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創新與商業銀行發展趨勢
時間:2022-11-22 03:05:24
導語:金融科技創新與商業銀行發展趨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金融引發了巨大變革,但本質上未有革新。在經濟新常態下,金融與科技的有機結合,使得金融服務效率得到較大的提高,也使得傳統銀行的服務半徑得到延伸。同時,金融與科技的有機結合對于有效促進科學技術轉化成高效生產力、能夠扎實服務于實體經濟轉型攻關、服務于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與價值。加快推進科技金融戰略改革,推動金融科技應用,是商業銀行當下適應新金融新形勢、應對新挑戰的迫切需要。
[關鍵詞]新金融;金融與科技;戰略改革;科技創新;商業銀行創新
1發展科技金融戰略改革的必然性
第一,新時代賦予新使命,當下科技新則金融昌,科技與金融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強大而創新的科技是金融業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和后盾,如果說新金融發展著力點在科技創新上,那新金融發展的初心就應該是支持科技創新,金融可以借助科技的發展更好地拓展自身的廣度和深度,科技依托金融實現自身的商業模式,從而更好更快地發展。商業銀行應善于利用金融科技新理念、新技術為實體經濟賦能,擴大服務范圍,提高客戶觸達能力,提升金融供給對實體經濟有效需求的適應性和靈活性。第二,在新金融的大背景下,各類新興產業,尤其是以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和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正在深刻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以及銀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為實現資本資源的高度開放,相關“用戶體驗導向”“數據驅動”等新型金融科技重組工作勢在必行。同時這也是商業銀行為發展科技金融的戰略性創新改革,為適應新金融、新形勢、新挑戰以適應科技進步的一種必然需要。第三,思維模式的轉變為金融科技化注入新的基因。伴隨著科技對經濟生活的全面滲透,傳統金融機構也正不斷向曾經的傳統服務中注入科技化的“基因”,同時時刻轉變全新的發展理念,不斷打破常規的發展局限、不停嘗試全新的科技服務、更新以往的“定式依賴”。未來的“金融科技”將超越金融與科技的范疇,高度融合為新興產業、以此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金融服務需求”。[1]
2商業銀行實行金融科技戰略的實質性表現
2.1新時代召喚商業銀行貫徹國家政策的核心。2015年,于政府工作報告內首次指出了有關“互聯網+”的定義,自此國內商業銀行便遵循國家經濟發展規劃,期望能夠緊抓金融科技戰略,進而推動整個商業銀行業的創新性發展過程,并加大在此項策略實質性表現上的關注度。詳細說來,在《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中就曾提出過:“推進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意識需真實轉化為國內商業銀行可持續發展的準確趨勢。”商業銀行需要從主觀態度上緊抓此項政策所創造的機會,全面開創并擴大公司本身的金融科技創新歷程,利用更加多樣化的創新方式改善與健全金融服務途徑。2.2新時代召喚商業銀行建設金融生態的匠心。商業銀行一定要更加科學合理的應用區域塊鏈、大數據、云計算與人工智能等多種先進性技術,使得創新型金融服務系統得到進一步的升級與進步。力爭對其現有的交易制度和組織結構等各個方面實現金融業態上的進一步創新,以和目前社會上在銀行服務上的高效需求相符[2],另外開拓其產品的交易途徑,從本質出發轉變金融科技發展所含有的屬性。此外還能給客戶供應相應智慧金融服務,建設金融和科技的深入融合之路,C端和B端互相促進,內外相結合方能實現智慧生態。2.3新時代召喚孕育新金融科技實踐下的決心。對金融業來說,其屬于數據密集型與依賴型最具代表性的行業,實際上其所運用和很多科技成就很早就存在,而商業銀行基本上是首個開始對建造科技信息化進行實踐與創新的企業。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與互聯網等多種技術的飛速發展與更新換代,為當前的金融科技新時期培育了更加高效、質量更佳且價值更高的新金融模式,亦開創了商業銀行的全新模式,為其提供了更加新鮮的活力。商業銀行還可利用科技的方式全面智能優化產品整個運營過程、途徑與風險控制等,以此增加金融服務與交易處理在自動化、邊界化上的普及程度,重新塑造業務流程,設置全新的客戶體驗。切實提升其在社會中的核心競爭力,加強其在經濟社會上的正外部性。2.4新時代召喚商業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以新時期為基礎,以新使命來說,商業銀行在堅守本心的同時,還需追本溯源,運用金融科技就傳統的金融服務系統實施智能化改良,重新打造銀行、信息與信譽中介的主導位置,使眾多實體經濟可以享受到合乎心意、安全且效率極高的全新體驗。其一為所有客戶提供服務,金融科技的實際價值更為普惠與高效,其可把服務目標從原本的客戶群體變更至全量客戶,利用多種方法把服務范疇擴展到以往難以接觸到的客戶,增加在金融服務上的普惠與高效程度。其二在于推廣全渠道,由線上至線下、由其本身閉環至開放等方面進行合作,客戶和銀行的多個觸點與連接點均要轉化為運營途徑中的末梢。當前,我國創造出了把傳統行業中的銀行延伸至互聯網平臺與很多別的企業合作門戶網站之中,使客戶能夠及時感受到在服務建設一個很強的現代化金融系統時急需商業銀行特別是大型商業銀行肩負起更為重要的社會職責,急需應用到全新的產品與技術以增加在交易上的經濟性與公開透明性,培養信息對稱、全民守信的信譽型社會,另外還可應用更為智能與創新形式的工具、手法,增強金融系統在面臨多個風險和挑戰時的能力與彈性。
3商業銀行打造全新的金融科技戰略渠道
3.1加快建立“移動支付”和“虛擬銀行”的步伐。將來,商業銀行和傳統銀行之間必定會存在巨大區別,故此,進一步深化建立“虛擬的銀行”,使移動支付技術呈現出多樣化,使其能夠深入優化用戶體驗,能夠積極為用戶建立并提供全方位無漏洞的金融業務和引領金融服務系統。因此,商業銀行必定要確保所搜集用戶信息和行為上的完整性,利用全部途徑和產品內容,編寫與研討更加深刻的用戶體驗報告,奠定了銀行云計算平臺和大數據系統建造所需數據流的一定基礎。[3]另外,健全電子支付鏈條、打造新型銀行移動支付方式為商業銀行在全新發展路上的另一項重要措施,商業銀行要盡可能把將來的全部支付業務轉移到線上,加大在場景化移動支付方式發展趨勢上的關注度,并和金融科技當下正流行的方式相結合,重視在面部、虹膜識別與加密式算法上的運用,在加強移動支付安全性和快捷性上打下基礎。3.2進一步加大創建“數字化銀行”的力度。商業銀行在未來發展規劃中需要更加多地運用低成本且高效率的“數字化區塊鏈”的自動模式,以此來優化當前商業銀行金融業務體系內較長的前后臺業務辦理流程、較多的業務操作步驟等多類現實問題,同時運用區塊鏈數字類型科技指導以及構建銀行業務動作的新方式,進一步深入推進建設“數字化銀行”銀行數字化建設。商業銀行可以使用該方法來提升銀行內部每個層級之間的互相聯系,提高銀行業務同顧客兩者間的數字化聯系與互動,這種運作流程均可以有助于銀行進行業務的優化調節、調節貨幣價格以及按需進行產品優化配置等。3.3深入健全“智慧化銀行”的服務系統體系。以人工智能科技為根基的智慧化銀行服務系統會在將來發展為新時代商業銀行全方位發展的關鍵點,行業銀行要求加大業內資源的整合力度,全方位、深入地對數字化、智能化建造領域進行探索,考慮到在業務流程條件下所產生的多維度設計重新構造,創新更能適合用戶業務所需并可達成功能實時轉變的“智慧化銀行”。所以,商業銀行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普及智能設施,加強金融技術對于智慧化銀行構建的支持力度,加強與提升金融科技背景下的人機交流與互動方式,優化金融科學技術條件下的人機交互方式,給銀行積累出大批的用戶。3.4加大“信息化銀行”的投資建設力度。伴隨金融科技觀念的進一步深化,銀行業利用多種信息化路徑獲取數據的方式亦在逐步擴大。受到技術創新模式的影響,商業銀行必須加速融合銀行業務操作過程中所用到的多種數據資源,供給更優質的服務,加速銀行金融服務領域從數據信息化到個性化的發展態勢。同時,搜集并整合銀行內外部的多種數據,建設銀行大數據處理中心。在內部信息技術體系的基礎之上,將銀行內部不同業務部門所包含的用戶關系信息進行合并,把通過不同渠道進行交易的全部用戶信息整理之后展開各項數據研究后,拋棄原有的數據邊界,歸整與應用大批量的社會相關數據。商業銀行必須加速構建互聯網以及媒體等一系列數據間的共享機制,大力提升社交網絡以及微信互動等各種新媒體的功能,歸整當下顧客間進行交流的方式,提升同顧客間互動和交流,運用全方位的數據來剖析填補銀行在原有數據庫上的過于程序化以及過于簡單化的缺陷。
4結論
綜上所述,未來在科技金融的引領下,金融業必然形成新的經營業態,商業銀行需要金融技術為其轉變金融生態格局,也需要建設新型金融生態環境。因此,商業銀行還需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實現其內部金融系統的科學組合,始終堅持金融科技創新的發展趨勢,創造人工智能化的全新型金融局面。作為新時代的見證者、親歷者和推動者,我們要把握時代機遇,勇擔時代使命,秉承時代精神,共筑金融科技生態圈,在新時代國家經濟建設中發揮更大的歷史性作用,為支持實體經濟和服務百姓民生做出更大的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巴曙松,慈慶琪,鄭煥卓.金融科技浪潮下,銀行業如何轉型[J].當代金融研究,2018(2):11-12.
[2]金玉芳.基于商業銀行的科技金融發展現狀及創新策略研究[J].經貿實踐,2018(4):22.
[3]翟迪.互聯網+時代網絡科技發展對銀行業務的推動作用[J].商場現代化,2018(2):23-25.
作者:任晨晨 單位:中國工商銀行
精品范文
10金融工程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