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課程質量評價論文

時間:2022-12-03 03:08:24

導語:高職課程質量評價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課程質量評價論文

1高職課程質量評價與監控問題分析

(一)評價結果不準確以及形式單一化

(1)現在高職院校對課程質量的評價的傳統方式,少有對課程建設等其他方面的評價,多是采用學生評教,教師或督導聽課模式對課程教學質量打分進行評價。打分也存在著漏洞,從而產生不準確的地方,如評價的時間不科學,評價的分數標準不一致等等,不能準確反映課程教學效果。而教師、督導聽課模式評價,往往也會因為印象、人情、面子、利益等因素影響到課程教學分數的準確性。(2)課程質量本身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包含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等眾多因素,不同類型的課程,質量評價有著不同的標準,評價形式的單一化,加上結果的不準確,會局限教師的課程建設思路、課程教學方式,降低教師的課程教學要求,可能會導致教師一味的討好學生,反而影響了課程教學質量。

(二)評價反饋不理想

課程教學質量評價結果往往以簡單的分數來體現,不能反映課程的整體情況,對課程建設和教師提升教學質量的幫助不大,而且信息延遲,結果多數未公開,對教師保密,不能調動教師參與評價和建設課程的積極性[2]。學生座談反映的課程教學問題,多數是與教師缺乏溝通的結果,如何加強與教師的溝通,教師是否進行了調整……往往后繼無力了,沒有措施機制保障,僅靠教師自覺完成。

2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課程質量評價與監控文化內涵的優化

(1)以人為本,激勵為主傳統的課程質量評價與監控以管理為主,強調考核、鑒定、選拔,目的性和功利性強,給師生都施加了壓力,從而忽視了評價與監控的初衷[3]。課程質量評價與監控的目的主要是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建設課程,以就業為導向,更好地促進高職技能人才培養。對教師,通過良好的溝通、鼓勵及時幫助他改善改進課程教學質量,積極參與到課程建設中來;對學生,不僅挖掘他的潛力,培養他的職業技能,還要培養他的職業精神與職業道德,使他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社會人,最終實現共同進步。(2)就業導向,多元評價就業為導向不等同于一味追求就業率,促進高職學生就業;就業為導向指的是職業素養的教育,職業技能的培養,人才培養始終面向企業和勞動力市場的需求[4]。在這個前提下,高職課程質量評價與監控的方向可以體現多樣性,是靈活多變的多元評價。

3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課程質量評價與監控的優化

(一)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課程質量評價機制科學實施的優化

現在,課程建設已是高職教育發展的核心內容之一,對于重點專業課程往往花大力氣去建設,對課程質量的評價就是對課程建設的結果做出一個科學合理的判斷。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課程質量評價機制的主要就是看課程建設是否將企業所需的知識、技能、態度有機結合并融入到課程建設、人才培養中[5]。這種評價機制是合理的,評價的效果好壞,在于該評價機制能否科學的實施。以高職工科專業項目式仿真教學課程為實例,該類課程質量評價與監控機制實施的優化說明如下:全面豐富完善課程評價指標??煽紤]的評價指標包括:(1)授課班級的學風、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2)項目式課程實施設計是否包含了安全作業意識、團隊合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資源利用與計劃能力等關鍵能力;(3)教師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如職業道德、知識水平、自制的教具模型、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手段方式、課堂氣氛互動等等;(4)教師對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素養成長所做的工作,如與學生的溝通次數狀態、指導學生完成作業的質量、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的安排等等。就業為導向,吸收企業人員加入評價。確立以職業能力為本位的課程觀,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式課程建設,構建體現職業能力為本位的課程內容體系、校企合作的教學組織運行體系,是高職課程改革的關鍵[7]。企業人員更注重課程教學是否培養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崗位適應能力,使得課程質量評價系統更加開放、評價結果更加合理,有助于將課程教學和企業就業掛鉤,實現教學和企業的對接。

(二)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課程質量監控保障機制的優化

課程質量監控機制不僅從整體上監控了整個課程質量評價的變化過程,還能對質量評價的反饋信息進行分析,在課程建設中進行改善,形成保障機制,使得課程質量評價進入一個先診斷再改進的良性循環。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課程質量監控就是要在評價與監控過程中,積極與企業互動,發揮企業的參與作用,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素養,為走向就業做好鋪墊。傳統的高職課程質量監控機制是在高職監管部門的主導下,教務處、學生處通過各種課程質量評價機制采集課程質量指標數據信息,形成監控系統。要將這套監控系統不斷完善,應該做如下的優化:(1)建立完整的計算機過程監控數據庫。隨著網絡的普及,課程質量評價機制可以依靠計算機,建立課程質量監控數據庫,將采集的評價結果錄入數據庫,并能及時對數據庫進行更新和修正。該數據庫中,學生的學習情況,課程的部分教學以及人才培養情況可以考慮通過聯網向招聘企業公開,方便用人單位查詢或提出課程改革的建議。(2)建立理想反饋機制?,F在高職院校課程質量評價監控信息結果,往往只在教務、教學分管領導之間流通,出于各種因素的考慮,并不能及時傳遞給教師。(3)完善規章制度。課程教學管理部門對于重大事故需要做出明確規定,設立懲罰處理制度,避免它的發生;對于課程質量評價優秀的授課教師、課程建設團隊,以及積極參與建設工學結合課程、教學改革、教研科研的教師,也要設立獎勵制度,鼓勵他們,予以一定獎勵和政策支持。通過規章制度的完善,讓該課程質量評價與監控系統積極發揮作用,促進高職院校課程建設,人才培養,教育教學的發展。

作者:葉莖單位: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電子工程學院