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綠化率提升路徑
時間:2022-07-23 09:40:04
導語:城市綠化率提升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城市現狀
由于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與車輛的增長以及高樓大廈林立,導致城市環境惡化和人們生活環境質量的下降。因此,人們已經越來越認識到加強綠化生態建設對于城市的重要性。綠化在改善氣候,凈化空氣和美化環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人們通過建筑綠化、墻體綠化、墻面綠化、屋頂綠化、屋面綠化、屋頂花園,加強廣場、道路、庭院等的綠化面積來提高城市綠化率。在城市建筑物上直接或間接附著可供綠化植物生長的環境,如盆花,種植毯、爬藤等,把地面、屋面等覆蓋起來,把廣場、道路、墻面、橋梁等裝飾起來,使它們更亮麗,更適合人們居住。所以城市中一定要有足夠的綠色植物改善生態環境,保持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因此,城市綠化是城市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2城市綠化的意義
從人們的感官來說,城市綠化使我們覺得空氣更清新,城市綠化可以調節空氣的溫度、濕度。綠化應從每一個家庭做起,不僅提高了生活情趣,而且還有益于身心健康。種類繁多、千姿百態的植物不僅能吸收有害氣體,調節溫度,同時我們的居住環境也能得到相應的改善。綠地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并能阻隔、吸收煙塵和某些有害氣體,降低噪聲。綠化還能保護坡地,防止水土流失。合理的道路綠化能增進交通安全。城市綠化還能減輕火災、地震造成的損失。城市綠地可供居民休息和活動。利用各種有觀賞價值的植物按照藝術規則綠化城市,可以改善城市景觀,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還能陶冶性情,對于凈化空氣,吸塵、降溫、隔音,營造觀光休閑與美化環境空間更是不可或缺。
3提高城市綠化水平的對策
(1)充分利用屋面綠化。隨著人們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增加人均綠地面積的需要逐漸加強,屋頂綠化、屋頂花園已逐步進入城市的建設規劃、設計和建造范圍。南方有的城市已對多層建筑提出了屋頂綠化的具體要求。山西省不少城市新建住宅小區地下停車場頂板改變了過去做成硬化地面的做法,停車場頂部大量采用種植屋面,有的采用了復合銅胎基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及塑料排水板作為防水層及排水層,既防止植物根部穿刺現象,又不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更好地完善了種植屋面防排水系統屋面,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綠化面積。
(2)大力發展垂直綠化。垂直綠化可以充分地利用土地和空間,不僅能夠形成綠化效果,美化環境,還可以改善人居環境質量。建筑墻面的綠化能夠保護墻體結構和保持室內適宜的溫度、濕度,增加空氣負離子,減少粉塵和噪聲,而且還有利于建筑節能。比如太原育翠苑小區有圍墻的地方都種植了爬山虎,夏天郁郁蔥蔥、綠油油地爬滿了整個圍墻壁,間或開一些小的白色的花朵,遠遠望去就是一條綠色的長廊,給人一種生機盎然的感覺,且這種植物綠期較長,到深秋葉才凋零。
(3)市區要增加總綠量。除了積極鞏固現有公園和各類綠地,還應開辟新的綠地,增加屋頂綠化和垂直綠化。此外,應把公共綠地建設和專業綠地建設結合起來,根據地域特點,多種形式地興建公園、廣場、街頭小游園和綠化圈。太原市最長的綠色生態長廊汾河公園,綠化總面積達到130萬m2,水面170萬m2,共栽植183種萬株喬灌木,萬余株(叢)露地宿根花卉,82萬m2草坪,綠化設計始終圍繞“人•城市•生態•文化”的主題,把河道治理、環境保護、城市綠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成為太原市一個新亮點。從市園林局了解,為了進一步提高綠化覆蓋率、人均公共綠地率,未來將規劃建設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歷史文化內涵的公園綠地,主要有太山植物園、體育公園、古城遺址公園、晉商文化公園、華夏公園等。不久的將來太原市一定能成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4)加強居住區的綠化工作。居住區綠化工作的好壞,決定著居住區環境質量的高低。為了維護和保持城鎮生態平衡,必須讓居住區符合國家規定的綠化率標準,即必須有一定的綠化面積。應當在綠化的同時,突出造園造景藝術性和美化效果,以綠葉植物造景為主,適當點綴些高質量的園林小品。在設計上“以人為本”,讓多姿多彩的綠色藝術氛圍成為人們安全、舒適、放松的家。如太原市的住宅區星河灣,園林中樹木種類多達50余種,為成樹全冠移植,住宅周圍配以景觀水系使居住的人們舒心、安心。
(5)建筑物綠化,植物的選擇。根據我國南北地域不同所種的植草和養護方法也不盡相同,從綠化品種、種植特點、種植方法、種植效果到養護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應考慮的技術問題和解決方案以及系統操作流程都有相應的標準。
屋頂綠化對屋面能起到保溫、隔熱的作用。常用的專用花草有針葉佛甲草與臥莖佛甲草等,這種植草可以在不改變屋面原有的結構下進行種植;且耐寒、抗旱、耐高溫,能大大降低草坪的養護成本;綠期長、觀賞價值高,吸附空氣中大量的塵埃,減少大氣灰霾;釋放出新鮮氧氣,吸收二氧化碳。
藤蔓植物用于建筑物的垂直綠化,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有爬山虎、牽牛花、薔薇、地錦等,常綠的植物那就要數常青藤了。對于高架橋等水泥建筑物來說,垂直綠化難度比較大,把爬山虎和常青藤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讓植物順著墻(架)攀附就可在其上進行垂直綠化。庭院的垂直綠化就可以種植葡萄、南瓜、苦瓜、絲瓜等爬藤植物,既能食用,又能形成一個綠色的涼棚,減少陽光輻射,一舉兩得。利用攀附類植物遮陽、隔熱、降溫,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將太陽輻射轉化為新的能量形式而消耗掉。而且植物在蒸騰、蒸散過程中,除將太陽能轉化為熱效應外,還要吸收周圍環境中的能量,從而降低了環境溫度,造成能量的良性循環利用。
4要考慮的技術問題
屋面綠化要考慮因施工造價高,增加了建筑物的荷載,長期作用導致建筑物沉降不一,剛性保護層開裂繼而造成防水層也開裂,從而造成滲漏,所以種植屋面的首要問題是防止滲漏、滲水現象;其次是保證土層的厚度,防止植物的根部生長到建筑物保護層;同時還要確保植物能承受風力;植物的品種能適應長期暴曬的環境和城市的氣候;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打理植物,比如給植物提供必要的營養,既要灌溉還要考慮排水、防水、害蟲的防治等等;對于雨量充沛的南方和少雨干旱的北方設計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