司采納。黨員們由于能吃苦耐勞,素質過硬,成為員工的榜樣,多數黨員擔任了副科長以上的職務,成為公司的骨干。2000年內蒙古遭遇百年不遇的雪災,資生堂麗源化妝品黨支部發出倡議,號召員工捐款幫助受災失學的學生,行為感動了外方經理,公司主動提出共同出資在災區建起希望小學。2002年,公司出資在西藏自治區尼木縣建立了第二座希望小學,并贈送圖書電腦。在抗擊“非典”中向北京市捐款50萬元,為一線醫務人員捐款2萬元等。

工作得到促進。開發區工委始終把基層黨建工作放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局中去謀劃,緊緊圍繞“發展”這一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來開展,促進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截止到2006年底,開發區共有入區企業2053家,從業人員12萬,GDP350億元,財政收入90億元,世界500強企業有57家在開發區投資了70多個項目。經濟的發展又推動開發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得到快速的發展,在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中體現了黨員的先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